瑠公圳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坐标24°57′31″N 121°32′12″E / 24.958740°N 121.536655°E / 24.958740; 121.536655

瑠公圳
 中華民國臺灣)圳道
1934年瑠公圳水門
概要
隸屬單位臺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
創立者郭錫瑠
灌溉區域 中華民國臺灣臺北
興建時間乾隆5年(1740年)
攔取水源新店溪
瑠公圳引水石硿亨
瑠公圳
金順興圳
位置 臺灣新北市新店區新店路65號「開天宮」下方
建成时间 清朝乾隆25年(1760年)
官方名称瑠公圳引水石硿
類型登錄等級:直轄市定古蹟
登錄種類:其他
詳細登錄資料
瑠公圳水門抽打站(2006年整建前),後為跨過新店溪的福爾摩沙高速公路碧潭橋
瑠公圳水門抽水站現況
瑠公圳

瑠公圳是位於臺灣臺北灌溉水圳系統,為清朝乾隆年間由墾戶郭錫瑠(瑠公)興建,用於灌溉今臺北市東側松山地區的農田。今日幾乎已經全部予以填平或荒廢,只在臺北市東側、新北市新店區內仍殘留幾小段水道。

由於20世紀以來臺北市區地景的快速變遷,一般大眾常對於瑠公圳的切確路線有錯誤認知。新店區的「大坪林圳」、臺北市區的「霧裡薛圳」常被誤列入瑠公圳範圍,實際上此三圳原先使用不同的水源、擁有不同的管理者、流經不同的灌溉區域,只是後期管理組織合併而導致誤解。更多人將今臺北市新生南路新生北路高架橋下、於1930年代興建的「堀川」(特一號排水溝)誤以為是瑠公圳,但前者只是在部份路段與「霧裡薛圳」的渠道相鄰,兩者用途更大相逕庭。

簡介[编辑]

瑠公圳為郭錫瑠(後人尊稱為瑠公」)所規劃創建。瑠公原利用陂塘開墾興雅庄一帶土地,但因陂塘只能仰賴天候積蓄雨水,加上土石淤積,於是水源漸漸不足。

雖然臺北盆地內河流水源充沛,可是水面與地面間有不小落差而無法直接取用,且河運船隻來往頻繁、河面寬廣,也無法築堰提高水面。瑠公溯新店溪往上探勘後,發現上游水源可供利用;於是他變賣家產,於1739年 (乾隆4年) 創「金順興」號,集眾在新店溪上游青潭溪口附近開鑿水圳,打算引水十數公里至自己的墾地。工程最大困難為必須人力鑿穿岩壁做導水隧道 (石硿),但因鄰近為泰雅族原住民活動範圍,在施工過程中常遭到攻擊,因此花費十數年仍無法完成。[1]

1753年他與大坪林五庄締約,改由五庄墾首蕭妙興等人另合股組成「金合興」號接手施工。1760年 (乾隆25年),終於鑿通石硿圳路,共歷時22年完工。當時稱為「青潭大圳」或「上埤大圳」,由金合興號與瑠公共用水源:前者修築渠道、給水路,灌溉新店大坪林地區,稱為「大坪林圳」;後者則另修渠道幹線通過新店地區,並築木梘導水跨景美溪,經過今景美公館大安區信義區松山等地,稱「瑠公圳」。[2]

隨後瑠公擔憂水源不足,故將取水口改往跨過青潭溪的更上游,今青潭堰北側。

破壞與整修[编辑]

跨景美溪的渡槽最初使用平底木梘,但被兩岸往來民眾當橋樑使用,頻繁踩踏而損壞。瑠公便大量購買水缸、去底後相接通埋在河床下做暗渠,改採倒虹吸方式。但1765年8月(乾隆30年),臺北受到颱風侵襲,大雨造成山洪暴發,瑠公圳暗渠全毀,瑠公因此抑鬱成疾,於年底病逝,享壽61歲。

之後,其子郭元芬繼承父志,將該渠重建整修完成。仍用木梘跨過景美溪,但換為尖底使人無法通行。又於1773年 (乾隆38年) 將取水口改至今碧潭現址 (溪對岸是永豐圳取水口),再另築導水渠道通往景美溪梘,此水道稱「下埤大圳」。[3]整修過後的瑠公圳,成為灌溉台北市東側的重要水源。

轉讓與合併[编辑]

水圳傳至郭家第三代時,即將大加蚋堡部份權益以4,030兩銀賣給板橋林家的「林安邦」號 (林平侯)。傳到第四代郭章璣時,更因災損嚴重無力修復,於1828年以7,400銀元將一半權利賣給板橋林家「林本源」號。隔年又再連續豪雨破壞水圳,只好再以4200銀元賣出剩下權利。瑠公費半生心血的水圳,在通水五、六十年後即全被他人掌控。此後部份水圳權益交易頻仍,但一直由板橋林家掌握絕大多數。

臺灣總督府於 1901 年頒布〈臺灣公共埤圳規則〉[4]瑠公圳也就因此與霧裡薛圳大坪林圳一起被公告為與公共利益有關的「公共埤圳」,受官方監督。到了1907年,更與上埤一起併入受「瑠公水利組合」 (今「瑠公農田水利會」) 管理。到 1910 年,又加入柴頭埤、雙連埤、大竹圍埤、三板橋埤、下埤、上土地公埤、下土地公埤、鴨寮埔埤、牛車埔埤、蝴蝶埤、永春埤中埤。並修改整理水路,統一水源、填平不須使用的陂塘、廢止多餘的水道。

最後於1917年(大正6年),官方以5,525圓收購板橋林家名下所有瑠公圳產權,移轉給瑠公水利組合。

路線[编辑]

在今國道3號碧潭橋下取新店溪水,流過新店大坪林,跨景美溪後經景美街區 (清朝時期經景美街,合併後改走景文街)、羅斯福路,在萬盛街處與原霧裡薛圳立體交叉,到公館止為幹線。

之後分成東西兩條幹線:東邊的第一幹線過蟾蜍山北側,沿線經過頂內埔下內埔六張犁興雅庄,到達錫口下塔悠庄;西邊的第二幹線(霧裡薛圳)則經公館與今新生南路西側,在溫州街附近分為三條支流,流往中崙復興北路古亭

興福支線

在景美街分出,沿景美山山腳往北,至靜心中學南邊(興福)。

第一幹線[编辑]

自公館開始,後沿著蟾蜍山西側、芳蘭路、辛亥路三段157巷、臥龍街151巷、和平東路三段228巷、信安街向東北行,經六張犁,沿基隆路、延吉街、寧安街,到民生東路四段與光復北路口附近的「司公汴」。此路線部份為日治時期整併興建並非原本清代的瑠公圳

大安支線

在今民族國中旁分出,進入國立台灣大學校園,流經台大校園內的農場、生態池、舟山路、小椰林道及醉月湖,流經和平東路二段96、175巷最後至大安國中北側大安路二段3巷附近。

本支線常常與板橋林本興一族所興建「大安圳」搞混,實際上兩條水圳無直接關係之外距離也差得很遠。

五分埔支線

基隆路二段「車層汴」處分出,沿信義路南邊在象山公園(原中強公園)接上信義路五段、六段,經福德街中坡附近。中有分支延虎林街往北(五分埔)。

靠近山邊有蝴蝶陂、永春陂、中陂等埤塘。

興雅派線

在延吉街與市民大道路口附近的「頂店仔汴」分出,大致沿著市民大道 (原鐵路縱貫線) 南側向東至台鐵台北機廠(興雅)。

中崙派線

「頂店仔汴」分出,沿著市民大道 (原鐵路縱貫線) 南側向西至復興南路一段路口附近(中崙)。

舊里族支線

在八德路三段「蕃仔汴」處分出,至截彎取直前的基隆河河曲(舊里族)。

西支線

民生東路四段與光復北路口附近的「司公汴」分出,經松山機場西南側至民族東路(下埤頭)。

東支線

「司公汴」分出,穿過松山機場至上塔悠下塔悠,有三條分線。

第二幹線[编辑]

原為霧裡薛圳後段。霧裡薛圳是台北盆地內最早有興建紀錄的水圳,建於清雍正年間,乾隆年間周永清籌措資金重修,灌溉台北市西側;因當時水源來自霧裡薛溪(今景美溪),於是稱為霧裡薛圳。後段併入瑠公水利組合後,前段改為排水溝渠,導入新店溪內,現今仍有多段跡循可探查。[5]

荒廢[编辑]

1940年代起,隨著台北市產業結構改變與人口移入,農田大量改為建地,而不再需要用水灌溉,圳道便遭棄置,填平改為道路、改建為溝渠,甚至直接被排入污水。到了2000年後,瑠公圳幹線僅剩新店區約五公里渠道。

遺跡[编辑]

景尾街開道碑
  • 引水石硿:新北市新店區新店路65號「開天宮」下方,目前因崩壞而暫停開放。 (在最初幾年間與大坪林圳共用,郭元芬將取水口改至碧潭後即由大坪林圳獨用。)
  • 碧潭取水口:設立「瑠公公園」;原有大型牌樓,但在興建國道3號時拆除。原取水口改為浮雕牆。
  • 抽水站:戰後因新店溪水位下降,捨蛇籠堵水、改以抽水機取水;目前已不再使用,保存作為紀念。
  • 碧潭到景美溪之間的幹線都仍存在,僅小部份加蓋或改為地下箱涵,但已成為污水排水溝,水質髒臭。
  • 景尾街開道碑:位於景美橋旁,記述瑠公圳改道後景美街修路與木柵路一段開闢始末。
  • 台灣大學醉月湖:原大安支線、第一霧裡薛支線間農用池埤。
  • 台灣大學水工所旁:大安支線。
  • 和平東路二段118巷2弄:跨大安支線的小橋護欄遺跡。
  • 溫州街45巷:第二霧裡薛支線。
  • 泰順街38巷口:跨第二霧裡薛支線的小橋護欄遺跡。
  • 民族東路與敦化北路交界口︰機場邊界,旁邊為台北市植栽道路用的台北花圃,現階段仍有水流動,機場的水會經過污水處理排放,水質髒臭,流向基隆河。

誤用[编辑]

  • 瑠公圳公園︰實質上是另一個灌溉系統「大灣」的其中一部份,算是自然形成的溪流從六張犁附近流下,沿著現今安和路經過仁愛圓環一帶時人工截流而成大型的「陂」,與瑠公圳沒有直接關係。
  • 堀川(今新生南北路)︰1933年興建「特一號排水」,1972年改為水泥箱涵,並加蓋埋在地下。很多人將「特一號排水」也稱為瑠公圳,係因誤以為台灣大學西側的路段就是第二霧裡薛支線,實際上僅有小段路線相鄰。

重建與重現[编辑]

在瑠公圳停灌之後,位於台大校園內的大安支線和第一霧里薛圳支線,因校地整建,圳道被填平或加蓋。2001年台大校務會議通過「瑠公圳台大段親水空間復育計畫」,計畫的路線以舊圳道為主,南端為農學院實驗農場,經舟山路、振興草坪、小椰林東緣、思亮館前、轉數學館前,達醉月湖,全長1.8公里[1]

2005年,台北市政府興起重現瑠公圳計劃,不過以「綠之網」[6] 為代稱的該計劃,其路線規模尚未確定。

臺北縣政府五都改制後改為新北市政府)則希望藉由重新規劃新店溪段及民眾參與,針對瑠公圳二側整體景觀風貌改善,還給在地居民一個公共空間,並賦予瑠公圳重現風華的機會,促進觀光、使休閒發展及碧潭風景區之腹地擴大。

評論[编辑]

  • 馮忠鵬:「如果拿漢人開鑿的瑠公圳與日人建構的嘉南屏東大圳相較,前者採用最原始的方法,用生命與汗水去為自己漢人的農田建築灌溉渠道,生產的稻米供給北部漢人自己生活所需;後者使用較為先進的工法,為殖民地農民建築完整的灌溉渠道,增加的稻米收成供給糧食緊缺的母國。」「最近有學者專家倡議要比照韓國漢城的清溪川,讓瑠公圳從台北盆地的地底下重見陽光。如果能夠實現,不但讓雙北有條恢復生態的親水河渠,更可以讓後人緬懷先人的智慧、勇氣與遺愛,對漢人祖先曾經對台灣這塊土地所流過的血與汗,永誌不忘。」[7]

注釋[编辑]

  1. ^ 1.0 1.1 台灣的古圳道 王萬邦/著 ISBN 9572856103 2003年4月出版
  2. ^ 瑠公大圳 李宗信/著 ISBN 9789862940945 2014年10月出版
  3. ^ 臺北市瑠公農田水利會會史 1993年03月出版
  4. ^ 今日臺北繁榮的大安區,在過去竟然有座大水池?. [2019-01-0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5-02). 
  5. ^ 萬隆公館段霧裡薛圳與瑠公圳踏查 /洪致文. [2015-06-13].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09-06). 
  6. ^ 臺北市綠之網一民權東西路'建國南北路'松江路及新生南路一綠軸實質綠化工程 互联网档案馆存檔,存档日期2015-06-13.
  7. ^ 馮忠鵬《推崇日人嘉南大圳,勿忘漢人瑠公圳》,中國時報2017年1月25日。

參見[编辑]

外部連結[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