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樂源自日常:專訪香港職人分享幸福方程式 | ELLE HK
快樂源自日常:專訪香港職人分享幸福方程式

快樂源自日常:專訪香港職人分享幸福方程式快樂源自日常:專訪香港職人分享幸福方程式

Photo HAKKA YIP for LOUSY, MANWAI TAI for ANDY DARK & KEITH CHAN for ALISON LI; styling KINI WONG; makeup & hair NICOLE LAU; text KO CHEUNG for LOUSY, TOMMY WAN for ANDY DARK & NICHOLAS LAU for ALISON LI; coordination CASSIE HOU & KAREN WOO.
READ MORE

快樂源自日常:專訪香港職人分享幸福方程式

我們從來不會思考誰才值得擁有快樂,因為這是每個人與生俱來都具備的能力。快樂與幸福也並不張揚,而是藏在我們每天生活的細節當中。即使一個人的力量再微不足道,但只要每個人也在自己的崗位踏出一小步,水滴石穿,總 可以把積極的動力感染整個社會。今期《 ELLE 》找來香港不同行業的正能量代 表,包括塗鴉藝術家 Lousy、飲食節目主持及廚師Andy Dark和香港迪士尼樂園表演舞者李奕琪(Alison Li),分享他們對傳播快樂與幸福的感受。沒有明星的光環,即使是素人也各自盡力為人們帶來幸福,我們又有甚麼藉口繼續逃避?每天出門的一個微笑,旁人失落時送上輕輕的擁抱,快樂其實沒有限制,只要你願意,幸福就在身旁。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Lousy:為「我」塗鴉快樂

Lousy:為「我」塗鴉快樂

COMME DES GARÇONS from LANE CRAWFORD

無論生活還是創作,日子裡總有「up and down」,而不少科研報告也指出,如今網絡時代不少人又因社交媒體的紛繁聲音、幸福表象,引發社交比較及自我懷疑等壓力,狀況又更複雜。「我總是將焦點放回自身,不太介意讚賞或批評。因為我的快樂不是來自別人怎麼 看,而是在於自己可否不停地做喜歡的事。若然做到,已經足夠。」常於 Instagram 分享作品的本地塗鴉藝術家Lousy說。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為畫作注入正能量

為畫作注入正能量

國際知名的塗鴉藝術家Keith Haring或André Saraiva,喜愛以萬事萬物為創意泉源,同以塗鴉為媒介的Lousy亦喜於日常搜集靈感。大街小巷的牆身、鐵閘大門、貨櫃車身,起居環境的傢俬、日用品、裝飾品,以至活生生的女性裸體,只要能夠觸動感覺、激發想像,都會被他當成「畫布」,以亂竄似的線條及鮮明的色彩,繪畫出各種象徵性的圖案,如接吻kiss face、佛陀buddha、單眼人及三腳狗等作品。

抓住眼球的塗鴉,引發觀者好奇,當中承載了甚麼訊息?談性別之間的權力?講身體的解放?嘲諷現實?還是 ⋯⋯「其實我沒想太複雜的含意,只是直接表達開心。相信畫作是有能量的,繪畫過程想得簡單,自己先要享受和覺得 chill,才能令作品亦看來開心。」重視喜悅感,或跟Lousy接觸藝術的契機有關。

童年時,Lousy如多數人般,會收到父母送的卡通玩具,常跟朋友到處玩、看迪士尼動畫等,「我喜歡《龍珠》和《阿基拉》等日本動漫,常會隨手攞張紙就模仿那些畫風、筆觸或色彩。」後來,他又因喜歡音樂,會從CD封套學習色彩、構圖及設計感,「好多人將粉紅色當成『女仔色』,或聯想起玩偶 Barbie 等女性象徵物品,但Sex Pistols的專輯《 Never Mind the Bollock 》以螢光粉打破 stereotype,展現粉紅色蘊藏的熾熱與剛烈,影響我的美感觀念,想跳出社會常規做自己。」

噴發一刻的情感

噴發一刻的情感

在Instagram上他常用「射」字寄意,Lousy 說畫作全憑個人一刻感受「噴發」而成,多於通盤計劃或深層哲理,也不刻意想獲得誰認可。「例如我喜歡洞穴壁畫線條簡約的人物,就構思了單眼人像;我想講愛,就畫出親吻人像;在家附近散步,經常遇到三隻腳的狗街坊,牠即使四肢不健全,卻天天開心周圍跑,自己也會心微笑。不曉得那隻狗怎麼想,但我由此創作了三腳狗圖案,想講日子好與壞都是看個人心態的意思。總之,每次創作九成九從個人開心出發,如果有人看到又喜歡,那就最好。」

Lousy 笑言,「當然,人人各有解讀。試過有朋友看到單眼人,覺得『被監視』或『好恐怖』;亦有人質疑我畫女體有否道德問題。前者,是有趣的反應;後者,我不否認鹹濕,但畫之前一定先徵詢模特兒同意,雙方從藝術角度合作,過程絕對沒有不快。既然自己清楚情況,何必介意外界評價?甚至,聽到不同階層或年紀的觀者回應不一,我反而覺得新鮮:吖!原來有人咁諗咁睇?都幾得意。」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扭毛巾般的創意

扭毛巾般的創意

再者,Lousy認為人是立體的,有喜有憂、有起有落,「沒有人會完全100%開心,再容易快樂的人如我,總會存在1%不快或暗黑的元素。偶爾有作品剛好觸及別人這1%,觸發跟預期不同的意見,都是合理的事。好多經驗又令我明白『乜嘢人就會畫乜嘢畫』、『乜嘢人就會諗起乜嘢事』,每位看官的想法都受各自背景、個性及際遇所影響,多於畫者刻意為之的訊息。」不能強求別人喜歡自己的作品,別人也難以強求他提供配合,「互相尊重就好,有時就看開點。」

與其執着不可控的人心,Lousy寧願花時間執着於創作。「雖然純粹為開心畫畫,但不代表可求其馬虎,看來越簡單的畫,創作過程越求精練。曾經做過Agency美術部門,處理廣告或設計品講究傳意的準確性,畢竟成品要跟客戶及大眾溝通。這影響我的創作習慣,就是下筆可以很快,但下筆前必然做好準備或思考,像扭毛巾般將意念扭到盡、扭到乾,不留一滴多餘的水分,希望以最精準到位的圖像,呈現言有盡意無窮的味道,傳遞屬於我的 happiness。」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Andy Dark:人生的味道

Andy Dark:人生的味道

ZEGNA

食物比喻人生可說是再常見不過,從古時的「 民以食為天 」到當代的「 有情飲水飽 」, 我們作為活着的生物擁有味覺就是要品嘗食物的各種滋味。《廚房裡的哲學家》一書提到,味覺能為我們帶來愉悅,可以撫慰我們生活中遭受的創傷,正如半夜偷偷吃着宵夜的你我也能感受到那帶一絲內疚的幸福感。而作為廚師, 每天對着成千上萬的食材,又會否對幸福有着不一樣的理解?Chef Andy Dark不算是一個傳統廚師,他是飲食節目主持、私房菜廚師、飲食內容創作者以及更多不同的身份,或許我們能稱他為飲食斜槓青年,但正是這樣的多重身份,更令他從飲食中發掘到更多的快樂。

廚房裡的藝術家

不少人可能對廚師仍保留上一代的刻板印象,但其實不論傳統菜式或是新派甜品,能在你的舌尖上留下一道道美妙的痕迹,也是藝術存在的證明。「由小到大都比較喜歡創作,讀大學前也有問過家人,想要讀藝術學校或是設計,但華人社會的家庭可能都認為有大學證書比較好,所以當時沒有這個機會。到畢業了就可以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當時有幾個想法,用一年時間去學廚,再決定是否繼續做廚師,也能滿足自己想創作的心。就算最壞情況也至少有一門手藝,起碼不會餓死,間接找回了最早期的渴望。」Andy以煮食延續自己對設計的熱愛,也恰好回應了作為廚師與幸福的關係:「快樂是短時間的,一餐飯那一刻的無憂無慮已經是快樂。而幸福則是比較長時間的,在於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親情也好愛情也好,也會牽涉到愛這回事,要懂得愛與被愛。」以美食表達對設計的愛,再以美食連結人與人在一席飯之間的交流互動,廚師的快樂與幸福或許就是這麼一回事。

隨心所欲的快樂

隨心所欲的快樂

ZEGNA

以往並沒有現在那麼琳琅滿目的飲食節目,最常見之一就是《都市閒情》裡的「今晚食乜餸」,驅使Andy想製作擁有自己風格的飲食節目:「看多了家庭主婦式的飲食節目,就會想鑽研自己親自去做,眨眼間到現在都已經過了十年,近年算是終於達成夢想,發現原來幕前有這麼不一樣的玩法。因為廚師和主持很多工作都是一次性的,可能找你拍幾集之後不一定會繼續,所以我很珍惜每一次拍攝的機會。現在的感覺像是一棵種了很多年的菜終於可以收成,因此不會把它當成是工作,每次也很滿足,得到額外的開心。」問到Andy自己最喜歡的菜式,相比於獨門的招牌菜式,他更喜歡隨心而行 :「 以前看書時的偶像是金庸小說《笑傲江湖》裡的令狐沖,無招勝有招,不是靠最強的招式去打敗全世界,而是知道中間的技術,見招拆招,怎樣煮都好吃才是最開心。」

幸福是相聚

幸福是相聚

ZEGNA

食物與幸福,令我想起被改編成電視劇和電影的日本漫畫《深夜食堂》,深夜12點才開始營業的小食堂,聚着店裡的常客,吃着鍾情的美食,談論着一天的趣事或是憂愁。食物的香氣之間,有着一個個充滿人情味的故事,開心也好傷心也好,人與人之間藉着食物擁有了對談的機會,從料理感受幸福的存在。Andy 所分享的正好不謀而合:「食物是一個媒介,讓不同背景的人短暫地放下其他想法坐在一起。小時候會看到大人即使吵架還是會坐在一起吃飯,感受到食物具有的力量,因為每個人也要吃飯,藉着這件事可以把朋友和家人聚在一起,令他們有時間相聚而得到快樂。於我而言最直接的快樂,就是對方吃下食物那一瞬間開心和快樂的表情,不論是覺得好吃還是欣賞我付出的 時間和手藝,都很快能感受到。」

廚師的心意

我自己也算喜歡和別人互動。如果太多人反而不太喜歡,只有一兩人的話我覺得可以深入去溝通,製造了相聚的時間。在這個時代要大家拿時間出來溝通越來越難,科技太先進,已經不需要面對面就能交流,但一起煮一餐飯的時間,還不能被科技取代。」Andy認為,到了最後廚師以食物感受到的幸福,還是離不開與人的互動。「我製作的不只是食物的味道,而是一個回憶。希望別人將來可能會想起當年在我家或是餐廳吃過這樣的一頓飯,以食物去勾起回憶,讓別人記得自己,在他人生命中留下的回憶是更大的樂趣。」食物有五味「酸、甜、苦、辣、鹹」,就像人生也要品嘗各種滋味才能領悟幸福,Andy希望大家不要偏食,才能理解人生這道菜的背後意義:「人生有不同的層次,需要取得平衡,才是完整的人生。捱過苦才能品嘗到甜的美好;試過甜, 遇到辛酸才能學會成長或是處事更成熟。經歷過這些,人生才會成就完美的菜式。」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Alison:以舞蹈傳遞歡笑

Alison:以舞蹈傳遞歡笑

SANDRO & MAJE

舞蹈擁有一種莫名的感染力,即使是不善舞蹈的人,看着舞者充滿活力的舞姿與燦爛笑容,身體往往亦會不禁隨着音樂輕輕搖擺。同樣有着奇妙感染力的,還有凝聚了夢想與快樂的迪士尼樂園,置身其中,不論是成人或是小孩,面上都掛着歡笑。我們今次的受訪者李奕琪(Alison Li), 正好是兩者的交匯 —— 一位在香港迪士尼樂園表演的舞者。

以掌聲為動力

和大多數人一樣,Alison對快樂的看法很直接:「快樂就是做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像吃到好吃的東西、去旅行、看到好看的電影 ⋯⋯」當然,「還有跳舞。」Alison自3歲便開始學習中國舞, 舞蹈生涯不知不覺已有20多年,「小時候比較好動,所以父母親為我報興趣班時就讓我試試中國舞,結果一試就愛上了。」她坦言,因為當時還很小,這些經歷其實都是由父母口中得知的,但她還記得自己如何對舞蹈產生興趣 :「那時候都是一大班同學一起排練,覺得在上課以外的時間可以跟大家聚在一起練習,嘻嘻哈哈的很開心。更重要的是可以到處去,乘坐校車四出表演,感覺好像去旅行似的。」這些快樂的時光成為她持續習舞的契機,然而常言道:「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表演藝術向來需要長時間的苦練 ,而舞蹈的訓練在當中尤為嚴格,Alison不僅在小學、中學一直學習中國舞,甚至後來升讀香港演藝學院也是主修中國舞,讓她在舞蹈之路堅持多年,背後的原因其實很簡單:「令我最快樂的時刻是在完成一個表演時,觀眾的掌聲和歡呼聲。」

ADVERTISEMENT
CONTINUE READING BELOW

伸手可及的夢想

伸手可及的夢想

對Alison來說,舞蹈一開始是興趣,然後在多年鍛鍊下發展成專長與技藝;而以之為職業的志向,卻是在她演藝學院三年級時才首次出現。「那時候香港迪士尼到我們學校舉辦就業講座,讓我發現到原來以舞蹈為職業亦是可行的出路,當時便下定決心畢業後要來這裡當舞蹈員。」

Alison 自言,從小到大進迪士尼樂園遊玩的機會不算多,不過雖然只是寥寥數次,印象卻非常深刻:「當中最令我難忘的,就是第一次到獅子王劇場觀看演出。」她憶述:「還記得有一段表演,是一位身穿白色裝束、扮演鳥兒的舞蹈員在空中飛翔,加上催淚的音樂作背景,令我十分感動,甚至哭了出來。那一刻我不禁想,『假如在上面飛的是我,又會是怎樣的感覺?』」雖然當時她還只是小學五、六年級,年紀還小,沒有將這當作自己的目標,但現在回想,Alison還是覺得那一刻的感動在她心裡種下了小小的夢想。誰想到今天,Alison 正是獅子王劇場的舞者,負責扮演羚羊、斑馬和村民的角色,雖然還在等待有一天可以當上鳥兒,但她已覺得這是很神奇的一件事,「感覺就像夢想伸手可及似的。」她如此形容。

難忘的初登場

難忘的初登場

SANDRO & MAJE

在迪士尼樂園工作了四年,為Alison帶來無數歡樂與珍貴回憶,但最難忘的還是首次出場表演。「我初來迪士尼時是擔任巡遊舞蹈員的,第一天的演出時我的角色舞步不多,但需要全程一直向着賓客笑和揮手;還記得出場前,綠色閘門打開的一刻,我緊張極了!明明想笑,卻連笑容都是禁不住顫抖的。然而,出場後,看着這麼多觀眾和賓客,一家大小,尤其小朋友們很開心地拍手、歡呼尖叫甚至跳起,我開始漸漸投入去享受演出的過程,笑容亦慢慢不再僵硬顫抖,動作也變得更加自然。」原來不只表演者能為觀眾帶來歡樂,表演者本身也會受觀眾的歡樂氣氛感染,更加投入到演出之中,Alison笑說:「我們有一個說法,迪士尼是『happy me, happy guest.』,意即要做到『happy me』才能把『magic moment』帶給賓客。但那一刻對我來說卻是有『happy guest』才有『happy me』。」

分享美好體驗

分享美好體驗

SANDRO & MAJE

作為一個舞者,表演並非傳遞快樂的唯一途徑,最近一年,Alison開始了舞蹈教學的工作。「畢業後工作了幾年,認識了不少新朋友,很多人也說『你的舞跳得這麼好,有沒有想過教班?』,有些人甚至表示想跟我學跳舞。我才想起自己其實有責任將懂得的東西教給別人,於是就開始單對單的教授,後來發展到現在的小班教學,慢慢地建立教學的道路。」

談到教學,Alison認為與表演最大的分別是成功感,「當你看見自己的學生跳着你編創的舞步在台上演出,那份滿足感比自己在舞台上表演獲得掌聲來得更大。」而更重要的,是在於分享:「想將自己體驗過的美好事物與其他人分享,對人類來說是最正常不過的事情。」她以自己為例:「我在舞台上感受過表演與獲得掌聲的美好感覺,也希望自己的學生以至身邊的人可以體驗到同樣的事情。」尤其是表演藝術始終有一定的門檻,一般人很少機會站上舞台上表演或接受掌聲;而且在學習的過程也可能遇上各式各樣的困難與煩惱,「所以我希望用自己的經驗與知識,幫助別人克服這些關口,讓他們達到自己的目標。」其實只要懂得設身處地,分享快樂,從來不需要太過複雜。

ADVERTISEMENT
SCROLL TO CONTINUE
立即登記接收
image with no details
ELLE MAGAZINE
全城最精采訂閱優惠
立即訂閱
image with no details
專享
COSMART 最新優惠
成為免費會員
立即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