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慢性肝病

浅谈慢性肝病

2024-05-15 15:28
上海

做健康的传播者,一路同行,一起成长

肝脏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它是一个很神奇的器官,它有点像一家之主的角色,辛勤工作,默默承受。为什么这样形容呢?因为肝细胞具有强大的代偿、再生能力,默默维护肝脏的正常功能,但是肝脏内部神经分布很少,它出现问题时无法表现疼痛不适,引起警惕,因此也称它为“沉默器官”。是不是很像一个“家庭顶梁柱”,不声不响,努力工作?

肝脏的主要功能是帮助机体代谢、分泌排泄胆汁、解毒、造血等,一旦肝脏出现问题,会对人体的代谢、排除毒素、消化等方面造成影响。据统计,我国约有4亿人有或轻或重的肝脏问题,对于肝病的健康宣教还是任重道远的。

在我国老百姓的传统概念里,得了肝病那就是传染病,大家闻之躲避不及,那是不是所有肝病都是传染病呢?

我们一般说的“肝病”,通常指的是查血检时肝功能指标发生了异常,引起这些异常的原因有很多种,大家千万不要恐慌,以为自己得了肝病就是得了传染病,其实肝功能异常一部分原因是感染了肝炎病毒引起的,这些是会传染的;也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肝病等等引起的,这些都是不会造成传染。所以当大家拿到肝功能里有箭头的报告时,建议先去肝科门诊就诊,让专科医生明确一下自己肝功能异常的原因。

病毒性肝炎

先来说说会引起传染的病毒性肝炎,主要包括了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等。

甲型肝炎、戊型肝炎肝炎属于急性肝炎,他们是可以通过粪-口途径传播的,形象点说就是“病(毒)从口入”,感染以后会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呕吐、胃口不佳、腹痛腹胀、尿黄等症状,经过治疗后恢复较快。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勤洗手,不喝生水,肉类、海产品等煮熟烧透再食用,打疫苗预防可以减少感染的机会。

再说说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这几类肝炎可转变为慢性肝炎。主要传播途径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染的,如母婴传播、血液传播、性传播、共用注射器等,一般的日常接触如握手、拥抱、聚餐、公用厕所等无血液暴露的情况是不会引起传播的。

我国是乙肝大国,乙肝携带者约为8600万人,超过80%肝癌发生与乙肝有关,乙肝病毒又相当狡猾,它隐匿的藏在我们的肝细胞中,不会引起很明显的症状,当出现症状时可能已经进展到了肝硬化甚至肝癌,这将对患者的家庭带来沉重的打击和负担,因此主动检测,定期复查,及时干预(抗病毒治疗)能给乙肝携带者带来更好的获益。

丙型肝炎以隐性感染及无症状慢性丙型肝炎多见,可进展为肝硬化、肝癌,因此有过相关接触史的情况下,可至肝炎门诊检查,若明确有丙型肝炎感染,需要查HCVRNA,如果HCVRNA偏高,应及早抗病毒治疗,目前丙型肝炎经治疗可达到95%的病毒清除率。

丁型肝炎在我国较少见,需要在乙型肝炎的基础上合并感染,目前无特效的治疗药物。

非传染性肝病

说完了病毒性肝炎,日常生活里我们经常碰到的很多慢性肝病其实都是没有传染性的,比如酒精性肝炎、非酒精性脂肪肝、药物性肝损、自身免疫性肝病、代谢性肝病等等。虽然他们不具有传染性,但是他们也会引起肝硬化甚至肝癌,所以也要引起重视。

酒精是引起脂肪肝的一个重要因素,酒精可以对肝细胞产生直接毒性作用,导致肝细胞损伤及肝细胞脂肪变,长期嗜酒者绝大多数有脂肪肝。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普遍吃的好,喝的好,所以肥胖人群比例较前明显升高,在长胖的同时,肝内脂肪也堆积了,当肝内脂肪变肝细胞超过5%以上就算脂肪肝了。这属于非酒精性脂肪肝。

糖尿病、免疫功能紊乱、高脂血症、久坐少动等都是促成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但是不要以为只有吃多了才会得脂肪肝,长期营养不良也会得脂肪肝,所以我们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均衡营养,适当活动。

药物性肝炎,顾名思义,就是药物或其代谢产物引起的肝细胞损伤,如果在服用药物、保健品后出现乏力、恶心、胃口变差、尿色黄等症状时,就需要警惕是否有肝功能异常了,及时到医院就诊。

自身免疫性肝病是因自身免疫功能紊乱,免疫系统攻击肝细胞或肝内胆管导致的慢性肝病,包括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相互重叠的所谓重叠综合征。通常会有乏力、食欲下降、腹胀、肝区不适、皮肤巩膜黄染等表现,检查可发现血清自身抗体阳性、免疫球蛋白异常等。诊断的金标准,可行肝脏穿刺病理检查明确。

代谢性肝病较少见,是指由遗传性缺陷致物质代谢紊乱所引起的肝脏疾病,常有染色体异常。

总结一下,通常情况下肝脏轻度异常时人的身体并无异样,对工作和生活也并没有太大影响,但若任其发展,可能导致严重后果。“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对于肝病的诊治是非常重要的,早期的受损,经过及时的调整和治疗,是可以恢复到原来的健康状态的。让我们爱肝护肝,远离不良生活习惯,拥有健康生活。

(图片源于网络)

供稿: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学专科分会

作者:徐燕华 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

审核:王 晖 上海市医学会感染病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

感染病专科分会在临床医学和公共卫生防治领域均发挥了积极作用,自成立以来开展针对季节性传染病、寄生虫病的诊治、流行病学、预防等学术报告或讲座,极大地提高了从事各种传染病和寄生虫病防治的各级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分会每年在“318全国爱肝日”和“728世界肝炎日”均组织大型现场科普咨询、科普讲座等科普活动,将正确的医学知识传递给公众。

上海市医学会是有着百年历史的社会团体,以促进医学科技发展、医学知识普及为己任,坚持科普惠民,集中全市优秀医学专家,开展多种形式科普活动,全方位推进医学科普宣传,向人民群众传播正确的医学健康知识。

阅读原文

    特别声明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https://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