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譽憂港銀本地風險敞口惡化

惠譽評級發表非評級評論,稱美元和港元利率高企,影響較弱借款人的償債能力,香港銀行本地風險敞口資產質素承壓,可能很快會超越來自內地房地產敞口的風險。若資產質素指標減弱,生存能力評級(Viability Rating)空間較低的銀行將面臨更大降級風險。

惠譽評級指出,大部分港銀去年的信貸成本主要歸因於內房風險敞口,而港銀過去3年一直在減低相關敞口。因內房敞口風險減弱,預計2024年香港銀行的信貸成本略低於2023年,不過,信用風險焦點將轉移到香港本地貸款組合上,或會限制信貸成本的降幅,特別是香港商業房地產面臨的壓力不斷增加。

樓價跌 抵押品減值拖累

評論提到,信用風險焦點的轉變一定程度上已反映在滙豐銀行的首季業績中。該行首季信貸成本為27個基點,低於前四季平均的42個基點,但香港對總信貸成本的貢獻由31%上升至66%,而內地商業房地產信貸成本僅貢獻20%。

此外,香港樓價受壓,抵押品價值的重估亦是減值的另一來源,特別是對於高度集中於房地產相關貸款,或以房地產作為抵押品支持貸款的銀行。

惠譽評級舉例,去年底上海商業銀行減值貸款比率增加1.9個百分點至2.8%,主因某些香港企業借款人抵押品覆蓋範圍減少而面臨還款困難。減值貸款的大幅撇銷和額外撥備,把渣打銀行(02888)的信貸成本從2022年的28個基點,推升至去年的178個基點。

惠譽評級又提到,對恒生銀行(00011)的內房敞口風險狀況和資產質素評分展望為負面,若香港貸款組合導致該行資產質素顯著下降,將增加生存能力評級被下調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