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機場 vs. 松山機場,哪一個比較北邊?談人類常陷入的 4 種思考陷阱|經理人
成功 Success > 決策技術
feature picture
林俊成

桃園機場 vs. 松山機場,哪一個比較北邊?談人類常陷入的 4 種思考陷阱

林俊成
2017-04-17
臨床心理師 林俊成
已完成
已取消

人們在不確定的情境下,為求迅速、有效判斷,而採取的直覺法則或捷思,較依賴「個人經驗」累積的思考與推理模式。心理學家丹尼爾‧康納曼(Daniel Kahneman)和阿默斯‧特佛斯基(Amos Tversky)認為,人們在面臨不確定時,傾向於直覺地依據過去經驗做判斷、決策,不但會受到個人主觀情緒的影響,也會受到過程經驗的影響,而採取捷思式思考模式。

心理學家發現人的思考有一種叫做「確認偏誤(conformation bias)」的情形,也就是個體選擇性地閱讀與回憶有利內容,而忽略不舒服或矛盾的資訊,來支持自己已有的想法。說白話一點就是:對於外在的訊息,個體通常只會看到他想看的。股神巴菲特(Buffet)說過:人會做的事情,就是把新資訊「過濾」到讓既有的想法可以完整地保持下去。

人類思考常出現的 4 種迷思:

1. 象徵性捷思(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這種捷思是利用某種典型事物的相似性而分類該事物。人類會對最近發生的事給予比較重的權數,來評估未知的事件機率。指的是,個人總是以過去刻板的印象做判斷,而忽略自己可能以偏蓋全所產生的風險。

很多人認為拋一枚硬幣,如果前六次的結果都出現正面,那麼第七次很大機會是反面。因為這個結果「感覺」比較正常,但事實上,每次拋硬幣的結果都是獨立的,不論之前的結果如何,下次出現正反面的結果機率都是一半。

象徵性捷思_林俊成.jpg
林俊成

統計是多數,但多數的結果無法預測少數的事件;投擲硬幣的正反面,當然每次都是獨立事件,但如果剛好前面有六次正面,最後人還是會覺得第七次應該要是反面。就像樂透彩,大家都會直覺認為開過的號碼短期不會再開,但是每次的開獎都是獨立事件,開過的號碼還是可能再開。

2. 定錨與調整捷思(anchoring and adjustment heuristic)

人們判斷事物時,會以原先的依據做為指標。有時人們會先選擇一個基準點(這個動作稱為定錨),再來進行調整(adjustment),而後做出決策。

請問大家一個問題:澎湖的島嶼高於 20 個還是低於 20 個?然後猜猜看澎湖是由幾個島嶼組成?或許大家會猜一個數字。

定錨與調整捷思_林俊成.jpg
林俊成

接著再請大家回答:澎湖的島嶼高於 80 個還是低於 80 個?再猜猜看澎湖是由幾個島嶼所組成?這時候兩個猜測的島嶼數目可能會有些差異。主要原因是一開始 20 和 80 個島嶼就先給大家一個基準線,而多數人的預估都會在基準線左右,而 20 或 80 就是一個定錨效果,通常給予 80 個島嶼基準點的人,會猜測澎湖組成的島嶼數目會多一些。

當給予一個基準點的時候,大家就會在那個基準點附近去調整預估值;價格也是一樣,通常都會給消費一個錨點,讓成交價格在那個錨點附近。

3. 心智模擬捷思(mental simulation heuristic)

對於事情發生可能性的捷思方式,個體以「想像的難易度」作為判斷依據。請大家想想:飛機對撞和彗星撞地球的機率誰高?

心智模擬捷思_林俊成.jpg
林俊成

一般人直觀會認為飛機對撞,但實際上彗星撞地球這件事的頻率比較高,彗星撞地球的機率遠大於飛機對撞,只是因為個體「很難想像」這件事情發生,因此會認為其機率相對較低。

4. 反應性思考(reactive thinking)

人也會常使用反應性思考,也就是傾向用「直覺」反應來處理外在訊息;但實際上個體的直覺反應未必是正確的,例如:台灣最北的機場是哪一座?

反應性思考_林俊成.jpg
林俊成

多數人其實會答台北松山國際機場。但實際上桃園國際機場的緯度比松山機場還要高,但因為多數人透過經驗覺得北部是「南下」到桃機,中南部抵達桃園,不再「北上」。因此直覺經驗就是松山機場最北邊。

其實桃園機場的緯度比松山機場還要高,但多數人會認為台灣最北的機場是松山國際機場。這是過去經驗對於判斷的影響,而產生的反應性思考。

這些例子都告訴我們:人其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理性,人在判斷過程中容易有偏差,而且這些偏差容易自然產生,所以以要特別花力氣去練習思考,也檢視自己的思考是否有盲點。

思考常出錯,所以更要練習思考!

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於思考的面向,成功的人常會建立心智模型來規劃藍圖,然後預測接下來可能發生的事情。遇到困難會想辦法找出理論解釋,哪個環節出了問題。當問題已經成形,誰是抱怨者、嘴砲者或肇事者都已經不重要,誰能解決問題才是最重要的。

未來,不是一件事情,而是好幾種互相牴觸的可能性加再一起,由最後其中一種可能性出線。但是人在思考上,對於問題會有注意力偏差,專注在我們希望發生的事情,但卻忽略了較可能發生的事情。十年後的環境變化可能比以往更大更嚴峻,一直沿襲同樣的作法,很難達成計畫;而「質疑」現在的自己很重要,真心話互相撞擊,才會產生理想的空間;勇於面對自己,才能更了解自己。

我們應該練習用未來的眼光審視現在,並不是用過去的經驗來框限未來。

延伸閱讀 /

  1. 為什麼一群聰明人,反而容易做出錯誤的決策?臨床心理師用 3 張圖告訴你!
  2. 價格不是數學,是心理學!從心理學看大家為什麼那麼在意漲價的魯肉飯

(本文出自「心適所在」,原文請點此

會員專區

使用會員功能前,請先登入

  • 台灣首款對話式 AI 職場教練,一次提升領導力
  • 會員專享每日運勢、名人金句抽籤
  • 收藏文章、追蹤作者,享受個人化學習頁面
  • 定向學習!20 大關鍵字,開放自選、訂閱
  • 解鎖下載專區!10+ 會員專刊一次載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