全球每月丟棄 1290 億片口罩!各國如何回收降低塑膠汙染?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全球每月丟棄 1290 億片口罩!各國如何回收降低塑膠汙染?

廢棄口罩何去何從?圖片來源:pixabay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廢棄口罩釀塑膠汙染問題 如何回收挑戰重重〉;首圖來源:Pixabay。)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台灣新冠疫情越發嚴峻,今(20 日)本土個案更是新增 286例。昨天國內疫情警戒已全面升級成第三級至 28 日。

如今只要出席公共場所、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都需要配戴口罩,大家包包裡攜帶多個口罩替換已經是日常,而基於健康衛生原則,通常口罩戴個一、兩天就會選擇拋棄,但這樣頻繁汰換口罩,也進一步衍伸出口罩回收的問題,且看各國都怎樣處理用過就丟的口罩呢?。(責任編輯:陳宜伶)

全球 2019 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疫情延燒一年多,防疫所需口罩用量也大增,引發另個大流行問題惡化:塑膠汙染。因此美國、法國和澳洲都有人想辦法加以回收,但挑戰仍艱鉅。

根據美國化學學會(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調查,目前全球每月使用約 1290 億片拋棄式口罩。這種口罩由聚丙烯材料、鬆緊帶和金屬製成,用後通常丟入垃圾桶交由掩埋或焚化,但也可能亂丟汙染街道、河川和海洋,進而傷害野生動物。

法新社報導,研究人員和企業正在尋找方法來好好利用使用過的口罩。例如澳洲研究人員正想辦法把口罩製成鋪路材料,美國則有人將回收的口罩做成長凳,法國也有企業將口罩再生製成汽車踏墊。但這類開創事業距離能夠獲利仍然遙遠。

澳洲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RMIT)的研究團隊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想法是將口罩回收,做為鋪設馬路的原料之一,希望能最大程度地減少浪費與污染,該研究發表在《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

總部在英國卡地夫(Cardiff)的熱壓縮集團(Thermal Compaction Group)便推出一款壓縮機,能將用過的防護衣和外科口罩融化壓縮製成藍色厚板,可當作庭院桌椅的材料,目前有幾家英國醫院已採購。

法國資源回收公司 Tri-o et Greenwishes 以每月 250 歐元(約新台幣 8500 元)起跳費用收集業者投入特殊垃圾桶的使用過口罩,目前約有 30 家這類客戶,包括巴黎各大醫院、法國電視一台(TF1)和建材業巨擘聖戈班(Saint-Gobain)。

總裁德夏納雷伊(Matthieu de Chanaleilles)說,客戶對口罩回收服務「需求非常大」。

全球每人每天丟一片口罩,恐釀新環境汙染!

在 Tri-o et Greenwishes 的回收廠,工作人員身穿防護裝並站在透明壓克力板後方,將不小心丟進口罩回收桶的面紙、手套和免洗杯分類挑出,之後再噴灑消毒劑。分類區還用紫外線燈消毒,用過的口罩則經過一週隔離再進行處理。

隔離完的口罩交由法國北部 2 家企業負責切碎、消毒和抽取聚丙烯,取得的聚丙烯隨後製成小圓粒,可用來做成汽車踏墊或車內其他塑膠零件。

Tri-o et Greenwishes 至今已回收一公噸口罩,盼到今年底能達到 20 公噸;但這與口罩用量相比簡直滄海一粟。

根據法國國會今年 1 月提出的報告,在缺乏分類回收選項下,法國去年丟進垃圾桶的口罩共達約 4 萬公噸。

研究顯示,全球目前每天約有 68 億片口罩遭丟棄,且在去年,就有超過 15.6 億的口罩被丟棄到海洋裡,不僅造成海洋汙染,也可能危害到海中生物

位在美國新澤西州翠登(Trenton)的 TerraCycle 則販售一款名為「零浪費箱」(zero waste box)的拋棄式口罩回收箱,每件要價88美元(約新台幣2500元)。收集到的口罩會送到合作的工廠回收製成塑膠顆粒,再賣給其他廠商做成長凳、地板材料和貨運棧板。

TerraCycle 的執行長史札奇(Tom Szaky)告訴法新社,回收個人防護裝備比回收鋁還貴。「像髒尿布或個人防護裝備這種東西,為何不回收?因為要收集和處理花費遠更多,結果更糟。因為沒錢賺,所以沒人自找麻煩去回收。」

但 TerraCycle 的業務邏輯是:「如果有人願意支付這些實際成本,我們就可以提供這樣的(回收)服務。」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廢棄口罩釀塑膠汙染問題 如何回收挑戰重重〉;首圖來源:Pixabay。)

延伸閱讀

廢棄口罩可以用來鋪馬路?科學家:混凝土加入 1% 碎口罩,強度大增
去外面有比較安全嗎?超級電腦模擬出室外交談「不戴口罩」的染疫風險
口罩之亂的科技反思!台達 DIAStudio 助製造業者打造「智慧機台」,迎戰變幻莫測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