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生殖修法開放代孕門檻高 限20至40歲終身1次

國健署今公布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開放代孕,但禁止商業代孕。本報資料照片
國健署今公布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開放代孕,但禁止商業代孕。本報資料照片

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今天預告修正「人工生殖法」草案,擬開放代理孕母但禁止商業目的,代孕條件為設籍台灣、年滿20歲至40歲、有足月懷孕生產經驗者,以終身1次活產為限。

台灣人工生殖相關統計顯示,子宮受損占不孕婦女1至2成,約5000至1萬人左右,可能會有尋求代孕生殖的需求。今天的人工生殖法修正草案說明,截至民國111年至少有17個國家立法施行代孕生殖,藉由代孕生殖技術協助不孕症夫妻或男性同志伴侶一圓求子夢。

據草案規定,委託配偶委託代孕生殖,應符合妻子或女同志伴侶雙方皆無子宮、子宮先天性異常、免疫疾病等原因無法懷孕,或因懷孕或生產有嚴重危及生命之虞;受術配偶雙方均為男性。參考歐洲人類生殖及胚胎學會建議及台灣收養實務經驗,委託配偶至少一方年齡需未滿50歲。

至於各界關心的代理孕母資格條件,修正草案規定代理孕母須設有台灣戶籍,避免非法居留或於台灣無長久居住事實,可能導致跨境代孕糾紛,侵害代孕子女權益;代理孕母須年滿20歲,未滿40歲,確保生理健全、心理成熟,足以自主決定是否成為代理孕母,同時避免高齡生育風險。

考量需有懷孕且分娩經驗的婦女才能充分理解,評估是否願意從事代孕,再加上有剖腹產經驗者前置胎盤風險較高,這次修正草案規範代理孕母限於有足月懷孕生產經驗,無妊娠高血壓、妊娠糖尿病、子宮頸閉鎖不全、甲狀腺機能異常等重大併發症,也未有剖腹產經驗。

關於民間團體擔憂代理孕母衍生的子宮工具化爭議,這次修正草案參考以色列規定,最多1次為限制;代孕應為無償行為,非賺錢商業工作,避免形成不必要金錢誘因,但參酌美國作法可提供營養費,負擔必要檢查、委任律師、保險、心理諮商、交通、工時損失、產後護理等必要費用。

另外,依據101年公民審議會議共識,修正草案規定,代孕生殖僅限於妊娠型代孕,不得使用代理孕母卵子或代理孕母配偶的生殖細胞,醫療機構施行代孕生殖時,每次植入以單一胚胎為限,為避免減胎手術及降低懷孕生產風險,維護代理孕母健康與權益。

關於代理孕母的代孕生殖胎兒權益,代孕子女至少與委託配偶一方有血緣關係,與代理孕母無血緣關係,修正草案基於保護所生子女及誠信原則,明定代孕所生子女視為委託配偶婚生子女,不影響委託配偶及代孕子女親子關係,並增訂代孕契約無效及撤銷相關內容。

考量代理孕母在交付代孕子女後,可能產生分離焦慮,這次修法為維護代理孕母心理健康,在不影響代孕子女及委託配偶的親和性前提之下,允許孩子生產後至少2年內,代理孕母可以探視代孕子女。

代理孕母 子女 配偶

延伸閱讀

人工生殖草案公布 陳菁徽誇薛瑞元「卸任前送民眾一份大禮」

「人工生殖法」修法草案納單身、同婚 開放代孕有一限制

待新衛福部長拆彈 食安連爆、代孕修法立院戰場成關鍵

16位新生兒就有1位人工生殖寶寶 醫籲修法開放代孕

相關新聞

新北缺額逾5成 中捷砍人事件…曝捷運人力荒

台中捷運砍人案引發全國關注,各地捷運人力不足問題浮上檯面,缺額從四十人至四百多人,其中又以新北捷運公司缺額率最高,超過五...

你是幸運兒嗎?4位統一超商消費者獲千萬特別獎 有人只花了39元買飲料

財政部今日公布最新一期3~4月統一發票中獎號碼,統一超商表示,共有4位消費者獲得千萬特別獎、2位獲得2百萬特獎、6位獲得...

千萬得主是你嗎?3-4月統一發票開獎 千萬特別獎號「44140251」

今(113)年3-4月期統一發票獎今天電視直播開獎。本期千萬特別獎獎號為「44140251」。獎金200萬元...

集體中邪?多名國中生入住飯店身體不適 精神科醫:著眼兩大誘發因素

花蓮縣某國中至屏東墾丁畢業旅行,今天凌晨約12點13分,屏東縣消防局接獲報案,有多名學生在旅館突然出現躁動、抽搐、想吐、...

國家級警報響! 屏東縣大雷雨 牛角灣溪、隘寮北溪災防告警

中央氣象署發布屏東縣大雷雨即時訊息,持續時間至下午3時45分;請慎防劇烈降雨、雷擊,溪(河)水暴漲,以及低能見度。

上午11時52分花蓮縣近海規模4.2淺層地震 最大震度3級

中央氣象署發布第399號顯著有感地震報告,今天上午11時52分,在花蓮縣政府南方17.3公里,位於花蓮縣近海,發生芮氏規...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