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 给食材“续命”,是在自毁招牌

评论 | 给食材“续命”,是在自毁招牌
2024年05月15日 13:42 工人日报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记者先后卧底麦当劳的两家餐厅,发现两家餐厅均存在篡改食品保质期标签、使用过期食材、食物过了保存期依旧售卖以及偷工减料等问题。5月13日麦当劳发布公告称,正积极配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调查与核实,并将进一步加强餐厅操作规范的落实和执行。

知名企业存在篡改食品保质期标签、使用过期食材等问题,这种无良操作不仅与其华丽的形象形成鲜明反差,更悖逆了职业伦理,突破了红线,监管部门应当密切关注,让其为这种无视食品安全、糊弄消费者的行为付出代价。

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禁止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违反者除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外,还可被除以罚款甚至吊销许可证。由此可见,麦当劳被曝光出的现象不是无关痛痒的事,而是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

多年前,个别麦当劳餐厅就曾被曝光存在过期食品翻新再售、更换到期食材标签等问题。如今其类似违规操作再现,足以说明其可能屡教不改,甚至值班经理亲自上阵,更加印证这并非偶尔失误。

有观点为麦当劳辩护,认为其操作没有真正影响食品安全。这种观点淡化了企业的责任。麦当劳“坚持不卖味道差的食品”“过期就扔”的内部标准确实称得上严格。企业制定了标准,并将其作为核心竞争力予以宣传,而高标准带来的是好形象、品牌溢价,以及消费者的信任。很多人正是看重了高标准才信任麦当劳、愿意付出高价。因此,给食材“续命”让企业形象的承诺打了折扣,是在自毁招牌。

消费者权益容不得开玩笑,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不容糊弄。知名餐饮企业的名号不是挡箭牌,更不是保险箱,越是知名企业越应担起应有的责任,事无巨细地重视食品安全和消费者信任,不留任何瑕疵和纰漏。监管部门的监管应达到既惩戒违规者,又警示其他经营者的效应,让广大市场经营主体更加重视消费者权益。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史奉楚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VIP课程推荐

加载中...

APP专享直播

1/10

热门推荐

收起
新浪财经公众号
新浪财经公众号

24小时滚动播报最新的财经资讯和视频,更多粉丝福利扫描二维码关注(sinafinance)

股市直播

  • 图文直播间
  • 视频直播间

7X24小时

  • 04-29 瑞迪智驱 301596 25.92
  • 04-25 欧莱新材 688530 9.6
  • 04-01 宏鑫科技 301539 10.64
  • 03-29 灿芯股份 688691 19.86
  • 03-27 无锡鼎邦 87293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