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歡記大結局劇評|從家庭與自我尋找平衡 劇中金句引女性共鳴

承歡記大結局劇評|從家庭與自我尋找平衡 劇中金句引女性共鳴

撰文:女子學
出版:更新:

香港著名作家亦舒的多部作品都曾改編為電影、電視劇,而《承歡記》將由楊紫和許凱合作演繹的消息一出,便讓人期待不已。但開播後直到結局,得到的評價卻是相當兩極。

《承歡記》中的女主角麥承歡,出身上海普通家庭,從小便一路被強勢的母親掌控著人生,不論是讀書、工作,還是與人交往,事事皆順從的承歡,在母親過度插手與男友的婚事後,開始傾聽內心的聲音,試圖在孝順父母與堅持自我之間找到平衡。

在這條尋找自我的成長路上,承歡帶著我們一步一步地探討日常生活中,那些我們或多或少都曾遇過的人生課題。

【圖輯】點圖放大看更多《承歡記》劇照👇👇👇

+13

「以前承歡父母,今後我只想承歡自己。」

凡事聽從父母安排,在過去的年代被視為孝順的象徵,但時至今日,這樣的觀念已不再適用。母親過於窒息的愛,壓得承歡喘不過氣,明明是自己的人生,卻活成了母親期待的樣子,當她說出連名字都是取自「承歡膝下」的那一刻,多麼令人心疼。

母親對自己婚事指手畫腳時,承歡頓時醒悟了,一如亦舒筆下的女性角色那般,她開始展現己身的與眾不同,不再困於母親那變形的關愛,學會承歡自己,開始走向自愛自強的人生道路,就如同承歡的繼祖母所說的:「父母兄弟,匆匆過客。人要為自己活著,你,只有你自己。」。

【相關圖輯】承歡記結局懶人包|劇情被鬧爆豆瓣跌剩6․4分!網民整理6大伏位(點圖放大瀏覽👇👇👇)

+15

「我養你這句話,乍一聽很感動,實際呢,經不起推敲。手心向上一日,那是可愛、撒嬌、有情趣,十年如一日手心向上,那就變成恐怖故事了。」

承歡母親在議婚時,不停要求男方要辦一場極其隆重的婚宴,從這段情節可以看出她認為錢財是保障女兒婚姻的關鍵,更點出了相愛是兩個人的事,但結婚卻是兩個不一樣的家庭要磨合的課題。

當愛到濃時,彼此什麼甜言蜜語都能說出口,但實際步入婚姻還能如此嗎?柴米油鹽醬醋茶,婚姻生活有太多事情要雙方一起面對,努力克服,而不是一方總是想仰賴另一方的無止盡包容,這樣到最後,不但愛滅了,更有了怨恨,甚至失去自我。

【相關圖輯】5月陸劇推薦:周渝民宋茜《另一種藍》楊冪《狐妖小紅娘月紅篇》…(點圖放大瀏覽👇👇👇)

+11

「人一輩子不依靠別人,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也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所以累的時候,就要歇一歇。」

承歡在擺脫母親的強勢控制後,努力地追求事業能更進一步,而在接手酒店經營後,更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承歡從萬事順從父母的乖乖女,一路成長為獨立自主的職場女性。

憑著一已之力面對種種挑戰與打擊,雖然讓人佩服萬分,但過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又有多少人懂呢?正如劇中那句:「人的一生有許多時候,是需要借力的,不然人與人怎麼走近?獨立固然重要,但是如果把自己弄得疲憊不堪,獨立於眾人之外,那有什麼好啊?」承歡有志明這個避風港,讓她能在找尋自我的旅途上,稍作歇息,再去面對未知的挑戰。獨立很好,但有時也要懂得與人交流,不要自顧自地往前衝,而失去欣賞一路上美好風景的愜意。

【本文獲《女子學》授權轉載。《女子學》致力成為亞洲最大女子知識平台。以自我「培力」和創造「改變」為宗旨,用最真實溫暖的筆觸,為時代中的柔性力道賦予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