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台剧《俗女养成记》?

关注者
42
被浏览
115,090

29 个回答

正想说这部剧。

某天,无意间发现这部剧。一看就停不下来了,一下午加晚上的时间看完《俗女养成记》,比那些所谓的大女主剧催泪真实多了,这才是想看的女性成长史。

39岁,没房、没车、没结婚、工作不稳定的女性,被社会标准定义为失败者,这样的人生不值过吗?

《俗女养成记》就是以这样的女性为题材,透过家庭社会施加的压力,呈现女性困境,或者说平凡女性的困境。


陈嘉玲的忧愁,更趋近于普通人的忧愁。职场上没有一飞冲天的际遇,有的只是无穷无尽的琐碎小事;她的生活中也没出现优秀能改变其命运的男人,有的只是和交往多年男友感情变淡的困扰。

在这部剧中,我们看到恋爱没激情、中年跳槽后的迷茫与焦虑、晚婚被歧视、辜负父母的期待,甚至还从陈嘉玲母亲和奶奶的相处中看到婆媳关系,一件件都是生活中无法逃避的大事,像大山般压的我们喘不过气。


但幸运的是,陈嘉玲有过一个无比幸福的童年。年纪越大,越认同一句话: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可能事无绝对,但看着陈嘉玲的经历,更加相信这句话的力量了。

剧集把陈嘉玲现在的生活状态与童年的生活琐事穿插讲述,详实展现了人物性格是如何被塑造成今天这样的。

陈嘉玲考大学那年,不惜跟妈妈冷战两周也要去到台北读书,之后独自在台北打拼了近20年,努力想成为一个淑女,但其实却越发地成为了一个俗女。但成为一个俗女真的不好吗?

她的家乡在台南某小乡镇上,大家都讲台语,街坊们也爱八卦,生活圈子不大,整条街上几乎都认识。不可否认的是,陈嘉玲的家乡充满了浓浓的人情味,那是现在已经远离我们生活的一种味道。剧里展现的明明是台湾乡村生活,不过相隔颇远的大陆观众也能在其中,找寻到自己童年生活的影子。

当年,这一切的前提是,陈嘉玲所生活的大家庭是相当有爱的。妈妈和奶奶虽有时常有斗争,但两人还是理解彼此;父母间虽偶有口角,但两人是爱护对方的;陈嘉玲所有的调皮都成为了整个家庭氛围的调节剂,那些成长过程中的大事小情,则成为了她性格塑造的一部分。被婆家欺负愤而退婚的小姑没有受到家里人太多责备,大家更多的是担心她是否受了委屈。不着调的小叔在家里永远能受到呵护,即使他不断地犯错、让父母失望过。

爷爷奶奶从不重男轻女,把陈嘉玲当作宝贝来宠爱,爸爸妈妈一个严厉一个慈祥,努力让陈嘉玲成为一个优秀的小孩。

她的童年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度过的,这一家人其实才是陈嘉玲这辈子最大的财富,或许小时候的她根本意识不到。

也正是有这样的家人作为依靠,氛围融洽,陈嘉玲才敢在39岁的时候,拒绝掉相处4年男友的求婚,跟一份还不错的工作说再见。她在台北是着正装套裙高跟鞋的都市丽人,回到台南则卫衣板鞋真正变成了嘉玲,自由随性。那些熟悉的家长里短与鸡毛蒜皮是嘉玲成长过程中的不可缺少的经历,亦是她这么多年来独自生活的勇气。

不论嘉玲多大年纪、以何种姿态回到家,她都是家里面的小宝贝。妈妈会一边唠叨一边给她做汤,爸爸会担心她在外面有没有受委屈,爷爷奶奶依旧会当她是小孩子,就连弟弟也会像小时候一样任她欺负。

陈嘉玲或许这辈子都只能成为一个俗女,整天把“三八啦”这样的词挂在嘴边,或许到了四十几岁也还没嫁出去,但她找到了真正的生活。所谓真正的生活,就是她脑海中下意识最想要过得那种日子:

从大城市回到家乡,陪在爸妈身边,和青梅竹马的男同学结婚,接受自己是个普通人的事实,然后平凡却舒服的过这一生。

看过太多影视剧里,对于大城市生活和家乡生活都有种“曾经沧海难为水”式的感慨,但唯独在《俗女养成记》里看到了关于“回归”的讨论。只要此刻不后悔,只要活着的日子里不要勉强自己、不要讨厌自己就好。至于是淑女还是俗女,其实也没那么重要吧?


特别是大结局,成年后的陈嘉玲和小时候陈嘉玲的碰面,道出人生被很多人遗忘的秘密。

亲爱的陈嘉玲,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忘记了,忘掉了这辈子其实很长,长到你可以跌倒再站起来,做梦又醒过来;这辈子其实很短,短到你没时间去勉强自己,没时间再去讨厌你自己。

生命自己会找到出口,所以你只管用心的去活出你自己。

再如,陈嘉玲的奶奶,回忆这一生,最快活的是小时候爸妈喊自己阿月,朋友叫她月英的日子。

结婚后,她的名字变成了陈李月英,外面的人开始叫她陈太太,或者老板娘、医生娘,而家里面的人则喊她妈妈,喊她阿嫲,她活成了一个个角色,自己都快忘记了自己的名字。


所以即便唱歌难听,她也想站上舞台为自己唱一次,感觉到自己时间不多,叮嘱孙女将自己的骨灰撒到大海,让自己自由自在去当李月英。

看到这里真的是哭的稀里哗啦,这就是传统女人的一辈子了。

你看,老了什么都看开了,但最想做的还是自己,这辈子还是不要委屈自己了,要活的开心点。

那为什么不相信自己当下就是最好的状态呢?不管结婚与否,都要活的开心有追求,这不就是人生的意义嘛!





一共只有10集的剧情,非常搞笑又非常深入。

剧集是穿插着大陈嘉玲和小陈嘉玲的片段。

小陈嘉玲可爱又滑头,父母和阿公阿嫲都非常的市井,温馨和搞笑。

而陈嘉玲的40多岁,却拒绝了跟她求婚的男友,丢了自己的体面工作,生活过的一团糟。

于是她返回家乡,最终在阿嬷的去世和一连串的影响下,找到了真正的那个“快乐的自己。”

社会中我们都在努力扮演着自己的角色,我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都有潜在的边界,所以我们40岁不结婚是失职,没有高薪工作不体面,没有老公被人笑,没有孩子活该孤独。

我们的开心又何尝不浅薄?老公给你买礼物的时候,你觉得他很称职,老爸老妈鼓励你时,你觉得他们很开明,朋友善于开导你,那你的朋友就是值得信赖的朋友。但是实际上呢,你的这些感知都是在“角色层面”,我们没有真正去看到角色底下的真实。

就像剧集里的小叔叔,因为从小被父亲寄予厚望,父亲认为他的角色应该是“最聪明的那个孩子”而最悲剧的事情是,被寄予厚望的小叔叔内心无法承受这份“厚望”,他没有脚踏实地的能力却又想要快速成功。

外表体面实际狼狈的他,有一次被父母看破他身负巨债,而自那一次,他就再也不敢回家。

他被“聪明孩子”的设定套牢了,无法再看到真正的父母对他的爱。

而剧集里的姑姑,因为三十多岁拒绝男方的婚约被母亲骂“你不嫌丢人我们还嫌丢人!”,于是姑姑离开了那个家。

姑姑知道自己无法摆脱乡亲们的眼光,也害怕父母的责备。父母想让他赶紧嫁人本来只是希望她幸福,但是在众口铄金之下,又变成了害怕女儿嫁不出去惹得自己被笑话,这份期盼便是长了刺,姑姑只能被迫离开。

只有剧集里的“爸爸”在深夜里哭泣,他害怕姑姑难过,害怕姑姑无法得到幸福。

而一生要面子的阿嫲,扮演了一辈子的陈太太,母亲以及阿嫲。

内心却一直渴望做真正的自己。明明当年是她把大龄未婚的女儿赶出家门,而临终前她却开始羡慕嘉玲40岁还没有结婚,如此自由。

她希望在她死后,孙女把她的骨灰洒向大海,让她成为她自己。她一生为“角色”,为“面子”所累。她不想再做陈太太,也不想成为谁的妈妈,谁的阿嫲。

故事的最后,陈嘉玲带着她的发小男朋友,陈嘉玲弟弟带着自己的男朋友,大家一起来到爸爸妈妈家吃团圆饭。

这才是摆脱了“角色”的真实的幸福。

陈嘉玲可以去买大家都不看好,但是自己很喜欢的闹鬼的房子。

弟弟可以和自己的同性男友在一起。

父母看到他们真实的快乐和幸福。

还有什么比这跟重要的吗?人生短短,何必活在别人眼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