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鸣寺下院,东庐山“观音寺”(下)

入门处有龙女的塑像,文静甜美,圣洁无瑕。龙女是“二十诸天”中婆竭龙王的女儿,从小就聪明伶俐,听得佛法,瞬间开悟。大多雕像都是龙女手捧宝珠,表述的是龙女献宝珠、瞬间成佛的经典故事。

广场中央,矗立着巍峨的须弥座,顶端金色莲花绽放,观音菩萨结跏趺坐于莲台上,散发着宁静与祥和的气息,菩萨左手持净瓶,右手举着杨柳枝,遍洒甘露,普度群生,菩萨端庄的容颜如牡丹花般高雅。莲台下方二十四尊童子雕像,造型迥异,活泼可爱,让人感受到无尽的欢喜。

观音菩萨的后方是巨大的弧形照壁,长达八十余米,高约十六米,据说是现今国内最大的弧形照壁。照壁上描绘着观音菩萨为众生宣讲《大悲咒》的神圣场景。观音菩萨端坐于莲花宝座之上,神态慈祥而庄严,身后是绚烂的佛光,宛如一轮旭日,普照大地,温暖人心。四周有众多的菩萨、罗汉环绕,整个画面既壮观非凡,又宁静祥和,让人心生向往。

观音广场后方就是观音寺,主轴线上依次有佛学讲堂,露天大佛,天王殿和圆通宝殿等建筑。佛学讲堂的墙面上写着“水”和“缘”两个大字,四周各种字体的小字围绕,富有意境。水是灵气所在,生命源泉,财运的依附;而人生遇到的一切都是缘,缘起则聚,缘灭则散。

拾阶而上,终于来到观音寺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尊雄伟壮观的石雕佛像。这尊露天半身大佛面朝寺院,背影伟岸,头上雕刻着肉髻,这是佛的尊贵之相,为三十二相之一,双耳垂肩,圆润饱满。佛像头稍微下低,似乎在沉思,又像在倾听众生的祈求。在殿宇和远山的映衬下,显得禅意深邃,恭敬之心油然而生。

轻步止语,带着敬意,来到露天大佛前。虔诚叩拜,默默祈祷,缓头仰望,佛像的面容映入眼帘,慈悲庄严,莲眼低垂,一副天人之相;眉心之间还有白毫,这也是佛的三十二相之一,智慧与光明的象征。如此近距离的观瞻佛像,没有一丝的距离感,真切地感受到佛的存在,倾诉着心中的烦闷和迷茫,内心的归属感十足。

露天大佛的上方就是天王殿,重檐歇山顶,黄瓦红墙,古韵悠悠。殿内居中的佛龛内供奉着弥勒佛,通体贴金,布袋和尚造像,箕坐于宝座上,慈颜欢喜,笑迎八方客。背后是护法韦驮尊天菩萨,头戴凤翅兜鍪盔,身着黄金锁子甲,足蹬乌云皂靴,身上云带飘逸,宛若从天而降,手握降魔宝杵,神威盖世镇群魔,慈心童颜应三洲。

殿宇的两侧供奉四大天王,均是高大威猛的站立像,稳如山岳,气势逼人。天王脚踏酒色财气、魑魅魍魉诸鬼怪,寓意着消除众生心中的愚蠢和贪念。东方持国天王手持琵琶,面含笑意,用美妙的梵音启迪众生的慧根。而南方增长天王褐色的脸庞本来就威严,再加上怒目圆睁,手握利剑,更加摄人心魄。有四大天王的镇守,让妖魔胆寒。

观音寺没有大雄宝殿,天王殿后既是圆通宝殿,位于主轴线的末端,也是寺院的最高处,一层屋檐下悬挂着蓝底金字匾额,甚是醒目。殿内四壁布满了佛龛,蔚为壮观,居中供奉着观世音菩萨,为圆融无碍的禅定像,菩萨结跏趺坐在莲花宝座上,寂静的容颜如朗空秋月,遍观世间疾苦,有求必应。千秋甘雨露,万古海潮音;南海紫竹林,大悲观世音。

参拜完东庐山观音寺,会被其宏大的建筑规模所震撼:神秘的观音洞,等待着有缘人的探访;独具风韵的净瓶广场,滋润着万千生灵;佛韵浓郁的观音广场,为众生指点迷津;而亲切祥和的半身大佛,宛如智慧的灵光,让众生找到归属感。如此美妙的胜地,期待您的到来。

举报/反馈

石狮子的传说

2.1万获赞 1905粉丝
还没有任何签名哦
关注
0
0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