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立雄接任國防部長 預期台美軍事交流更頻繁 | 公視新聞網 PNN

顧立雄接任國防部長 預期台美軍事交流更頻繁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面臨中共加大擾台力道,致力2027年具備犯台能力,準總統賴清德重用蔡總統的國安人馬,由顧立雄接任國防部長,喊出參與印太協同架構。外界預期顧立雄熟稔美方對台政策,台美軍事交流將更頻繁,甚至觸及台美合作生產武器彈藥。此外,美方對台軍售延宕,今(2024)年終於等到交貨高峰期,包括M1A2T戰車、海馬斯多管火箭、F-16V等武器將陸續抵台,除了每年得平均付款500億元,也考驗國軍建軍備戰。

準總統賴清德強調,「國防部部長請顧立雄來擔當,可以說是不二人選。」

如選前宣示,賴清德國防策略延續蔡英文路線,重用蔡總統的國安人馬,高度肯定準國防部長顧立雄,扛下國防、國安,外交合作,社會溝通的重任。

準國防部長顧立雄說,「我們一定要以實力跟決心,參與這樣的協同性的架構。」

顧立雄接任防長,文人部長又有跨部會經驗、沒有包袱,也訂下明確目標台灣要參與印太協同架構、嚇阻中國,展現國防戰略走向、積極與美國靠攏,而早在蔡總統任內國軍改革就可見美軍影子。

借鏡美軍,1年期義務役納入近戰格鬥、戰傷醫療等實戰化訓練;此外,美方也多次曝光國軍赴美受訓,對台戰略越來越清晰。準副總統蕭美琴更拋出,台灣加入美國國防供應鏈,讓台美合作生產武器彈藥有了更多的想像空間。

淡江大學戰研所助理教授林穎佑認為,「我們的工業實力絕對夠,但是我們或許會需要一個整合,跟美國洽談的一個組織也好,或是單位也好,未來如果今天就美國來說,很多的一些裝置不能使用中國製造的話,有沒有可能會去轉單到台灣?這裡的話不會是只有在資訊設備上面,或許在一些軍工產業上面都有很多合作的機會。」

F-16升空、進行實彈投擲,國軍戮力守護家園,面對中共致力2027年具備犯台能力,台灣也面臨美國軍售延宕的壓力。

國軍斥資405億元採購108輛「地表最強」M1A2T戰車,今年首批38輛預計抵台;此外,投入325億元籌獲29套海馬斯多管火箭系統,首批11套同樣預計今年交貨,以及10多項大小武器裝備,但也迎來付款高峰期,接下來3年,每年軍事投資上看500億元。

公視記者黃子杰報導,「不只M1A2T戰車,海馬斯多管火箭預計今年都會抵台,國軍向美方採購的66架F-16V,首架預計今年也會交機,但也讓外界好奇,空軍是否有足夠的編現比、有更多的人力可以來駕駛這些戰機?」

補足F-16V飛官人力缺口,空軍從2021年開始培訓,目前預儲人力70%以上,空軍現有飛官的編現約9成可滿足戰備,但飛官服役年限短,要落實長留久用是一大考驗,還得面臨戰機的龐大後勤維保費用。

前空軍副司令張延廷指出,「如果訓練出來他的階級比較高,他可能服務沒有幾年就離開飛行線,那會造成投資報酬不對等,這個續服現役獎金是有它的吸引力,但是短暫吸引力並沒有長時間吸引,我們如果拿40歲來看,40歲到50歲他可以留10年,但他真正飛行不到5年。」

落實國機、國艦國造,2艘輕型巡防艦、剩餘的勇鷹高教機,將在賴政府時期全數交付,賴清德也表態力挺潛艦國造後續艦。

張延廷不諱言,台灣國防戰略需要重新調整,國防自主更是重中之重,有助台灣展現保家衛國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