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鐵鍋燉大鵝時代最棒的休閒小吃—《小貓咪大城市》評測-3樓貓

後鐵鍋燉大鵝時代最棒的休閒小吃—《小貓咪大城市》評測


3樓貓 發佈時間:2024-05-14 22:06:58 作者:哇挖槽 Language

V社設計師的貓貓模擬器

相信大部分人應該都有這樣的經驗:明明聽不懂某種方言/外語,但卻能通過一些助詞和口癖聽出說這種語言的人來自哪個地區。

比如那種嘴唇帶著顫音喊類似“吐↑~↓魯蕃羊肉串↗︎”的,那他大概率就是我們的維吾爾族/回族好夥伴;語速較快,頓挫感比較嚴重,最後喜歡以重音收尾的,那麼他就很有可能來自韓國或是朝鮮。分辨的泛用性和準確度取決於聽者耳濡目染積累下的經驗,分辨具有思想表達的文化產品時也是如此。

後鐵鍋燉大鵝時代最棒的休閒小吃—《小貓咪大城市》評測-第0張

關注塔菲喵~

俄式作品有常年與惡劣自然環境對抗培養出的戰鬥民族宏大敘事,韓式作品有高社會壓力下的弱勢群體的無助與壓抑,日式作品則或多或少地透露出一些“喪氣”,所以即便一月的《我獨自升級》被改編成日語動漫,我們依舊可以通過作品的過度壓抑辨出其原作是一部典型的韓漫爽文。

後鐵鍋燉大鵝時代最棒的休閒小吃—《小貓咪大城市》評測-第1張

在通關《小貓咪大城市》前,憑藉日式風格的街景裝潢、大街上熙熙攘攘的趕路白領、大面積處在建築狀態的空地,以及低技術力日廠遊戲通有的粗糙操作手感,我誤以為這是一部日本或是國產日式風格的遊戲,可沒成想這居然是一款類似於《師傅》、《對馬島之魂》的擬態寶箱怪。

後鐵鍋燉大鵝時代最棒的休閒小吃—《小貓咪大城市》評測-第2張

領銜《小貓咪大城市》開發的Matt T. Wood是一位有著二十多年經驗的資深開發者,曾經參與過V社《Half-Life 2》、《L4D》的關卡設計,是一名典型的美國遊戲開發者。而從遊戲的開發的幾個關鍵時間點中不難推測出,《小貓咪大城市》並非是22年年度最佳獨立遊戲《迷途貓》(Stray)的跟風作,遊戲的畫風、玩法受《無名大鵝》(Untitled Goose Game)的影響要更多一點,事實上也是如此。

前有鐵鍋燉大鵝,今有紅燒狸奴肉

遊戲的主要玩法與大鵝類似,丟給玩家一個To Do List,剩下的全靠玩家自己發揮。不同的是,《小貓咪大城市》把故事的舞臺從大鵝的英倫鄉村搬到了日式城鎮,並將城鎮做成了一個非關卡制的大的開放箱庭。

後鐵鍋燉大鵝時代最棒的休閒小吃—《小貓咪大城市》評測-第3張

大鵝中NPC的行為都是照著“還原世界”的準則來行動的,當NPC發現某件物品消失不見時,他們就會主動尋找並復原丟失物品的位置(物品在NPC活動範圍外時他們會放棄尋找物品),藉此產生一系列的交互行為。

大鵝的常態移動速度沒有NPC快,所以移動物品(偷 東 西)時主要考慮的是如何保證自己不被發現,並在物品被還原之前繞過NPC達成自己的目的,所以大鵝在遊玩時有種類似潛行遊戲步步緊逼的壓迫感。

後鐵鍋燉大鵝時代最棒的休閒小吃—《小貓咪大城市》評測-第3張

而在《小貓咪大城市》中,清單內容中的大部分任務都不會設置時間限制,NPC也沒有主動去還原箱庭世界物品佈置的傾向,如果玩家把走路時低頭看手機的路人絆倒,路人不會主動尋回跌倒時掉落的手機,而是站起來像個沒事人一樣繼續按規定的路線繼續行走,偶爾冒出幾個發火的表情,但並不會做出什麼特別行動。

與大鵝相比,《小貓咪大城市》有意淡化了清單項交互在遊戲中所佔的比重,著重於展現遊戲中的開放箱庭美感。模擬貓科動物的一大特點就是享受貓貓爬上爬下,行走在房梁屋簷之上的自由感,而Matt也為貓貓準備了一個施展自己跳躍本領的城鎮舞臺。

後鐵鍋燉大鵝時代最棒的休閒小吃—《小貓咪大城市》評測-第3張

V社設計師出色的動線設計水平讓貓貓飛簷走壁的過程實現了一種巧妙的平衡,遊戲中沒有采用《Stray》那樣的固定跳躍落點設計,只要是常識允許的降落地點,貓貓都能通過攀爬和跳躍抵達,最大限度的還原扮演貓貓時的自由度,而箱庭中麵包屑的誘導又讓玩家不至於因為過分自由而迷失方向。

後鐵鍋燉大鵝時代最棒的休閒小吃—《小貓咪大城市》評測-第3張

遊戲的清單項中有一條明晰的主線——收集並吃掉散落在開放地圖各處的四條鯉魚,再利用吃飽喝足後覺醒的攀爬能力爬回位於三四層樓處的家裡,2小時左右就能做完這條主線,但通關之後遊戲遠遠沒有結束。

貓貓仍然可以像最開始那樣,從高樓落下,與自己的動物朋友們廝混在一起,在主人面前我是隻好貓,到了外面我就變成狗見了都愁的貓老大,盡情的在地圖中撒歡使壞,不被做成紅燒肉就不罷休。

你可以一個猛子扎到走路看手機的白領身上,撞他個措手不及,接著在他起身前喵喵狂叫,發揮出那種讓人又愛又恨的天性,將對方的憤怒轉化成一個愛的抱抱,玩膩了就霸佔狗狗的小窩睡一會午覺,起來再跟一根路邊上的黃瓜鬥智鬥勇,哦對了,回家前記得在還沒幹的混凝土上留下到此一遊的記號。

後鐵鍋燉大鵝時代最棒的休閒小吃—《小貓咪大城市》評測-第3張

被黃瓜嚇一跳的貓貓

開放世界的貓貓模擬零散又有趣,地圖探索也能換來一些千奇百怪的帽子裝飾和交互動作,遊戲的休閒是那種真正意義上的休閒,不需要在乎角色數值,也很少存在強制收集,幾個小時裡玩到哪就是哪。

後鐵鍋燉大鵝時代最棒的休閒小吃—《小貓咪大城市》評測-第3張

是什麼?

貓貓的動物朋友們會幫助貓貓解鎖一些基本功能,遊戲中的地圖就是由大鵝一家所繪製,作為交換,貓貓要幫大鵝找回他失散的四個鵝子,如果貓貓想解鎖遊戲中的傳送功能,就要先救出被困在混凝管中的荷蘭狸貓,利用狸貓的時空技術實現卡通井蓋之間的來回傳送,拍照功能也是由一個動物朋友贈與。

後鐵鍋燉大鵝時代最棒的休閒小吃—《小貓咪大城市》評測-第3張

在回家路的後半段,旅途中幫助過的動物朋友還會再次現身,通過一場似是而非的“告別”為貓貓的歸家路畫上一個暖心的句號,有點類似於JRPG最後與隊友的告別,我很少在獨立遊戲中有這樣的情感體驗。

只是,當前的遊戲在交互判定上做的有些粗糙,用爪子絆倒NPC時有概率會失敗,失敗時的反饋就好像抓了空氣一樣,這部分的判定比較迷惑,不過整體而言並不影響遊玩。

總的來說,雖然《小貓咪大城市》沒有《Stray》和《大鵝》那般精細,但他仍然可以作為貓貓愛好者們在享受大作之餘的餐後小吃,遊戲的體量不大,且足夠休閒,應該沒人會拒絕一隻喜歡惡作劇的調皮小貓吧?

後鐵鍋燉大鵝時代最棒的休閒小吃—《小貓咪大城市》評測-第3張

關注塔菲喵~


© 2022 3樓貓 下載APP 站點地圖 廣告合作:asmrly666@gmail.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