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威脅及「白色恐怖記憶日」張文貞:勿以為民主化就不會走回頭路! - 政治 - 自由時報電子報

為達最佳瀏覽效果,建議使用 Chrome、Firefox 或 Microsoft Edge 的瀏覽器。

限制級
您即將進入之新聞內容 需滿18歲 方可瀏覽。
根據「電腦網路內容分級處理辦法」修正條文第六條第三款規定,已於網站首頁或各該限制級網頁,依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規定作標示。 台灣網站分級推廣基金會(TICRF)網站:http://www.ticrf.org.tw

中國威脅及「白色恐怖記憶日」張文貞:勿以為民主化就不會走回頭路!

行政院核定每年5月19日為「白色恐怖記憶日」,只紀念不放假。(記者陳鈺馥攝)

行政院核定每年5月19日為「白色恐怖記憶日」,只紀念不放假。(記者陳鈺馥攝)

2024/05/19 08:36

〔記者陳鈺馥/台北報導〕行政院核定每年5月19日為「白色恐怖記憶日」,只紀念不放假。「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董事長張文貞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台灣面對中國威脅,在民主法治倒退脈絡下,現在處理過去之事更顯重要,不要以為台灣民主化30年就不會走回頭路。

張文貞指出,台灣歷經38年戒嚴,有各種侵害人權的法律,不僅影響人身自由、言論自由,甚至剝奪人民生命及沒收財產。白色恐怖不像二二八事件有清楚的記憶點,反而白恐歷時太長,更容易被人遺忘,就有人就認為現在過得好好的,何必再提起過去。

張文貞強調,台灣面對中國威脅,在民主法治倒退脈絡下,處理過去之事更顯重要,台灣戒嚴時期種種對人權的侵害,未來都有可能會再回來,不要以為台灣已經民主化,就不會走回頭路。

張提及,全球正在面臨民主倒退,尤其在中國、香港等地,台灣若能好好處理過去國家不法之事,面對威權政府侵害人身自由等,由國家平反政治受難者的權利,才能更看清楚中國以什麼方式限制人身自由、言論自由。

被害者權利回復基金會執行長孫斌受訪表示,台灣的白色恐怖歷時數十年,不像二二八事件有國定紀念日,政治受難者團體近年不斷奔走,希望國家將1949年5月19日頒佈戒嚴令這天設為「白色恐怖記憶日」,日前已獲得政府善意回應。

孫斌指出,許多在二二八事件被國民政府點名做記號的人,在後來白色恐怖被帶走或羅織罪名,而權利回復基金會兩大業務,包含處理政治犯沒收財產返還、名譽回復及賠償,都跟二二八事件、白色恐怖相關。

審視權利回復基金會處理過的案件,孫斌談及,比較特殊的是,1945年許多大陸人隨著國民政府來台,有些人則是1950年代才從香港輾轉來台,這些人在白色恐怖時代,常被舉報以前在中國時有跟共產黨接觸,諸如年輕時曾參加過共青團,若沒有主動自首,即便來到台灣會被判刑

算帳。

孫斌舉例,白色恐怖景美紀念園區的紀念碑上,以當年人口比例來講,可看到白恐受難者外省人比本省人多,中國來台的那些人很容易因為過去參加過共產黨活動或聽過中共演講就被入罪。

孫斌說,還有個比較特殊情況,白色恐怖早期所判之刑度非常重,從死刑、無期徒刑、15年以上有期徒刑皆有,後期案件刑度不如以前重,同樣是參加叛亂組織罪名,從早期15年變成5年,可以理解成國府遷台慢慢安定下來後,認為被推翻的壓力有所減輕,軍法官量刑就沒有以前重。

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基金會」董事長張文貞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台灣面對中國威脅,在民主法治倒退脈絡下,現在處理過去之事更顯重要,不要以為台灣民主化30年就不會走回頭路。 (記者陳鈺馥攝)

威權統治時期國家不法行為被害者權利回復基金會」董事長張文貞接受本報專訪表示,台灣面對中國威脅,在民主法治倒退脈絡下,現在處理過去之事更顯重要,不要以為台灣民主化30年就不會走回頭路。 (記者陳鈺馥攝)

不用抽 不用搶 現在用APP看新聞 保證天天中獎  點我下載APP  按我看活動辦法

相關新聞
政治今日熱門
看更多!請加入自由時報粉絲團

網友回應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