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名醫護學生獲獎學金資助 將到上海和北京交流兩周 (18:50) - 20240512 - 港聞 - 即時新聞 - 明報新聞網

即時港聞

38名醫護學生獲獎學金資助 將到上海和北京交流兩周 (18:50)

政府近年推動跨境醫療融合,包括本港和內地醫療人才交流。本港多間大學共38名醫科生和護理學生獲獎學金資助,今年6月和7月將分別前往上海和北京交流兩星期,到不同專科部門上課和觀摩。有參與交流團的護理學生說,希望了解兩地醫療體系差異,包括學習如何在港應用中西醫協作治療。

「仁毅醫學教育獎學金計劃」今年首辦交流團,資助來自香港大學、中文大學、理工大學、都會大學、聖方濟各大學和東華學院的38名學生,分兩團前往北京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部及其附屬醫院。上海交流團將安排醫科生於外科、心內科等專科部門參與討論課和實踐課,護理學生則接受造口和傷口護理、使用無創呼吸機等訓練。北京大學亦將於7月安排20名醫科和護理學生來港交流。

身兼計劃主席的立法會醫療衛生界議員林哲玄稱,參與的醫科和護理學生各佔一半,本港學生課餘時可與內地學生體驗當地文化和生活習慣,期望計劃可每年恆常舉行,參加者亦可組成舊生會,幫助往後學人。

理工大學護理學院副學院主任(本科教育)陳胡安琪說,遴選學生時會考慮他們批判思維、創作思維和團隊精神等。她說部分學生參於社區擔當義工,交流團有助他們了解內地醫院和基層醫療分工,亦可學習中西醫協作。

參與北京交流團的中大護理學院3年級學生歐佩芝稱,希望了解內地醫療科技和科研發展,亦冀學習如何在港應用將中西醫協作。將赴上海交流的中大環球醫學領袖培訓專修組別4年級醫科生楊卓詩說,以往較少機會與內地醫生接觸,隨着兩地愈來愈多醫療合作,希望了解兩地醫療體系各自面對和等困難和挑戰,有助改善本港醫療系統。

相關字詞﹕編輯推介 仁毅醫學教育獎學金計劃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