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鈺鈞醫師】睡眠障礙看中醫3大優勢、改善睡眠可從四大面向著手 - 問8健康諮詢

【張鈺鈞醫師】睡眠障礙看中醫3大優勢、改善睡眠可從四大面向著手

前言:睡眠障礙、失眠是現代人常見的問題,據統計約有20%至30%的成年人夜不成寐。除了吃安眠藥、抗焦慮藥物外,中醫在治療睡眠障礙上,也有許多優勢,可與西藥搭配使用,大幅緩解失眠問題。

 

生活工作壓力大、作息不穩定讓人輾轉難眠,除了難入睡,還有睡不熟以及提早醒來等等問題。許多人會借助安眠藥助眠,但可能劑量愈吃愈重,且隔天早上起來精神不佳。中醫是另一個可考慮的治療選項。

 

失眠有3種型態和因素

平常問診時我會詢問病人的睡眠狀況,如果睡眠不佳的情況已經持續1個月以上,且造成疲倦、影響生活,那麼可視為睡眠障礙。我將睡眠障礙歸類成3個類型:

•失眠:可概括為入睡困難,當病人一周出現3次以上,入睡時間超過30分鐘,即可視為難入睡,另外還有淺眠、睡眠中斷,像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由於呼吸道狹窄造成呼吸不順,除了會打鼾,還會因為呼吸不到空氣時醒來而中斷睡眠;其他如不寧腿症,腳會痠麻、如同螞蟻爬過而有刺痛感影響到睡眠品質,或因胃食道逆流,連帶脹氣、喉嚨卡卡而睡不安穩。

•睡眠清醒週期失調:例如熬夜、輪班造成生理時鐘紊亂。

•嗜睡

 

中醫治療失眠有3大優勢 有機會能幫助安眠藥減量

失眠不僅造成精神不佳、心理壓力大,更可能增加慢性病如肥胖、心血管疾病甚至失智的風險。許多有失眠問題的人可能會選擇吃安眠藥,不過中醫相較於西醫有許多優勢:

•安眠藥劑量可能愈吃愈重,一開始服用半顆感覺睡眠有改善,吃了一陣子之後覺得睡得不夠沉,就會吃到一顆甚至更多。但中藥是天然藥材,基本上沒有越吃越重的現象。

•安眠藥有戒斷問題,沒吃藥就不能睡,中藥則沒有這個問題。

•服用安眠藥的隔天醒來可能會感到昏沉、注意力無法集中,中藥則是睡飽後精神較佳。

 

雖然中藥起效較慢,無法像安眠藥吃了馬上有睡意,但從調理身體著手,效果穩定持久,較不會有不舒服的情況,例如:肝氣不疏使用疏肝理氣藥物來調理,也讓身體陰陽調和,自然能改善失眠問題。

 

許多人會因為西藥愈吃愈重、控制不佳而來看中醫,我的建議是西藥不需要中斷,另外用中藥改善睡眠品質和隔天起床的精神,等情況穩定、安眠藥劑量不需加重後,病人就可以跟醫師討論安眠藥減量的可能性。

 

依體質、症狀辨證論治 中醫治療三大失眠證型

中醫治療睡眠障礙,會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體質跟脈象,採取不同的藥物和配方:

•入睡困難型:難以入睡的患者通常思慮較多,容易緊張,無法放鬆入睡,平常情緒起伏也較大,因此會用「疏肝」的方式,如:加味逍遙散、抑肝散等方劑,來疏肝理氣、解鬱安神。

•淺眠易醒型:總是睡得不夠沉,夜間反覆醒來數次,或因周遭有些許聲響,就干擾到睡眠,睡眠中斷後有時也不易睡回,這類患者多半「陰虛有熱」可使用黃連阿膠湯、酸棗仁湯、天王補心丹等方劑,來滋陰降火、寧心安神。

•多夢眠差型: 患者的形容多是整夜都在做夢,夢境清晰且一個接著一個,起床後都能記住夢中的事物,若合併有喉嚨卡痰,可用使用溫膽湯等方劑,清熱化痰、安神定志。

 

不過失眠的人大多不會只有一種類型,而是同時合併好幾種,例如憂煩過多、工作壓力大,熬夜完成工作的失眠者,就可能同時有肝氣不疏、陰虛火旺的問題,所以需要由醫師診視後來做判斷。

 

除了這些睡眠症狀外,如果病人同時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鼻過敏、胃食道逆流等等問題,則必須同時處理,有助改善睡眠品質。

 

門診上碰過一名女性,家庭不睦、女兒剛出社會找工作不順利,患者本身也容易煩惱生活大小事,吃了安眠藥也難以入睡,即使睡了也是睡睡醒醒品質很差。把脈後發現她肝氣不順、心火旺,開立疏肝理氣和清心安神的藥。調理一段時間後那位病人說,原本要吃兩顆安眠藥,搭配中藥後只須要吃一顆安眠藥就很好睡,心情也穩定不少。

 

除了藥物 想改善睡眠 生活四大面向要注意

藥物能改善失眠問題,但注重睡眠衛生同樣重要,因為注意生活和飲食細節才能真的改善睡眠障礙,這才是克服失眠的根本。日常生活中可以注意:

•飲食:

1.晚上8點後避免進食或吃宵夜,尤其避免難消化的食物,以免因腸胃運作影響到睡眠。

2.避免下午3點後攝取含有咖啡因飲品,如:咖啡和茶,以免影響入睡。

3.避免藉由飲酒助眠,酒精會影響睡眠品質,長期下來甚至產生成癮問題。

 

•運動:

1.白天可以適度運動,有助於調整作息和睡眠。

2.睡前1至2小時避免劇烈運動,以免身體過度亢奮,難以入睡。

 

•3C產品:

睡前避免使用手機等3C產品,減少藍光刺激,讓大腦放鬆。

 

•培養好的睡眠習慣:

1.白天小睡時間應控制在1小時內,以免影響夜間睡眠時長。

2.注意臥室的燈光、噪音等因素,必要時使用遮光窗簾、耳塞等工具改善睡眠環境。

3.如果躺在床上超過30分鐘仍無睡意,可先起床做一些簡單輕鬆、不用思考的活動,例如摺衣服等,待有睡意時再上床睡覺。

4.建立睡前儀式,例如泡腳、按摩、聽音樂等,幫助身體放鬆,準備入睡。

5.生理時鐘紊亂的人,可短期使用褪黑激素幫助調整,但應諮詢醫師意見。

6.白天多曬太陽,幫助調整生理時鐘。

張鈺鈞
中醫科

鈺唐中醫診所 副院長

文章數
2
回答數
0

問8 線上視訊諮詢

諮詢專業醫師的第二意見,確保您得到最適合的治療方案

您可能想知道

追蹤問8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