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園鐵路地下化平鎮站落腳何處 張善政盼規畫這裡

黃金平質詢鐵路地下化平鎮站落腳哪裡,並要求市府不要能做助長操作土地土地操作。記者鄭國樑/翻攝
黃金平質詢鐵路地下化平鎮站落腳哪裡,並要求市府不要能做助長操作土地土地操作。記者鄭國樑/翻攝

桃園鐵路地下化平鎮站選址地方上有不同的聲音,市長張善政今天在議會總質詢答覆議員黃敬平時,說明市府傾向在環南路、新富五街附近設站,距離現在的臨時站不到200公尺,一樣可以照顧人口密集區的交通需求。

張善政強調,未來平鎮站啟用後,現在的臨時站也不會浪費,可以規畫停車場並用連通道接啟用後的平鎮站,市府會和工程主辦單位交通部鐵道爭取,讓雙方達成共識。

黃敬平指出,桃園鐵路地下化工程平鎮永久站工程已發包,原本車站位置已經選好,站體也都設計好,後來傳出市府藉檢討周邊都市計畫,有意改變車站位置,外界有聲音指市府助長工廠財團炒地,他和議員魏筠之前就要市府三思,不要引來抗議。

黃敬平質詢時在地圖框出A、B、C三個區,A是目前的臨時站,C為市府傾向設永久站的地點,B為工廠,A、C兩點相距不到200公尺。他表示過去質詢前市府,當時的市長鄭文燦就說如果要把平鎮永久站蓋在工廠附近,車站就成了「田中站」周邊人口少,沒有任何聯外道路,只圖利那些炒農地的人。

黃敬平認為,「田中站」真的太遙遠,也無法跟規畫中的捷運橘線中豐、環南路車站共構,離平鎮行政園區超過1公里很不方便。市府如果市執意把永久站南移約500公尺,蓋在工廠的土地靠近老街溪旁,他會跟所有新英里、新富里的民眾一樣,站出來堅決反對到底。

黃敬平表示,市長答詢時說明傾向設永久站的地點,在平鎮環南路地下道旁心路基金會南側區域,這裡有約1公頃用地,可以作為久站位置。南移後位置距離臨現在的時站很短,就像連體嬰一樣,方便性完全沒受影響,也不影響目前施工進度和期程,但是車站就要重新變更設計。

平鎮火車站臨時站位於新富一街、新富三街口靠近環南路,預計2026年完工、2030年桃園鐵路地下化全線通車。中央與地方去年底達成協議,地下段南延1.2公里過台66快速道路後出土回到地面,市府檢討平鎮車站永久站址,是否仍維持在臨時站現址,或南移600公尺至工廠旁未定案。

但消息一出,引起地方人士反彈。黃敬平質詢指出,市府考量平鎮臨時站址腹地狹小、道路狹窄,非理想的永久站址。然而,站址若變更遷移至遠離人口稠密區的工廠旁,罔顧多數民眾的權益及設站效益,引起新富、新英、新榮里等當地數萬居民的不滿及抗議。

張善政說明市府會有南移平鎮車站的考量,主要是因為鐵路地下化出土處本來距離過近,平鎮車站才臨時設在現址,現因鐵路地下化出土處南移,設在臨時站址的壓力就沒那麼大了;市府的確是把環南路地下道旁心路基金會南側區域位置,當作一個好選項,還在跟鐵道局溝通。

黃敬平用ABC標示鐵路地下化平鎮永久站可能的位置,並指出B位置距離現在車站最遠,也會促成財團炒作土地。圖/桃園市議員黃敬平提供
黃敬平用ABC標示鐵路地下化平鎮永久站可能的位置,並指出B位置距離現在車站最遠,也會促成財團炒作土地。圖/桃園市議員黃敬平提供

桃園 鐵路地下化 黃敬平

延伸閱讀

請假總質詢參加520總統就職典禮 張善政曝主因提大地震

桃園青園國小2期校舍動土 張善政:明年完工解除總量管制

520總統就職撞期市政總質詢 張善政親向3議員溝通請假

耗資4億閒置3年 乙未保台公園遊客中心被譏「最大裝置藝術」

相關新聞

天降豪雨!苗栗縣6處地下道清晨都積水 車輛受困

苗栗縣今天清晨降下大雨,縣內多處地下道積水無法通行,竹南地下道還有車輛硬闖受困,警方和消防人員清晨7點陸續拉起封鎖線,近...

用路人注意!桃園20處路口新增科技執法 6月1日正式開罰

行政院專案核定新台幣6530萬元,補助桃園市建置20處路口多功能科技執法,預計將在6月1日正式啟用,範圍涵蓋桃園各區,可...

震災後沒人去 支持花蓮!苗栗研議500萬元鼓勵交流

0403地震,花蓮觀光旅遊受重創,苗栗縣長鍾東錦今天在縣務會宣布,研議500萬元補助社區、社團、農會及宮廟等團體,7月1...

苗栗客運2路線減班 竹市南香山長輩搭車等逾1小時

新竹市香山區大眾運輸資源缺乏,加上司機缺工問題嚴重,先前苗栗客運2條公車路線減班,造成南香山長輩搭車困難,每次等車都超過...

未依規備查預售案難藏 新北及竹縣房市熱區簽地政合作

新北市、新竹縣兩地都是近年人口移居大城,區內有眾多預售建案,也是房產交易熱區,兩府都盼精進地政服務,今簽訂合作備忘錄,未...

新竹站前地下道加強清潔 街友每周被趕2次曝心聲

新竹火車站前地下道因長期有街友生活,出現環境髒亂情況,新竹市府為維護市容,重點加強站前地下街清潔,每周出動2次水沖,街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