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廿四年的简体字方案和 1949 年后的简化字方案有何异同?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8月21日),王世杰颁布国民政府教育部第11400号部令,向全社会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共计324个;并公布《推行简体字办法…
关注者
433
被浏览
72,275

4 个回答

我理解这个问题就是民国方案的详细内容吧,我找了下,在这本《现行汉字规范问题》中找到了这个方案。

这本书为高更生著 ,是 2002年12月第1版,书228-246页完整附录了民国方案。

49年后的简体字总表网上到处都是,这里就不列出了。

费了点劲,我把这几页列在下面。

========

每页列出和现行简体方案的异同。

先把总体结果写在这里:

民国方案简体字共324字,其中104字与现行简体字方案不同,占32.1%,220字相同,占67.9%

=======

书228页

本页23字,与现行简体相异者有7字,相同者16字

亚(写法不同)

锣(金字偏旁未简化)

杂(现行方案是草书楷化,而民国方案是取原字特征部)

划(现行方案取字借代,民国方案将原字的畫部简化为画)

答(现行方案未简化,民国方案简化了竹字头)

哑(亚部简化写法不同)

帼(民国方案国字中为王而非玉)

注:按罢和发写法虽有异,但笔划基本相同,这里当作相同。

书229页

本页23字,与现行简体相异者有 10字,相同者13字。

国(民国方案字中为王字,现行方案为玉字)

恶(亚部简化写法不同,不赘述)

铁(民国方案偏旁未简化)

觉(民国方案部未简化)

质(民国方案部未简化)

迟( 犀 部简化不同,现行方案用字取代,而民国方案造字)

么(民国方案保留了广字头)

职(職,民国方案省去原字部,而现行方案将字用字取代)

阖(现行方案只简化门部,民国方案将内部字用字取代)

纸(现行方案仅简化偏旁,而民国方案用 字取代

书230页

本页25字, 与现行简体相异者有 5字,相同者20字

议(民国方案偏旁未简化)

鸡(现行方案将鸟部也用草书楷化法简化了,而民国方案保留字写法)

艺(民国方案只部分简化,现行方案采用新形声造字)

齑 (现行方案简化后有两竖(和齐字一致),民国方案无)

挤(现行方案右边右部为齐,民国方案保留原字右边下部)

书231页

本页25字, 与现行简体相异者有 8字,相同者17字。

继(民国方案偏旁未简化)

岂(现行方案下部是己,而民国方案下部是巳)

开(现行方案只取原字特征部开,民国方案只简化门部)

剂、济、齐、侪(齐字简化的不同)

檯(现行方案将此字归为台字,而民国方案用字取代,但现行方案是保留了枱字的)



书232页

本页25字, 与现行简体相异者有 6字,相同者19字

备(民国方案保留单人旁)

图(现行方案的部用取代,民国方案 啚 简化为条字头加三点)

覆(现行方案未简化该字)

绘(民国方案偏旁未简化)

龟(现行方案简化后无部)

读(民国方案偏旁未简化,卖部简化与现行方案不同)

书233页

本页25字, 与现行简体相异者有12字,相同者13字

壶(业部简化不同,可参见前亚字)

处(民国方案为保留原字下部,而现行方案在民国方案基础上将改为。)

肃(现行方案下部比民国方案更简)

区(现行方案将字用取代,而民国方案将字用字取代,后面将这个差别简称为乂又之别

枢(乂又之别)

儒(现行方案未简化此字)

缕(民国方案未简化偏旁)

驱(一则乂又之别,二则民国方案未简化偏旁)

赎(民国方案未简化偏旁,卖部简化与现行方案不同)

卒(现行方案未简化)

驴(民国方案未简化偏旁)

续(民国方案未简化偏旁,卖部简化与现行方案不同)

书234页

本页27字, 与现行简体相异者有12字,相同者15字

赵( 乂又之别)

欧( 乂又之别)

报(民国方案更简,将右下部又部简化为短撇捺,而现行方案保留原字右部)

搅(民国方案見部未简化)

箫(现行方案下部更简)

殴( 乂又之别)

貌(现行方案未简化该字)

萧(现行方案下部更简)

讴(乂又之别)

药(两方案都是采用古通用字,不同者现行方案将部简化了)

骄(民国方案偏旁未简化)

呕(乂又之别)



书235页

本页27字, 与现行简体相异者有6字,相同者21字

鬭 (现行方案未简化该字)

庵(民国方案用广字取代,但现行方案未简化该字)

檀(现行方案未简化该字)

绣(民国方案偏旁未简化)

留(现行方案未简化该字)

览(民国方案部未简化)

书236页

本页28字, 与现行简体相异者有10字,相同者18 字

简(现行方案字中为日,而民国方案字中为月)

堪(民国方案把甚简化,该字在现行方案中不简化,以下均称作甚不简化

赞(民国方案貝部未简化,而上部简化为两个夫字,与现行简化不同)

盐(两种方案的上半部分右边简化不同,现行方案更简)

练(民国方案一是偏旁未简化,二是右边草书楷化为东字)

勘( 甚不简化

念(民国方案简化为,但现行方案未简化该字)

炼(民国方案 右边草书楷化为东字 )

伞(现行方案为两点,民国方案为四点)

钱(民国方案与现行方案差异较大)

书237页

本页28字, 与现行简体相异者有9字,相同者19 字

观(民国方案部未简化)

贤(现行方案草书楷化了上半部左边的臣字为两竖,而民国方案直接简化成又字并且下部貝部未简化)

关(民国方案比现行方案多个门)

算(现行方案未简化该字)

斟( 甚不简化)

县(下半部分两种方案简化不同)

鸾(民国方案鸟部未简化)

悬(县部简化不同)

甚( 甚不简化)

书238页

本页27字, 与现行简体相异者有4字,相同者23字

勋(民国方案貝部未简化)

张(民国方案采用整字草书楷化,而现行方案弓字部保留,右部采用长字的简体)

帐(同张字,右部草书楷化与现行方案不同)

账(民国方案貝部未简化,且右部草书楷化与现行方案不同)

书239页

本页27字, 与现行简体相异者有10字,相同者17字

涨(见238页字)

风(民国方案字中化为字,现行方案字中化为字)

长(两种方案笔划基本一致但细节有异,作为字组成部分的时候差别明显)

伤(两种方案右部楷化取舍不同)

惩(现在不能判定若采取宋体,民国方案上部的正字是否与现在相同,存疑)

场(右部楷化不同)

赃(民国方案貝部未简化)

场(右部楷化不同)

矿(民国方案该字简化较现行方案更甚了,现行方案只将字简化而已)

绳(民国方案偏旁未简化)

书240页

本页14字, 与现行简体相异者有5字,相同者9字

丛(现行方案去从字音义并造会意字,民国方案将此字化为其古字

厅(现行方案将声部简化为,而民国方案作

閧(现行方案此字实际废止,以代替)

兴(两方案似皆为草书楷化,唯楷化结果不同。此字谢@贝波提醒

钟(民国方案偏旁未简化)

从字体上说,民国方案里的帐、账、勘、惩这些字直接取用草书和行书字体,对于我们这些从小在宋体环境里长大的大陆人来说恐怕都会有很明显的不适感吧,没错这些简化字没有彻底的楷化,是不妥当的,56年方案明显吸取了教训扬弃了这个简化法。

从总体上说,民国方案的特点是非系统化,而是针对常用字,这一版方案更是针对最常用的三百多字而已;而56年简化字方案,虽然直接简化的字只有230余字,但是56年方案还有30个类推的偏旁部首简化。

从方案的形成上来说,民国方案走的是精英路线,钱玄同拟、专家组审评、最后部长拍板;而56年方案则是在继承以前汉字简化工作成果的基础上汇集顶尖专家出方案,政府基本出态度,最重要的是全民大讨论,抄一段文字放在下面:

1955年1月,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教育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发出联合通知,印发《汉字简化方案草案》30万份,征求意见。自《汉字简化方案草案》发表至同年7月的半年多时间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共收到各界群众的来信和意见书5167件,全国参加讨论的人数达20万,其中赞成《汉字简化方案草案》的人数占97%(《当代中国的文字改革》,当代中国出版社,1995)。

我很怀疑之后中国政府的政策是否还有这样的全民大讨论。不过无论如何,这说明,这版简体字方案真正反映了文字使用者对文字该如何简化的需求。

==============================

这个第一批简体字表由钱玄同主持编选,但是审核委员会就比较牛逼了,成员是黎锦熙、汪怡、赵元任、潘尊行、张炯、钟灵秀、吴研因、顾良杰

钱玄同编选了2400字,审核委员会从钱的初稿中选定了2340字,并且认为其中有1200余字便于铸造铜模,最后呢,当时的教育部长王世杰红笔圈出324字作为《第一批简体字表》。

这个《一表》和解放后的简体字比,还是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的,比如对“甚”的简化,罔顾了楷书规矩,有点日本简化汉字的味道。而且这个简化是真正针对常用字的,所以没有像解放后那样对偏旁部首进行一致简化。

这个方案虽然最后废止,但是,这个方案实际是汉字简化史的里程碑。之后关于汉字简化的研究一直进行着。

话说,每当我看到说什么简化字是拍脑袋式的强制政策云云,我就很想笑,不能这么无知吧。

哦,说到云云,我在网上看到某言论说雲雲與云云不可混淆,我勒个去的,这是真不懂假不懂啊,当然这是题外话。

话说呢,按照五四以后这帮人的意见,估计是巴不得政府出面直接将汉字拉丁化的。

而且方案也很多的。

49年PRC成立,貌似汉字拉丁化的可能性真的出现了。而且确实在1949年10月10日,大陆就成立了中国文字改革协会,专司改字工作(后演变做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不过毛主席说了,别急拉丁化,先搞汉语拼音和简化吧,直接把汉语拉丁化给叫停了,多少语言学家在其后几十年时间里念念不忘啊。比较有名的比如周有光,在他的著作里几乎本本都不忘拉丁化。周有光水平如何?反正肯定是比知乎人强很多啦。

和民国简体方案相同的是,49年后的简体方案也是专家集团制定,这个专家集团一个是官方机构,另外呢还有很多非官方团体和语文工作者都贡献了力量。50年开始搞《常用简体字登记表》全社会征集简体字,作为简体字方案的预备工作。到1951年拟定出《第一批简体字表(初稿)》,在此基础上与1952年下半年制定出《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第一次稿,此草案数易其稿,至1954年是第五稿,54年11月又决定在第五稿基础上再次修正。55年1月正式发布《常用汉字简化表草案》,全社会讨论。55年1月到7月半年时间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共收到全国各界来信5167件,全国参与讨论人数超20万人,以当时的通信水准论,这应该算是比较充分了。

在这个基础上,1955年九月才推出《汉字简化方案修正草案》,到这里汉字简化工作的准备工作才算是完成。

55年十月召开全国文字改革会议,确定约定俗成,稳步推进的汉字简化方针并再次修正修正草案,然后再56年1月才正式推出《汉字简化方案》

从49年到56年一月,算紧凑点50年到55年吧,凡六年。

谁敢说这个汉字简化是拍脑袋的决策?

这是中国历史上字体简化及演变最严谨的一次,最符合文字规律的一次,前无古人!

当然我不指望说服谁。

我只是想嘲笑一些想当然的言论。

其实说到简体,各位自去看看民国诸位大佬的手迹,包括胡适包括戴季陶,手迹里赫然都有后面被大陆采纳的简体字。

钱玄同于1922年提出八项简化原则:

  1. 假借字,采用一个同音或者近音的字代替。其中有些是采用了更古的汉字,例如:“丰”与“豐”;“腊”与“臘”。有时候,使用同一个字的更古代的简单版本(如从与從)。
  2. 形声字,借用形声字的原理,将原有的形声字更换形旁或声旁使之更简单。
  3. 草书楷化,将草书的写法转成楷体,如“专”和“專”。
  4. 特征字,原来的字可能有多个部分,现在仅保留其具有特征的一部分,如“医”与“醫”。
  5. 轮廓字,保留原来字的轮廓,如“鸟”和“鳥”等。
  6. 会意字,借用会意字的造字原理,用较简单的表意部件来代替原来的复杂笔画。如“泪”和“淚”;“尘”与“塵”。
  7. 符号字,将原来字中笔画较繁复的部分变成简单符号,例如“鸡”与“鷄”。
  8. 偏旁类推字,从简化的偏旁部首类推出由它们合成的字的简化,如“讠”与“訁”,“钅”与“釒”。

原则较为笼统,但此后的汉字简化大致采用这些原则。

若单论汉字简化,两个时期的方案差异不大,在原则上是一致的,具体简化字字形不同,仅为细节技术偏差,难说孰优孰劣。也可以说,后者方案是以前者为基础的。

而不可否认的是,共和国最终执行的简化字方案更成熟,讨论、准备得更充分,却参杂了更多的政治指示,毛泽东的“拟出的700个简体字还不够简。做简体字要多利用草体,找出简化规律,作出基本形体,有规律地进行简化。”这一指示,加大了汉字简化力度,影响深远。

(两个时期汉字简化的大致历程详见: zh.wikipedia.org/wiki/%

先泛泛谈下两方案的相同点。

一、政府主导,学者牵头。方案先行,再做推广。

二、方案分批执行。

三、简化原则一致。(采用俗字,述而不作是精髓原则,可实际操作未必如是)


民国方案最终夭折,不得窥其全貌,论与共和国方案的区别,必有所偏颇。民国的『第一批简字表』可与共和国的『第一批简字表』相行比较。

而共和国之简化方案更系统,不限于字型结构简化与简化偏旁延伸应用,还包括废除异体字与采用新字形,以及其他正字工作(改换生僻地名用字、整理计量单位名称用字)。


汉字整理组52年确定,编制简化字方案的四条原则:
  1. 已有通行简体的字,以述而不作、不另造简体字为原则。但无通行简体而笔画较多的常用字不妨另找简体;
  2. 简体字以印刷体为准,其构造宜注意与手写体相近。偏旁简化可以类推;
  3. 异体字有本组另行处理,代用字暂不入本表;
  4. 简体字表公布时,以简体字为主,附注繁体。排列按起笔丶一丨丿乛的次序,首笔相同视次笔,另附由读音检简字及由繁体检简字的两个检字表。
字型结构简化
以此方法简化的字,全部收录在《简化字总表》里“第一表”与“第二表”。第一表 列出“不可用作简化偏旁的字”,共350个。第二表 列出“可作简化偏旁用的字”,共132个,另含“简化偏旁”14个。“第一表”与“第二表”的简化方法大同小异。两表分开、清楚标明“第二表”里的简化字与简化偏旁,主要是因为这些可以再延伸运用,滋演出“第三表”。
以现有同音字或近音字代替,以普通话为准。
例:谷(穀)、丑(醜)、苹(蘋)、松(鬆)、只(隻)、干(乾、幹)、发(髮)
把现有的行、草书楷化。占字最多,超过一半。
例:当(當)、韦(韋)、书(書)、长(長)、乐(樂)、车(車)、兴(興)、发(發)、东(東)、专(專)、过(過)、报(報)、尔(爾)、尽(盡)、宝(寶)
新造会意字
例:泪(淚)
以简单符号替换原来的偏旁。最常用的符号为'又'、'乂'。
例:对(對)、邓(鄧)、观(觀)、欢(歡)、叹(嘆)、难(難)、鸡(雞)、聂(聶)、凤(鳳)、冈(岡)、风(風)、这(這)、刘(劉)
省去字形的一部分。约100多字。
例:广(廣)、厂(廠)、夸(誇)、灭(滅)、习(習)、宁(寧)、亲(親)、业(業)、乡(鄉)、余(餘)
省去字形的一部分后,再加以变形。
例:妇(婦)、丽(麗)、归(歸)、显(顯)、务(務)
采用繁体字的轮廓特征。
例:飞(飛)、龟(龜)、齿(齒)、夺(奪)、门(門)
改换形声字的声旁,以普通话为准。
例:毙(斃)、蜡(蠟)、钟(鐘)、舰(艦)、邻(鄰)
加入声旁。用声旁替换字的一部分,余下的部分未必是形声字里的形旁。
例:华(華)、宪(憲)、历(歷曆)、宾(賓)
新造形声字,以普通话为准。
例:护(護)、惊(驚)、艺(藝)、响(響)
采用罕用异体字、或归原古字。
例:尘(塵)、灶(竈)、肤(膚)、从(從)、众(眾)、云(雲)、网(網)、与(與)
、无(無)、电(電)、礼(禮)
采用古时所造的俗字。
例:体(體)、国(國)、凭(憑)、双(雙)、阳(陽)、阴(陰)
已淘汰的通假字固定化。
例:余(餘)、后(後)、里(裏)
有时候同一个简化字会采用多种结构简化方法,例如“云”既是“雲”字省去了偏旁,同时也是古字;又如“鬆”减形后简化为“松”,而本身又是假借字。

简化字与简化偏旁之延伸运用
《简化字总表》里 第二表 列出“可作简化偏旁用”的132个字,再加上14个“简化偏旁”。利用这些简化字和简化偏旁,可以系统化地引申出更多简化字,其中较常用的1,753个字,收录于 第三表。
偏旁类推范例:
龸( ):学(學)、觉(覺)、黉(黌)
单(單):弹(彈)、婵(嬋)、冁(囅)
页(頁):颜(顏)、颌(頷)、顺(順)、额(額)
专(專):传(傳)、转(轉)、砖(磚)
饣(食):饭(飯)、饱(飽)、饲(飼)、饺(餃)

废除异体字
《一异表》经过多次调整,总共 淘汰异体字上千字,从同音同义的异体字中选出一字,当正体字。如果此字已经在《简化字总表》中简化,则全部淘汰的异体字一律由简化字代替。
从同音同义的异体字中选出一字当正体字。
例:侄(姪)、踪(蹤)、恒(恆)、伫(佇)、呼(虖、嘑、謼)、够(夠)
选字时多有采用结构简单的古字。
例:异(異)、泪(淚)、灾(災、烖、菑)
选字时多有采用结构简单的俗字。
例:杰(傑)、猫(貓)、猪(豬)、呆(獃、騃)
采用异体字之一,再依《简化字总表》加以简化。
例:(裡)成為(裏),再簡化成「里」。(歎)成為(嘆),再簡化成「叹」
。(啟、唘)成為(啓),再簡化成「启」。(鬦、鬪、鬭)成為(鬥),再簡化成「斗」。(厤) 成為(曆),再簡化成「历」。(歴)成為(歷),再簡化成「历」。

采用新字形
新字形源于1965年出版的《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其中所选用之字形,多以手写俗体为准。1988年出版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内收 通用字7000个,继而代替了《印刷通用汉字字形表》。由于新字形从俗从简,有些字笔划少于传统旧字形,常被错认为《简化字总表》里的简化字。以下举出几个范例。
偏旁「釆」在新字形成为「米」。
例:奥(奧)、粤(粵)
从「囚」改从「日」。
例:温(溫)、媪(媼)
将折省写为点。
例:虚(虛)、嘘(噓)
偏旁「⺥」与「爫」在新字形成为「⺈」。
例:静(靜)、睁(睜)
偏旁「奐」在新字形成为「奂」。
例:换(換)、焕(煥)

参见:zh.wikipedia.org/wiki/%

另可参考: blog.163.com/zhuyanmin2

----------------------------------------------------------------------------------------------------

1954年10月,中国文字改革协会改为国务院直属的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23位委员是丁西林、王力、朱学范、吴玉章、吕叔湘、邵力子、季羡林、林汉达、胡乔木、胡愈之、马叙伦、韦悫、陆志韦、傅懋勣、叶恭绰、叶圣陶、叶籁士、董纯才、赵平生、黎锦熙、聂绀弩、魏建功、罗常培。吴玉章为主任委员 。

另参见@任天涯 回答中的民国审核委员会名单:钱玄同、黎锦熙、汪怡、赵元任、潘尊行、张炯、钟灵秀、吴研因、顾良杰。

委员会学者份量自不必说,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黎锦熙其人。民国的汉字简化方案实际是他主持的。

黎锦熙 为毛泽东恩师,被誉为“中国注音字母之父”,亦是简化汉字的权威,对中国文字改革的贡献甚大。


---------------------------------------------------------------------------------------------------------

私人对汉字繁简的观点,

传送门:zhihu.com/question/2040

未完待续。

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