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4百港人加國請願促加快永居審批 有港人工簽被拒險變逾期居留 — RFA 自由亞洲電台粵語部

逾4百港人加國請願促加快永居審批 有港人工簽被拒險變逾期居留

2024.05.16

加拿大救生艇2021年起接收數以萬計港人,無論從讀書抑或工作路線移居的港人,都陸續可以申請永久居留。但截至今年2月,加拿大移民部至少積壓約9000宗永居申請,有港人因為當局「龜速」審批而失去醫療保障甚至幾乎變成非法居留。400多名港人周二分別在溫哥華及卡加利舉行集會,要求當局加快永居審批。其中一名集會搞手相信,上述個案並非個別事件,要求加拿大移民部提供讓他們得以安居的時間表,而非無了期等待。

兩國會議員聲援 影子移民部長:加國無法拯救香港但可拯救港人

加拿大「香港菁英協會」及「移加港人救生艇2023年滯後群組」日前發起集會,超過400名經「救生艇」計劃移居加拿大、正等候永久居留申請結果的港人,周二(14日)分別到溫哥華及卡加利(Calgary)向加拿大移民、公民及難民部請願,要求當局增加移民目標配額、在兩個月內完成審批2023年提交的永居申請,以及確保未來在接收申請後六個半月內,向合資格的申請人簽發永居身分。

港裔加拿大國會議員關慧貞及加拿大影子移民部長、在野保守黨國會議員卡默克(Tom Kmiec),分別到溫哥華及卡加利的集會聲援,其中關慧貞承諾會繼續向移民部爭取恢復審批時間;卡默克則指「雖然加拿大無法拯救香港、但可以拯救香港人」,呼籲其他國會議員一同向政府施壓。

同為移民出身的加拿大影子移民部長卡默克(Tom Kmiec)到卡加利集會現場聲援請願港人,呼籲其他國會議員一同向政府施壓。(主辦單位提供)
同為移民出身的加拿大影子移民部長卡默克(Tom Kmiec)到卡加利集會現場聲援請願港人,呼籲其他國會議員一同向政府施壓。(主辦單位提供)

發起人:因審批慢而失醫療保障、險變逾期居留非個別事件

前港府非公務員職工總會執委Calvin現居溫哥華,是今次請願的發起者之一,他指估計截至2月底,單單提供予港人的救生艇,當局就積壓約9000宗永居審批申請,整個2月更只批出不足10個申請。

Calvin說:「Stream A、B,那個人道及恩恤(Humanitarian and Compassionate)移民審批,2024年2月,就只批出了不足10個申請。我不知道為何突然間有一、兩個月會突然批得這麼少申請。其實我們都擔心如果加拿大移民局,每個月只批數宗永居申請,會否一百年以上都未批完全部永居申請呢?」

Calvin指滯後問題已導致有港人因為等候永居,以及簽證審批而喪失醫療福利,更有申請者因移民局行政失誤,工作簽證申請被拒,頓時失去合法居留身分,目前只能以訪客簽證逗留、不能工作,又指這些個案並非個別事件。

他憂慮:「有不少的申請人是在等候永居申請期間,面臨找不到工作、上不了班、小朋友讀不到書,在個別省份例如亞伯達省(Alberta)等,會失去醫療保障。還有,如果被移民局錯誤地拒絕了開放式工作簽證(OWP)申請的話,他們會有機會失去合法居留身分,就可能令他們被迫離開加拿大,可能要返回香港這個威權統治的地方。」

加拿大聆聽港人聲音推過渡安排 Calvin:登救生艇者也有合理期望

加拿大早前更新「救生艇政策」,5月27日起容許等候永居申請審批的過渡期間,以開放式工作簽證在加拿大繼續逗留及工作。Calvin認為這反映加拿大政府會聆聽公眾聲音,不會對表達不滿者「要拉要鎖」,但認為當局效率有很大改善空間。

Calvin說:「香港人也好,又或者其他國家例如烏克蘭、阿富汗等等,有很多不同地方的人都是為了逃離自己各自的國家,無論是威權又好、戰爭也好,而上了這艘『加拿大救生艇』。那既然我們是因為這些這麼危險的情況而登上救生艇,我們其實都有合理的期望,就是加拿大政府給予一個時間線,讓我們可以在這裡安居,而不是要我們無了期地等。」

加拿大移民部周二在溫哥華派職員接收集會現場港人的請願信,5月21日會再有港人到位於首都渥太華的移民部總部請願,繼續爭取訴求。


記者:梁銘康(曼徹斯特) 編輯:施芷珊

新增評論

請將評論填寫在如下表格中。 評論必須符合自由亞洲電台的 《使用條款》並經管理員通過後方能顯示。因此,評論將不會在您提交後即時出現。自由亞洲電台對網友評論的內容不負任何責任。敬請各位尊重他人觀點並嚴守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