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经贸风云变幻 中欧班列稳如泰山 _大公网

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内地 > 正文

国际经贸风云变幻 中欧班列稳如泰山

2024-05-15 04:03: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欧班列已成为全球供应链的“稳定器”。图为2023年7月18日,X8003次中欧班列(中豫号)装载55个集装箱的货物从国铁集团郑州局圃田车站驶出,驶向德国汉堡。

  屏幕上的数据如同股价般跳动着──海运船只的进出、飞机航班的起降、铁路班列的到发时刻,信息不断刷新,实时传递着全球物流脉动。对于出口商来说,近段时间以来,红海危机、俄乌战争、巴以冲突等“黑天鹅”事件频发,给国际物流带来了诸多不确定性,突如其来的变化经常让人措手不及。在此背景下,中欧班列以铁路运输的稳定安全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新动脉。内地数字化跨境供应链服务企业、卓志集团有关负责人告诉大公报,中欧班列提供的国际物流服务让他们在应对变局上游刃有余。/大公报记者 卢静怡、帅诚

  在国际贸易的世界里,延误无异于一场无声的危机。中欧班列无论是在疫情期间还是国外局势紧张时都能持续稳定发运,成为我国货物通往亚欧大陆的重要通道。光伏企业福建天成负责人郑锋琴说,公司曾一度面临出口受阻危机。“由于国际政治局势紧张,原先货柜出口欧洲的红海海运路线已受到严重影响,我们一度不得不绕行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再抵达欧洲,增加了运输时间和成本。”

  比海运省2/3时间 较空运少50%费用

  “好在我们有中欧班列作为另一个方案,现在我们很多货品选择铁路运输,成功规避了地缘政治风险。”郑锋琴表示,中欧班列受外部环境影响小、稳定性高,境内外全程运输时间相对固定,为企业生产组织、物流贸易、资金周转提供了稳定预期。

  据介绍,从广东运往欧洲的铁路集装箱运费已与海运相差不大,但中欧班列时间更短──从广东发车至欧洲仅需12-18天,而目前船舶绕行非洲好望角则需一个月以上。海关总署广东分署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广东中欧班列进出口再创新高,开行国际班列166列。其中出口班列增幅较大,同比增长12.5%,开行数创历史同期新高。“中欧班列比海运班轮节约近2/3时间,较空运航班节约近50%费用,运距短、速度快。”广东广物国际物流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叶小亮表示,中欧班列运输环境稳定,线路平稳,相较海运具有运输时间短、绿色安全等优势,为我国出口企业拓展“一带一路”国家的市场提供了新的选择。

  中欧班列启用 供应链编排更灵活

  中欧班列的出现,为跨境物流供应链带来更多灵活性。“随着国际物流瓶颈增多,采购商对供应链实时信息需求愈发迫切。”内地数字化跨境供应链服务企业、卓志集团品牌总监吴娓婷说,公司打通了全链条数据,全程跟进整个跨境电商链条的信息。一旦出现变化,可以立刻做备案。

  在卓志集团的总部,数据分析师们紧盯屏幕上的数据流。一旦供应链上环节发生异常,系统立即捕捉信号。“假设海运受阻,我们可以迅速切换到联运模式,确保货物按时抵达目的地。”吴娓婷表示,中欧班列的启用,为供应链编排提供更多选择。“这种快速反应机制使得采购商第一时间得知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规划。”

  在卓志集团看来,中欧班列不仅仅是一条铁轨,更是提供了更多运输选择。吴娓婷说:“很多客户都感兴趣。”卓志集团与国际头部企业共建了一个国际贸易供应链控制塔系统,帮助企业管理旗下几百个物流供应商的进出口双向管理。“客户会提供生产时间表和商品上架时间。这两个时间点之间的整个链条,涉及到的众多物流伙伴,则由我们在系统上协调国际物流排期。”她说,自2022年开始试运营新体系以来,供应链的准确率已达到99%以上,几乎无误差。

  “面对红海危机这样的突发事件,我们会第一时间将意外因素纳入线路编排,为客户预留更多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