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公屋为谁而建?

香港公屋为谁而建?

一曝十寒

来自: 一曝十寒(不用写了) 2011-12-08 15:51:58

×
加入小组后即可参加投票
  • 一曝十寒

    一曝十寒 (不用写了) 楼主 2011-12-08 15:52:16

    公共房屋发挥经济发展支持器的功能,直到1971年麦理浩(Murry MacLehose)上任香港总督之后,才出现明显变化。这个变化的转折点出现在1976年。当年,麦理浩政府宣布“居者有其屋(居屋)”政策,“居屋”年代宣告来临。在整个公共房屋的系统里,居屋与之前一连串的劳工房、徙置大厦、廉租屋等等(1972年统称“公屋”)最大不同点,就是居屋是可予买卖的,而前者则是以租赁为主(前几年,特区政府也曾推出出售公屋政策,但后来停止了)。居屋被售卖,意味着公共房屋的商品化过程,在这个商品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公营房屋的功能又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转变而转变。70年代末80年代初,是香港地产商发迹的年代,而他们的发迹,又往往跟公共房屋有密切关系。我们看到,公营房屋的功能从60年代的经济发展的“支持器”,变成私人房地产市场、甚至是整体经济发展的“调节器”。   公营房屋在70年代开始发挥“调节器”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从居屋建成开始发售的时候,其售价已经注明要与私人房地产市场挂钩,为同等私人房屋价格的三成左右。从这个时候开始,公营房屋已经逐渐失去给予市民“安居”之用的功能,为了调节私人房屋市场的价格,不会被批评为抢掉太多私人市场的利润,当私人房地产价格上升时,它必须随之上升,根本不考虑市民是否有能力去买,这就是我们今天看到三百多万一个居屋单位的背景。   除了价格,居屋兴建的数量,也是调节私人房地产市场的工具。2002年,金融风暴之后,香港楼市泡沫爆破,经济一蹶不振,出现大批负资产人士,地产商更是怨声载道。此时,特区政府“为了挽救楼市”,宣布永远停止出售及兴建居屋。结果,香港的楼价真的如政策所愿,短短三四年内便回升,直到今年,香港的楼价已经超越1997年楼市泡沫爆破前夕的标准。这个时候,民间反地产霸权的声音正隆,政府又不得不又复建居屋,但前提是,“当楼价下降时,会随时停建”!为什么政府兴建公共房屋的考虑,不是以市民的安居需要为依归,而是以私人市场的利润为依归?!   今天,香港大概有逾三成人住在租赁的公共房屋,六分之一人住在出售的公共房屋,即居屋,其他大概一半人口,就必须承受私人房地产市场的巨大压力。试问,如果政府增建租赁式的公屋及居屋,而且将居屋售价与私人市场脱钩,是否可以解决地产霸权的问题?偏偏,特区政府没有。   香港公共房屋的功能,走过容器、支持器和调节器的年代,逐渐从一个居住的空间变成一个调节商品市场的空间,成为建构地产霸权的重要元素。当一些地区希望拿香港的公共房屋经验作为借镜的时候,不应只看到有三成人住在低廉租金的公屋里,还应看到这个结构的另一边,有另外五成人每天为居住问题奔波困顿。   文/谢晓阳

你的回应

回应请先 , 或 注册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