曝光台|“高血糖新疗法”“一盒代替肚皮扎针” 保健食品何以被宣传成降糖“神药”--中国食品药品网

曝光台|“高血糖新疗法”“一盒代替肚皮扎针” 保健食品何以被宣传成降糖“神药”

  • 2024-05-17 15:50
  • 作者:李易真
  • 来源:中国食品药品网

  中国食品药品网讯(记者李易真) 近日,有消费者向记者反映,在百度健康电商平台看到在售的一款保健食品,声称由药企生产,是“高血糖新疗法”,能够“高血糖、并发症,两手一起抓”,可“改变顽固血糖史”等。


  在国家相关监管部门三令五申,严厉打击药品、保健食品等领域虚假宣传的背景下,为何还有产品浑水摸鱼?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疗效化宣传误导消费者


  消费者投诉的是百度健康电商平台上“挚养旗舰店”在售的双礼牌人参葫芦巴软胶囊。


  5月13日,记者在百度健康搜索发现,目前该店铺共销售该产品4.5万件,好评率达99%,关注人数为13.4万人。客服称该旗舰店是这款产品的代理。该店铺销售的双礼牌人参葫芦巴软胶囊共有4种套餐类型,分别为1盒装69元、2盒体验装99.6元、3盒疗效装149.4元和5盒巩固装249元。该产品一盒仅12粒,按照用法用量每日3次,每次两粒,这意味着69元只够患者服用两天,即患者日均消费额接近35元。


  根据产品主页图片,该产品的黄色外包装上印有乐家老铺图案和“南京同仁堂”字样,左上角有“小蓝帽”标识且包装上明显标示“【保健功能】辅助降血糖”。


  而在产品详情页,该产品的宣传图片中不仅含有“南京同仁堂研发团队”字样,还有“传统中医药与科技结合”“改变顽固血糖史”“高血糖新疗法”“改变血糖结构”“重塑胰岛健康”等多种宣称治疗功效的词语。


  针对宣传图片中的“高血糖新疗法”,记者询问该店客服,是否代表这款产品具有疾病治疗作用,客服回复“有的”。“保健食品为什么会有治疗作用?”在记者一再追问下,客服才表示该产品具有的功能是“辅助治疗”。


  记者在其他电商平台搜索发现,部分电商平台也出现了类似情况。在京东健康和淘宝,多家店铺使用的是与挚养旗舰店相同的宣传图片;在美团买药,大部分商家使用宣传图片相对谨慎,刻意将图片中“糖尿病新疗法”的“尿病”两字进行模糊处理,但仍有“一盒代替肚皮扎针”的宣传语。


  记者也查看了多个电商平台的消费者购买评价。不难看出,在产品宣传和店铺客服的“引导”下,不少消费者认为该产品具有降糖治疗效果。如,消费者“嘎***8”在产品评价中表示:“葫芦巴软胶囊收到非常期待,希望能有治疗效果,再购时能够有优惠。”


  但也有消费者收到货后表示上当受骗。消费者“189******73”评论道:“本商品收到了,但是要说明的是本商品或者说是产品为保健食品,不是药品,购买者认真选购,不要把保健食品当药品购买了,我就是其中之一。”


  消费者“薛**”也表示:“诱导消费,吹嘘药效,实为保健食品,上当受骗。本人以身之示范了,告诉全体糖友,引以为戒!”


  “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具有调节机体功能的作用,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江西省食品安全委员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黄富强表示,这种通过广告宣传误导患者将保健食品当药品服用的做法,会耽误患者及时进行药物治疗,影响患者身体健康。


  上海骥路律师事务所张旭晟则表示,对保健食品进行疗效化宣传属于虚假广告或虚假宣传,依具体案情存在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二十八条或《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的情形。情节严重时,则可根据《关于办理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九条,违反国家规定,利用广告对保健食品或者其他食品作虚假宣传,符合刑法第二百二十二条规定的,以虚假广告罪定罪。


  “南京同仁堂”现身产品宣传


  在该产品主页,反复出现“南京同仁堂”字样。公开信息显示,南京同仁堂前身是北平同仁堂京都乐家老铺南京分号,于1929年在南京开业,1998年改制组建南京同仁堂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京同仁堂)。


  应该说,“南京同仁堂”在产品主页里的出现,极大加深了消费者对产品的信任。那么,人参葫芦巴软胶囊与南京同仁堂是什么关系?


  记者带着疑问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政务服务平台,并根据产品批准文号在“保健食品广告”栏查询到了经审批通过的广告发布内容。相关信息显示,该产品生产厂家为湖北李时珍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经销商为谷医堂(湖南)健康科技有限公司,未涉及“南京同仁堂”。


  但在电商平台展示的双礼牌人参葫芦巴软胶囊外包装上,赫然显示其总经销为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菏泽)医药有限公司。


  企查查显示,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菏泽)医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药品批发和第一、二类医疗器械销售、保健食品销售等,是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健康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乐家老铺健康科技)全资子公司。南京同仁堂持有乐家老铺健康科技5%的股权,剩下的95%股权则由沈阳子健商贸有限公司持有。


  记者由此致电南京同仁堂。该公司法务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因历史原因,南京同仁堂曾与乐家老铺健康科技签署协议,授权其在公司名称中使用“南京同仁堂”字样,但不得使用“南京同仁堂”进行广告宣传等营销活动。


  “在实际经营过程中,我们对乐家老铺健康科技没有管理权。我们曾多次要求乐家老铺健康科技停止利用‘南京同仁堂’进行产品宣传,并已通过法律手段向法院提起诉讼。”上述相关负责人表示。


  对于南京同仁堂的回复,张旭晟认为,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食品安全标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执法机关可能因产品印有南京同仁堂商标进而开展是否涉嫌假冒产品的调查。“若南京同仁堂能举证该公司没有参与到南京同仁堂乐家老铺(菏泽)医药有限公司的实际经营管理中,且没有对其授权过商标,那么案涉保健食品还涉及假冒注册商标的问题,南京同仁堂大概率不会受到行政处罚。”张旭晟强调。


  电商平台为何视而不见


  5月11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消息称,日前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民生领域广告监管专项行动,持续加大广告监管力度,进一步规范人民群众反映最集中的医疗、药品、食品等民生领域广告市场秩序。其中强调“严防保健食品疗效化和普通食品功效化宣传”,依法查处宣称事项与事实不符或者违反有关标准要求的食品广告。


  事实上,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连续将打击“神医”“神药”广告列为“铁拳”行动的重要工作项目;国家相关部门也三令五申,强调不得对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产品功效等进行夸大虚假宣传。在严格的监管环境下,为什么在电商平台还会出现保健食品的虚假宣传?


  “电商平台没有对商家的规范经营尽到管理责任。”黄富强认为,电商平台有能力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对经营者的宣传用语进行信息识别和筛查过滤。


  记者查询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七十八条规定,保健食品的标签、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十八条也明确表示,保健食品广告不得含有表示功效、安全性的断言或者保证;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与药品、其他保健食品进行比较等内容。


  此外,《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广告审查管理暂行办法》《互联网广告管理办法》等文件也对保健食品的广告宣传作出严格要求。


  “市场上之所以会出现保健食品虚假宣传,可能会有部分售卖的商家欠缺法律意识,但更多的商家则是为了谋取利益,刻意误导消费者。”黄富强分析。同时他强调,监管部门需继续加大监管力度,尤其是对电商平台的监管。


  记者致电百度健康,询问该平台是如何对保健食品虚假宣传进行管理。百度健康较为含糊地回复:“我们会进行核实,如果有问题会及时处理。”


  在百度健康平台上,《百度健康服务协议》显示,“百度健康会按照国家法律要求对第三方提供商进行必要的审查与核实,但在百度健康履行审查与核实义务的前提下,百度健康不对本平台上的第三方服务商提供或展示的各种服务、商品、产品(包括软件)、内容、材料等作出任何形式的、明示或默示的声明或保证,包括但不限于对其可用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有效性以及服务质量、交易各方履行义务的能力及专业程度”。“您应自行谨慎判断确定相关服务、商品、产品(包括软件)、内容、材料等的可用性、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有效性等具体情况,并自行承担由此产生的责任与损失” 。


  “从法律层面来看,协议服务属于平台自我声明,不能排除平台应切实履行相应的法定责任,电商平台有管理平台经营者依法经营的义务。”张旭晟告诉记者,根据《网络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查处办法》,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应当设置专门的网络食品安全管理机构或者指定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对平台上的食品经营行为及信息进行检查。


(责任编辑:常靖婕)

分享至

×

右键点击另存二维码!

    相关阅读
网民评论

{nickName} {addTime}
replyContent_{id}
{content}
adminreplyContent_{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