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破1.7萬人就診!腸病毒估5月底達最高峰:「3大迷思」一次看

記者簡浩正/台北報導

疾管署呼籲小朋友勤洗手預防腸病毒。(圖/台中市衛生局)
疾管署呼籲小朋友勤洗手預防腸病毒。(圖/台中市衛生局)

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週破1.7萬人就診!疾病管制署今(21)日表示,國內腸病毒疫情持續,上週(5月12日至5月18日)門急診就診計17,585人次,與上週相當,請民眾保持警覺。台大醫小兒感染科主治醫師呂俊毅也呼籲,腸病毒有「沒發燒就沒傳染力」、「吃冰可以治療腸病毒」、「嬰幼兒不出門就不會感染腸病毒」等迷思,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是預防傳染病的根本。

疾管署副署長曾淑慧表示,依據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目前國內處腸病毒流行期,上週(5月12日至5月18日)門急診就診計17585人次,與前一週(18238人次)稍微下降,是否已達到最高峰?目前還是認為可能要到5月底,尚須觀察後續疫情變化;另實驗室監測顯示腸病毒以克沙奇A型為主,另易引起嚴重症狀之腸病毒A71型及D68型,上週無新增個案,整體而言迄今仍呈零星檢出且感染個案均為輕症;研判國內疫情傳播風險持續,呼籲民眾及教托育機構人員注意預防措施及警覺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今(2024)年累計2例腸病毒感染併發重症確定病例,分別感染克沙奇A2型及A10型,年齡皆為未滿1歲幼童,與去(2023)年同期病例數(3例)相當。

呂俊毅醫師說明腸病毒三大迷思。(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呂俊毅醫師說明腸病毒三大迷思。(圖/記者簡浩正攝影)

疾管署表示,腸病毒感染者在發病前,喉嚨與糞便就有病毒存在,此時已有傳染力,在發病後一週內傳染力最強,且可持續隨著糞便排出病毒,時間可達8到12週之久,除平時應勤洗手外,感染腸病毒痊癒後仍應繼續注意個人手部衛生,落實「濕、搓、沖、捧、擦」洗手五步驟,以避免將病毒傳染給嬰幼兒。另外,須注意酒精對腸病毒之毒殺效果有限,平時可使用濃度500 ppm的消毒水(10公升清水+100毫升含氯漂白水)進行一般環境消毒,降低病毒傳播風險。

疾管署提醒,由於成人感染腸病毒後通常沒有明顯症狀,易疏於防護傳染給家中幼兒,籲請民眾外出返家後務必先更衣,摟抱、餵食嬰幼兒前,應以肥皂正確洗手。幼童如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應落實生病不上課,以避免與其他幼童頻繁接觸造成交叉感染。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是預防傳染病的根本,唯有澈底落實才能避免讓傳染病有機可乘。

疾管署再次提醒,腸病毒型別多元,除腸病毒A71型外,其他型別尚無疫苗可供預防;5歲以下嬰幼兒為腸病毒重症高危險群,且重症病程發展快速,家中嬰幼兒經醫師診斷感染腸病毒時,請注意觀察是否出現重症前兆病徵,如發現有嗜睡、意識不清、活力不佳、手腳無力或麻痺、肌抽躍(無故驚嚇或突然間全身肌肉收縮)、持續嘔吐與呼吸急促或心跳加快等腸病毒重症前兆病徵,請儘速送到大醫院接受治療。

更多三立新聞網報導
被指浪費醫療資源?台大醫澄清:沈伯洋沒做核磁共振 院長說話了
3批「美國櫻桃」檢出禁用農藥大超標!2340公斤全銷毀
不是牙痛!他臉痛如電擊竟「最粗大神經」壓迫 醫示警1族群最好發
40歲以上男人竟半數「不舉」?泌尿醫揭真實原因

看更多相關新聞
腸病毒、流感病毒肆虐 醫院一床難求 病患苦等
新冠變多!醫曝大人常見1症狀「KP.2」流行
M痘病毒再進化!今年國內新增8例 疾管署提醒應盡速完成疫苗接種
輸液缺貨 衛福部協商短期擴產
腸病毒易致嘴破 孩子不吃飯家長好困擾!醫建議可吃布丁

◤防疫抗流感 戰勝病毒必備◢
激省醫療口罩 台製單個不到5元
抗菌洗手乳 超值組合99元起
酒精濕紙巾 出門必備隨時殺菌
補充益生菌 大人小孩加強防護力
每日所需維他命 發泡錠、膜衣錠這邊買

💪🏻2024健康生活大調查~填問卷抽萬元健身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