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文物会让人感到震撼?

关注者
81
被浏览
41,276

43 个回答

商晚期蝉蛇纹圆鼎(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收藏)

器物名称:蝉蛇纹圆鼎

时代:商代晚期

收藏单位: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收藏

器物规格:通高22厘米,耳高3.6厘米,口径18.1厘米,腹深11.2厘米,腹径18.5厘米,重3185克。

出土地点:1985年山西省灵石县旌介商墓M1出土。

器物编号: 铜鼎(M1:36)

器物铭文: 口沿内侧铸有一铭文:“邑”字。

器物介绍:方唇,侈口,束颈,立耳,鼓腹,圜底,三实心柱足微外侈。

颈部饰一周十二只浅浮雕蛇纹,呈逆时针方形排列,蛇整体浅浮雕,蛇面阴线圆圈饰蛇目、“吴”字纹饰蛇鳞,勾形纹饰蛇尾,云雷纹衬地。

腹部饰十二组蕉叶纹,内饰浅浮雕蝉纹,蝉整体浅浮雕,蝉面阴线圆圈饰蝉目,阴线饰蝉纹,云雷纹衬地。

三柱足根部饰阴线卷云纹,其下饰阴线变体三角纹(蝉纹)。

作者:九芒考古

参考资料:

杜廼松:《中国古代青铜器小辞典》,文物出版社,1980年。

朱凤瀚:《古代中国青铜器》,南开大学出版社,1995年。

马承源:《中国青铜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8年。

《灵石旌介商墓》(考古发掘报告),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编 ,科学出版社,2006年。

文物,作为时光的守护者与历史的沉默讲述者,安眠于博物馆的展橱内,却悄然施展着连接往昔的魔法,引领我们穿越回往日云烟。

不论是穿越千年的古陶残片,亦或是雕琢入微的玉器精品,每一项文物都是一个深邃故事的载体,蕴含着文化的博大精深。它们昔日或是君王案头的珍玩,或为民间烟火里的寻常之物,皆以静默的姿态,细述着过往的荣耀与风霜。

立于文物之前,似乎可捕捉到历史轻轻的脉动,那份沉淀的历史重量触手可及。它们远非冷冰的实体,而是历史温热的脉搏,构筑起我们与先辈沟通的隐形纽带。

步入博物馆的殿堂,让我们以虔诚之心,去感知文物背后的魅力,触摸那份超越时间的暖流,与古人进行一场无声的交流,细品那份横跨世纪的美学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