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場書院兩邊走 甄拔濤盼學生「跟crew」 上月署任兆基創意校長 盼續鼓勵「人類創作 - 20240513 - 教育 - 每日明報 - 明報新聞網

教育

劇場書院兩邊走 甄拔濤盼學生「跟crew」 上月署任兆基創意校長 盼續鼓勵「人類創作

【明報專訊】以藝術教育聞名的香港兆基創意書院,上月起由著名劇場編劇和導演甄拔濤出任署任校長。甄拔濤上任一個月後接受本報專訪,稱他受到老師感染,自小愛上看戲和閱讀,創作種子也在心中萌芽,加入書院後希望繼續傳承,鼓勵書院的「人類」做創作,又希望讓學生嘗試在本地和海外「跟crew」了解劇場製作。

明報記者 鄧佾文

學生直呼其名 教師逐個見

創校18年的香港兆基創意書院文化獨特,着重平等,大家以「人類」互稱,學生也直呼其名「拔濤」。上任之初,甄拔濤逐一接見書院教師,每人半小時,花了一個月才見完70多人的教師團隊,了解各人故事。他稱,每個教師都「身懷絕技」,舉例電影與錄像藝術的教師黃勺嫚,早前在獨立短片及影像媒體節(ifva)獲獎,她讓學生「跟crew」參與製作,這也讓甄拔濤想到讓學生跟crew,從中一探戲劇世界,帶學生體驗香港、外國的製作。

甄拔濤至今仍不斷創作,活躍於本地和德國劇場,自言劇作風格圍繞「當代劇場」,多寫魔幻寫實類的劇本,全因自小受師長影響,令他愛上閱讀,尤好意大利作家卡爾維諾的小說,現在也喜歡日本小說家村上春樹,「我吸的養分都是這些,你就知道我會寫什麼」。他的英文劇本作品Neometropolis今年1月在德國首演,故事談地球的環境危機。

教書逾10年 活躍德劇場

穿梭劇場和學校多年,甄拔濤自言兩大事業分別是做藝術和做教育。他曾在一間直資中學做教師超過10年,教英文科和電影評論,並到過演藝學院、浸大教戲劇和寫作,亦曾兩度走進創意書院做駐校藝術家,當中在2019年帶領書院人類演出他的劇作《作為隱喻和意象的世界》,稱故事「大橋」是科幻,劇情圍繞「全港19歲以上的人都消失了」。

盼藉個人聯繫 拓升學途徑

作劇講求「有橋」,甄拔濤創作前往往會問自己「正關心什麼議題、想講什麼事」,但他稱做校長的「橋」卻相反,要先了解書院有什麼需要。過往書院只辦高中,幾年前增設初中課程,今學年是首次有6個年級,甄開始思考如何鞏固初中課程,又盼藉個人與德國等歐洲國家藝術界的聯繫,思考可否拓闊學生的升學途徑,並擬恆常邀請不同藝術家到校,舉例8月中有德國著名DJ到訪。

甄拔濤畢業於港大,修讀英國文學學士課程,大學時期開始寫劇本,之後分別在中大和倫敦大學進修,在後者攻讀編劇碩士,另曾任藝發局委員(文學藝術範疇代表)。他以英文劇本《未來簡史》獲2016年德國柏林戲劇節劇本市集獎,是首個華人得主。

上 / 下一篇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