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房沒建,法人不見】中國面臨「半導體版大躍進」,地方政府百億級投資全打水漂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Search
Close this search box.

【廠房沒建,法人不見】中國面臨「半導體版大躍進」,地方政府百億級投資全打水漂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中國地方政府半導體大躍進 百億級投資打水漂〉。)

【為什麼我們要挑選這篇文章】目前是中國技術最先進、規模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近日確認正式遭到美國封殺,這不只是對該企業的一次重大打擊,也代表著中國自主開發晶片的製造能力、整個半導體行業的發展出現重大變數,影響到「中國製造 2025」的藍圖。

按照中國政府的規劃,「中國製造 2025」的目標是希望到了 2025 年,中國所使用的所有電腦晶片中,本土生產的比例提升至 70%,而目前這一比例僅有 16%。

不只外部有中芯國際遭到美國出口管制規定的進一步限制,在中國國內,地方政府在半導體投入的「百億級投資」也成泡影。究竟,中國製造 2025 的宏願有多難實現?中國正打算發起的第三代半導體計畫又會有何下場?(責任編輯:藍立晴)

中國正亟欲擺脫晶片等基礎科技受制於人的劣勢,許多地方政府盲目「響應」,反而成為冤大頭。這些地方政府投入百億計的資金,得到的只是重複的產能建設,至今計畫爛尾,園區也荒廢。

新華社旗下週刊「瞭望」9 月 30 日報導,因為部分地方政府的輕率及無知,在過去 1 年多,江蘇、四川、湖北、貴州及陝西各有 6 個人民幣百億級別的半導體計畫,後繼無力,先後停擺。

瞭望實地走訪部份停擺的半導體企業,包括位於南京的「德科碼(南京)半導體科技有限公司」廠房,在圍籬內,廠房現在依舊是未完成的毛胚狀態。

曾被喻為「南京台積電」,德科碼法人代表最終不知所蹤

2015 年底成立的德科碼,規劃生產電源管理晶片、微機電系統晶片等,曾被比喻為「南京台積電」。但一期擬投資 25 億美元(約新台幣 723 億元),實際到帳僅 1/10,法人代表李睿更長期以「尋覓投資人」為由不知所蹤,法院多次傳召無果。

德科碼最終欠薪、欠工程款、欠借款,雖然當地政府正尋找新的投資方,但遲遲沒有進展。

在四川成都設廠的「格芯(成都)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 2017 年由美國晶片代工企業與成都市政府合作建立,規劃投資達 90.53 億美元。

目前,佔地近 800 畝的廠區只剩門口保全。

貴州貴安新區的明星企業「貴州華芯通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是貴州省政府 2016 年與美國晶片巨頭高通(Qualcomm)合作建立的,計劃生產對產業生態要求極高的處理器(CPU)。

華芯通去年宣布關閉,仍在破產清算。

湖北武漢臨空港經濟技術開發區則有規劃總投資高達人民幣 1280 億元(約新台幣 5447 億元)的武漢弘芯半導體製造有限公司瀕臨破產。

2019 年 12 月,該公司為首台高階光刻機進廠舉行了隆重的儀式,如今,這台全新尚未啟用的光刻機已被抵押給銀行。

百億級投資計畫打水漂,中國地方政府沒打算停

報導說,一些地方政府投入了大量資金、提供優惠方案與空地,幫助興建廠房,但往往產業方出資極少,或以收取巨額技術授權費等名目收回出資,「零投資」卻成為大股東,地方政府成為冤大頭。

中國晶片相關企業的數量在今年上半年成長迅速。截至 7 月 20 日,中國共有晶片相關企業 4.53 萬家,僅今年第 2 季就新註冊企業 0.46 萬家,年增達 207%,季增 130%。

僅今年上半年,各種中國半導體投資計畫就有逾人民幣 600 億元。北京半導體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朱晶指出,但這些計畫有 8 成落在二三線、甚至四線城市,沒有半導體產業基礎與建設經驗,這些計畫的可持續性令業界擔憂。

不過,前方的百億級的教訓似乎沒有讓地方政府官員冷靜一點。一名地方招商項目投資公司的負責人對此表示:「我所接觸的一些地方政府的官員都很自信,總體上比以前小心一些了,但依舊不能稱專業理性。」

(本文經合作夥伴 中央社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 〈中國地方政府半導體大躍進 百億級投資打水漂〉。)

延伸閱讀

中國第一、二代半導體技術相對落後,還要再投兆元發展第三代?
【跑在全球 NO.1!】台灣領先進入 2 奈米製程,力抗中國「免徵十年企業稅」半導體政策
「若失去美國技術支援,中國晶片發展恐陷死胡同。」中國製造 2025 陷入研發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