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表示「二十条」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还有哪些信息值得关注?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1月12日15时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措施,全力抓好当前疫情防控处置工作有关情况。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
关注者
5,010
被浏览
10,007,366
最新进展 · 优化新冠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公布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表示「二十条」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11 个事件进展
显示全部

1,783 个回答

发布会的发言人话讲得太艺术。答主作为基层防疫人员,以连续参加20条相关的11日15点视频会、12日14点视频会以及视频会结束后本地卫健系统内工作会的观感来逐条解读一下吧,如果有理解不对的,求轻喷。

(一)对密切接触者,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管理措施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第一条对于被隔离的密接人员来说,实质上不能说是放松管控。因为隔离时间上从7天变成了8天(3天居家也是隔离)。虽然取消了3天居家健康监测,看起来从绝对时间长度上对密接人员友好了2天,但答主认为第一条实际上更多还是对各地政府内部各部门防疫资源的调整:对于一二三线城市来说,由于绝大部分市民家里都不符合居家隔离的条件(即使是本地土著也很少有两套自住房而不拿一套去出租),所以实际上是从集中隔离七天变隔离八天。而对于四线城市至十八线的乡镇,由于房子不值钱,大概率可以有二套房居家隔离,7天改5天可以有效减少地方政府运营隔离酒店的经济负担。但对于地方卫健部门来说,负担反而重了很多,因为居家隔离3天的密接不能出门(居家健康监测时密接可以医疗目的出门自行到医疗机构完成采样),其核酸检测是由地方卫健部门指派基层医疗机构医护人员上门采样,这就给基层医疗机构增加了超级多的工作量。而之前集中隔离时,一个隔离酒店七八十个隔离者是由驻隔离酒店的医护负责采样,一个小时就能完成。改成上门采样后,基层医疗机构派出一组医护一个上午通常只能采集5到6户,极端条件下在偏远乡村居家隔离的密接,乡镇卫生院得派人走二三十公里山路才能完成上门采样。

总体来看,第一条对有钱的一二三线城市地方政府来说,财政负担可能还会略微加重。对于较为穷困的四线及以下地方政府来说,财政负担会有所减轻(毕竟运营隔离酒店时可少花一些钱),但实际是否减轻不好说,因为地方卫健的工作量是明显增加了,只不过是将一些要支付给隔离酒店的支出改成在卫健体系内以固定成本的名义内部消化。

(二)及时准确判定密切接触者,不再判定密接的密接。

第二条更直接的意思是集中力量于主要方面。对于地方防疫来说,其资源尤其是疾控中心专业的流调人员有限,本来就不足以分出力量覆盖次密接。绝大部分地方的次密接实际上都是由社区、公安等非疾控部门人员根据比较粗略的标准来进行判定和管控。由于次密接感染概率极低,故此次不再判定次密接,能解放相当多社区、公安、基层卫生机构的力量(不用上门给居家隔离的次密接采样了),地方疾控中心也可以专心将力量放在密接人员的处理上,算是本次20条中最给基层减负的措施。

(三)将高风险区外溢人员“7天集中隔离”调整为“7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在居家隔离第1、3、5、7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虽然第二条给基层减了负,但第三条实际上又找补了回来。对于一二三线地方政府来说,本条影响不大,反正绝大多数人不符合居家隔离条件,还是要集中隔离。对于四线及以下政府来说,隔离酒店的负担会少一些。但对于基层来说,不用管控7天居家隔离的次密接,但马上又要开始管控7天居家隔离的高风险区外溢人员,那句成语怎么说来着……

(四)将风险区由“高、中、低”三类调整为“高、低”两类,最大限度减少管控人员。原则上将感染者居住地以及活动频繁且疫情传播风险较高的工作地和活动地等区域划定为高风险区,高风险区一般以单元、楼栋为单位划定,不得随意扩大;高风险区所在县(市、区、旗)的其他地区划定为低风险区。高风险区连续5天未发现新增感染者,降为低风险区。符合解封条件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比第九版略微优化了一些,第九版的高风险区一般划分到小区(村)。相比之下,最大的差异来源于第九版和第八版,自第九版划分之后,高风险区和中风险区的概念比第八版的概念明显缩小,第九版颁布之后的这几个月,中高风险区的提法被明显弱化,故本次20条更多只是再次强化了第九版对第八版的改进。

(五)对结束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由“7天集中隔离或7天居家隔离”调整为“5天居家健康监测”,期间赋码管理,第1、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非必要不外出,确需外出的不前往人员密集公共场所、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又是一个明显减轻基层一线负担的合理化改进——实际上,作为闭环作业的高风险岗位人员,在这几年来本身就应该熟练掌握自身防护技能,其自身感染的可能性本就应该比无防护的普通人小,只要按规范操作,结束作业后本来就不需要承担类似密接的管控措施。

(六)没有发生疫情的地区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不得扩大核酸检测范围。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只在感染来源和传播链条不清、社区传播时间较长等疫情底数不清时开展。制定规范核酸检测的具体实施办法,重申和细化有关要求,纠正“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

本条有两个有意思的内容值得探讨,一是国内有多少地区自第九版颁布后到现在的四个多月,仍然没有足够的能力做到“严格按照第九版防控方案确定的范围对风险岗位、重点人员开展核酸检测”?二是那些层层加码整出“一天两检”、“一天三检”等不科学做法的地区,尤其是那个成天活在热榜上,每周都有各种奇奇怪怪防疫问题连开个新闻发布会都能翻车成为全网舆论热点拖累全国防疫工作的准一线城市,该如何处罚?

(七)取消入境航班熔断机制,并将登机前48小时内2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调整为登机前48小时内1次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本条对于归国人员是重大利好,特别是从广大亚非拉国家回国的国人,这些国家要么没有国内便宜到3块5的核酸检测,要么就是没有国内6小时出核酸报告的能力,再加上取消熔断机制,还间接使广大第三世界国家人员来华人员受惠。

反过来,对于国内那些国际航班出入口岸城市,肉眼可见会持续每天新增上万入境人员需要口岸城市落实集中隔离(包括大量转机人员在口岸城市无居家隔离条件最终变成8天集中隔离),可以预见这将是一大笔沉重的财政负担。

(八)对于入境重要商务人员、体育团组等,“点对点”转运至免隔离闭环管理区(“闭环泡泡”),开展商务、训练、比赛等活动,期间赋码管理,不可离开管理区。中方人员进入管理区前需完成新冠病毒疫苗加强免疫接种,完成工作后根据风险大小采取相应的隔离管理或健康监测措施。

将隔离入境的外宾改为隔离接触外宾的国内政府招商部门官员和体育部门工作人员,对于普通人无影响,对于地方政府来说影响也不大(本来这些重大活动就很烧钱了不在乎多这一点)。

(九)明确入境人员阳性判定标准为核酸检测Ct值<35,对解除集中隔离时核酸检测Ct值35—40的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如为既往感染,居家隔离期间“三天两检”、赋码管理、不得外出。

考虑到入境人员几乎在口岸城市无居家隔离条件,故本条实际上的意思是如Ct值在35-40之间的非口岸户籍人员,请继续在口岸提供的集中隔离酒店隔离到Ct值>40为止。

(十)对入境人员,将“7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健康监测”调整为“5天集中隔离+3天居家隔离”,期间赋码管理、不得外出。入境人员在第一入境点完成隔离后,目的地不得重复隔离。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第1、2、3、5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第1、3天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同上,对于大多数入境人员来说,还是由于不存在居家隔离条件,实际上是将之前的隔离7天后回目的地的家中补足3天居家健康监测升级为在口岸集中隔离满8天。

(十一)加强医疗资源建设。制定分级分类诊疗方案、不同临床严重程度感染者入院标准、各类医疗机构发生疫情和医务人员感染处置方案,做好医务人员全员培训。做好住院床位和重症床位准备,增加救治资源。

本条实际上是重申了第九版的要求。而相对于第八版,第九版在这方面对于地方卫健系统的能力建设来说,有一个幅度极大的提升,以至于相当多地方卫健部门迄今还没法落实第九版的能力要求。

(十二)有序推进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制定加快推进疫苗接种的方案,加快提高疫苗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特别是老年人群加强免疫接种覆盖率。加快开展具有广谱保护作用的单价或多价疫苗研发,依法依规推进审批。

该要求直接诞生于上半年国内某一线城市持续数月的大规模疫情,那次疫情后有两个结果,一是第九版,二是针对该市疫情中老年人因为疫苗接种比率低而导致出现的某些防疫漏洞,国家特意下达了任务指标要求各地自21年3季度开展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之后,在这几个月重新推进老年人疫苗接种,为此,国内相当一部分该指标排名落后的地区在这几个月里又开启了一段鸡飞狗跳的疫苗接种推进工作,不过好在目前倒数第一的省份比较出乎意料,其他未完成任务的垫底省份估计见此也就没有像去年那样花样频出了。

ps:关于疫苗接种中地方使用小手段的拓展阅读可见

(十三)加快新冠肺炎治疗相关药物储备。做好供应储备,满足患者用药需求,尤其是重症高风险和老年患者治疗需求。重视发挥中医药的独特优势,做好有效中医药方药的储备。加强急救药品和医疗设备的储备。

这一点答主还是 @睡前消息 来解读吧,另外上一个标签#蛋卷俱乐部投稿#

(十四)强化重点机构、重点人群保护。摸清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患者、孕产妇、血液透析患者等群体底数,制定健康安全保障方案。优化对养老院、精神专科医院、福利院等脆弱人群集中场所的管理。

本条大体上还是重申第九版的要求。

(十五)落实“四早”要求,减少疫情规模和处置时间。各地要进一步健全疫情多渠道监测预警和多点触发机制,面向跨省流动人员开展“落地检”,发现感染者依法及时报告,第一时间做好流调和风险人员管控,严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避免战线扩大、时间延长,决不能等待观望、各行其是。

答主觉得,这条说的是之前那个因为防疫问题一直活在热榜的准一线网红城市,就是该城市胡搞瞎搞,整得现在国内其他城市都不敢相信外地通报的阳性数量、红黄码和流调信息,在面对外地流入人员时总要心里犯嘀咕思考:流出地政府是不是隐瞒了什么信息没告诉我,这些看似无问题的流入人员是不是要搞个落地检复核一下?那些来本地的红黄码人员是真有风险需要本地投入人力资源核查,还是流出地政府出于其他目的在白嫖本地的管控资源帮流出地政府落实其他目的的管控?

现在这条明确告诉各地政府,要依靠自己本地开展落地检,不要指望流出地能及时给你发流调协查函,自行判断不对时要马上果断采取必要的措施,不要因为没有预警就抱有等等看再说的等待观望心态。

(十六)加大“一刀切”、层层加码问题整治力度。地方党委和政府要落实属地责任,严格执行国家统一的防控政策,严禁随意封校停课、停工停产、未经批准阻断交通、随意采取“静默”管理、随意封控、长时间不解封、随意停诊等各类层层加码行为,加大通报、公开曝光力度,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严肃追责。发挥各级整治层层加码问题工作专班作用,高效做好举报线索收集转办,督促地方及时整改到位。卫生健康委、疾控局、教育部、交通运输部等各行业主管部门加强对行业系统的督促指导,加大典型案例曝光力度,切实起到震慑作用。

此条不评价,懂的都懂……

(十七)加强封控隔离人员服务保障。

重申第九版

(十八)优化校园疫情防控措施。
(十九)落实企业和工业园区防控措施。

见第十七条。

(二十)分类有序做好滞留人员疏解。发生疫情的地方要及时精准划定风险区域,对不在高风险区的外地人员,评估风险后允许其离开,避免发生滞留,返程途中做好防护。发生较多人员滞留的地方,要专门制定疏解方案,出发地与目的地加强信息沟通和协作配合,在有效防止疫情外溢的前提下稳妥安排,交通运输、民航、国铁等单位要积极给予交通运力保障。目的地要增强大局意识,不得拒绝接受滞留人员返回,并按照要求落实好返回人员防控措施,既要避免疫情外溢,也不得加码管控。

本条主要针对的是类似海南岛、云南等这样的财政比较穷困的热门旅游地区,当本地政府财政负担不起大量滞留人员消耗时,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可将超量的外地人员安排回外地处理以减轻本地负担。考虑到答主所在地区也同样是有丰富旅游资源的欠发达地区,答主还是支持该条能在欠发达的旅游目的地和发达的旅游出发地之间得以落实,也可以在打工流出地和流入地之间得以落实。


综上,本次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会中,新闻发言人说“二十条优化措施是对第九版防控方案的完善,不是放松防控,更不是放开、'躺平',而是为了进一步提升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是为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这个说法大体没错,只不过讲得太简略,以至于造成部分观众对此产生了理解偏差。

答主个人看来,20条更多是防疫资源在不同地区、部门和层级之间重新调整,对于普通个人来说,当然有不少减轻负担的部分,但对各地政府的防疫工作来说,更多还是资源从左手换右手,并没有明显的放松。

看广州吧。

要是接下来感染人数稳的住,且缓慢下降,最后压回日增一两位数。虽然清零速度慢许多,但大势还能稳住,那说明这套“优化”逻辑起码在一二线城市还是行得通的。

大城市有常态化核酸兜底,8天以上超长潜伏期及次密接的漏洞是能补上的。

有人说广州常态化核酸没用,也未必,主要是广州城中村堪比印度的人口密度,卫生水平,小作坊里的那些工人多久没做核酸了还说不定。

不要拿广州和四月的上海比,上海当时一开始是打着精准防疫的旗号打死都不肯做全员核酸。封城是各种奇葩操作,网格化,鸳鸯锅,后来又是管他有没有疫情按照行政区域一封干净。广州日增吓人是吓人,好歹阵脚还没乱。

再说了,上海常态化核酸后也没怎么大规模爆过。(上海疫情失控其实还有更深层次的不便说原因。)

所以,大可以再观察观察。

就我个人来说,防疫物资一直有屯,现买也不难,呼吸机我暂时没买,家里亲戚朋友医生什么的都有。

但是,倘若中西部三四线线十八线全面爆发,海量输入病例的漏网之鱼照样会挤垮一二线城市的防疫网。

中西部且不论,浙江防疫这几年做的也还是不错的,杭州这里防疫对生活的影响已经尽可能小了。国庆节也是人山人海。

如果躺勾这都不满意,只能说什么反对防疫为生计都是假的,他们就是希望看大规模死人社会崩溃。

就杭州这里来说,自己瞎开海克斯饭店导致倒闭怪防疫是完全没道理的。

没有疫情没有过度防疫的情况下喊躺躺躺,什么居心还看不出来嘛?

某些人也别幸灾乐祸说疫情扩散好啊,狠狠打清零派脸,有种把自己封起来的话。

我就是这么准备的。

刚好在杭州郊区某没啥人小区有一套上叠正在装修,我楼下那套没人住(估计业余炒房团入手的),已经考虑按照防疫标准装修了,不装中央空调,几个房间都是独立风管机,卫生间厨房地漏止逆阀用的好点,厕所门升级密封性更好的。到时候空气净化器常开基本就比较安全了。

如果杭州疫情真爆炸,把需要保护的长辈接过来住。虽然我家长辈身体都还过得去。

至于子女教育,我老婆本身就是师范毕业的,不说学霸,起码自学能力很强的那种,教教伢儿没问题,辅助上上网课,反正顶着疫情去学校这事干不出来。

我自己没事画画油画,就不教学生了,也挺好。本身就是不怎么消费的人,有点积蓄,不遇上大通胀三五年饿不死的。就当回归九十年代生活了。老子又不是奋斗逼。

至于外出如何极限防护,可能会借鉴这个亲戚的做法。

zhihu.com/answer/263387

大部分在杭浙江人都有老家可以回,无非房子新点旧点,偏僻点躲疫情刚好。

至于所谓的放开后经济起飞,餐饮消费火爆,消费消费mb啊,我肯定自己在家做饭了,省钱啊,头铁去下那些海克斯馆子店啊。

未来?未来谁知道,死人太多政策转向,重新清零或局部清零。或者病毒真的随人愿变得没啥杀伤力(我个人认为绝无可能)。最差,少感染几遍也是胜利。

在杭州,这两年明明是没有疫情餐饮旅游才回暖一些,躺勾尽管颠倒黑白吧。

躺勾整天底层底层的,我真是很担心放开一波后,杭州街头那些本来就仅剩的臭豆腐葱包桧油墩儿爷爷奶奶还在不在。大马弄那卖倒笃菜的萧山老头,会不会依旧出现在巷子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