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塊銅板 - 經緯觀察 - 華夏經緯網

兩塊銅板

華夏經緯網 > 評論 > 經緯觀察      2024-05-14 13:51:15

1929年2月上旬,毛澤東、朱德率領紅四軍,從井岡山向贛南、閩西進軍途中,兩名紅軍戰士來到會昌永隆益寮村,身上帶的乾糧吃完了,找遍全村,也不見一個人影。兩名紅軍戰士沒有闖進群眾家裏,只好忍著饑渴繼續執行任務。當他們走到一塊菜地時,不約而同地拔起蘿蔔,邊擦泥土邊啃。片刻,他們每人吃了三顆蘿蔔。這時,他倆才意識到已經損害了群眾利益,於是拿出一張巴掌大的紙條,寫下留言:

農民弟兄,已吃蘿蔔6個,現留銅板兩塊,請諒解。

——兩名紅軍戰士

紅軍大隊人馬過後,當地群眾紛紛返回家裏,發現家家財物完整無損,只有劉丁錦家菜地的蘿蔔少了6個。但劉丁錦家的女人很快就發現少了蘿蔔的地方,用土塊壓著一張留言條和兩塊銅板。大家看了心裏十分激動,都説紅軍是好人,是為窮人打天下的隊伍。因此,群眾紛紛悔恨當時輕信謠言。劉丁錦捧著銅板和留言條,更是激動不已,盼望紅軍早日歸來。

1932年紅軍再次進入永隆時,當地群眾像等待親人一樣到村頭迎接。1933年,為了粉碎國民黨軍的“圍剿”,蘇區廣泛開展擴紅運動和借谷運動,益寮村群眾積極響應,男人踴躍報名加入紅軍,婦女兒童則積極加入支前隊和兒童團。劉丁錦不但自己主動加入少共組織,積極工作,還模範&&將家裏僅有的10擔稻穀借給紅軍。1934年紅軍長征後,國民黨軍捲土重來,殘害百姓。劉丁錦不畏殘暴,堅信紅軍一定會再次回來,革命也一定會勝利。因此,他把銅板、留言條、紅軍傳單、文件和借谷憑據一起裝入一個竹筒,埋入屋後山上。

全國解放後,劉丁錦分到了土地,過上了幸福生活。他打算利用銅板、留言條等物對後輩進行傳統教育。當他挖開當年埋藏竹筒的洞穴時,竹筒已經腐爛了,紙條已經成了泥土,只剩下兩塊長滿青銹的銅板,作為紀念物現保存在會昌縣博物館,供大家參觀。

(本文選自《永恒的初心——贛南蘇區紅色故事》一書)

文章來源:永恒的初心——贛南蘇區紅色故事
責任編輯:左秋子
網際網路新聞資訊服務許可證10120170072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5281號
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010-65669841
舉報郵箱:xxjb@huaxia.com

網站簡介 / 廣告服務 / 聯繫我們

主辦:華夏經緯資訊科技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華夏經緯網

Copyright 2001-2024 By www.huaxi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