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識胃鏡 - 仁樂腸胃診斷及治療中心

仁樂腸胃診斷及治療中心

The Bethesda Gastrointestinal Centre

仁樂腸胃診斷及治療中心

仁樂腸胃診斷及治療中心

認識胃鏡

大腸鏡和胃鏡

甚麼是胃鏡?

大腸鏡和胃鏡

胃鏡是一種醫學檢查方法,也稱為上消化道內視鏡檢查(Upper Gastrointestinal Endoscopy)。它是一種非常常見的檢查方法,可以幫助醫生檢查食管、胃和十二指腸等上消化道器官的狀況,並且可以進行組織檢查、病變切除等操作。

胃鏡是一種柔軟的管狀儀器,其外型類似於一支長約1.5米,直徑約1厘米的軟管,胃鏡的前端是一個細小的鏡頭。在進行胃鏡檢查時,患者通常需要躺在檢查床上,並且被要求吞嚥一些涂有麻醉藥的喉嚨麻醉劑,以減少不適和疼痛感。然後,醫生會將胃鏡輕輕地插入患者的口腔,通過食道進入胃部,並且可以進一步深入到十二指腸。

在進行檢查的過程中,醫生可以通過胃鏡鏡頭捕捉到食道、胃部和十二指腸的影像,並且通過這些影像來觀察上消化道的狀況,檢查是否存在異常的組織或病變。如果發現異常,醫生可以通過胃鏡進行組織取樣或直接進行病變切除,以進一步確診或治療相應的疾病。

胃鏡檢查通常需要十幾分鐘時間,大多數患者在檢查過程可能會感到輕微的不適,但是在麻醉劑的作用下,這些不適感通常是可以忍受的。檢查結束後,患者需要在檢查中心休息一段時間,以確保麻醉劑的作用已經消失,並且不會出現不適的反應。

胃鏡檢查是一種非常有效的診斷方法,可以幫助醫生檢測和診斷許多上消化道疾病,如胃炎、消化性潰瘍、胃癌等。此外,胃鏡檢查還可以用於治療某些病態情況,例如切除胃部的病變組織、進行止血等。然而,由於胃鏡檢查需要進行喉嚨麻醉,可能會對患者造成一定的不適感和風險,因此在進行檢查前,患者應該與醫生詳細討論檢查的風險和利益,並且遵循醫生的建議。

胃癌在香港的概況

大腸鏡和胃鏡

胃癌是香港最常見的癌症之一。根據香港癌症註冊處的統計數據,2017年香港有3,806人被診斷出患有胃癌,其中男性佔患者的比例較高。胃癌已成為香港男性中第三常見的癌症,而在女性中則排名第六。

胃癌是由胃黏膜細胞惡性變異所引起的。這種癌症通常在早期沒有症狀,因此很難被發現。當病情進展到晚期時,常見的症狀包括胃部不適、消化不良、食欲減少、體重下降和嘔吐等。由於這些症狀比較普遍,所以很容易被忽略或誤診。

香港政府積極推廣早期癌症篩查,包括胃癌篩查。市民可以透過胃鏡檢查來檢測胃癌的早期徵兆,以便及早發現和治療胃癌。另外,一些具有高風險的人士,例如有胃癌家族病史的人、胃潰瘍患者、消化不良患者等,都應該定期進行胃鏡檢查。

目前,治療胃癌的方法包括手術、電療和化療等。手術是治療胃癌的主要方法,通常患者會接受胃部切除手術,並且隨後可能需要進行電療或化療來避免癌症復發。電療和化療通常會用於治療晚期胃癌或手術後的癌症復發。另外,隨著科技的發展,標靶藥物和免疫治療也成為治療胃癌的新方法。

除了治療外,預防胃癌也非常重要。一些研究表明,飲食習慣和生活方式與胃癌的發生有很大的關係。香港政府建議人們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例如減少紅肉和加工肉類的攝入量、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減少鹽分和糖分的攝入量等。同時,戒煙和限制酒精的攝入也有助於降低胃癌風險。

總的來說,胃癌在香港是一個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但通過早期篩查、治療和預防,可以有效地減少胃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食道癌在香港的概況

大腸鏡和胃鏡

食道癌是指發生在食道上皮細胞的惡性腫瘤,是全球最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之一。香港的食道癌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是全球最高的地區之一。根據香港癌症註冊處的統計資料,自1983年至2018年,食道癌在香港男性的發病率一直居高不下,2018年的發病率更達到每10萬人中有27.8人患上,而女性的發病率則較低,2018年的發病率為每10萬人中有6.1人患上。除了發病率高之外,香港的食道癌死亡率也相當高,是所有癌症中排名前幾的癌症之一。

食道癌的發病原因複雜,其中飲食、煙酒及胃酸倒流等因素被認為是主要的危險因素。食道癌的初期症狀較不明顯,但當腫瘤長大時就會出現吞嚥困難、胸骨後灼熱感、胸痛、體重減輕等症狀。一旦發現這些症狀,就應該盡快就醫進行診斷和治療。

在治療方面,手術、化療和電療是常見的治療方式。手術是治療食道癌的主要方式之一,可以切除腫瘤和周圍的組織,以達到治療的效果。化療和電療則是針對腫瘤進行化學或放射治療,可以用於治療早期和晚期的食道癌。此外,一些新興的治療方法如免疫治療、標靶治療等也在不斷發展中,為食道癌的治療帶來了新的希望。

除了治療方面,飲食和生活方式的改變也是預防和控制食道癌的重要措施。香港衛生署推薦的健康飲食包括多食用蔬菜、水果、蛋白質豐富的食物和全穀類食物,減少攝入紅肉、鹽和糖等對健康有害的食物。此外,不吸煙、限制酒精攝入、適量運動和保持正常體重也是預防食道癌的重要方法。

總體來說,食道癌在香港的發病率和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但隨著醫療技術和生活方式的改變,對於食道癌的預防和治療也有了越來越多的選擇。因此,我們應該加強健康教育和提高健康意識,及早發現和治療食道癌,以減少患者的痛苦和死亡風險,提高生活品質和延長壽命。此外,政府和社區機構也應該加強宣傳和推廣健康飲食和生活方式,以及提高公眾對食道癌的認識和防範意識,減少食道癌的發病和死亡率,為香港的健康事業做出貢獻。

幽門螺旋菌與胃癌的關係

大腸鏡和胃鏡

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簡稱H. pylori)是一種革蘭氏陰性細菌,生活在人類的胃部。它是胃炎、消化性潰瘍和胃癌的主要病因之一。

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所引致的胃黏膜發炎,使胃潰瘍和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病率明顯升高。潰瘍形成的原因是由於幽門螺旋桿菌的分泌物中含有尿素酶,能夠將胃內的尿素水解為氨和二氧化碳,產生的氨中和胃酸,使得胃黏膜的保護層受損,進而引起胃部炎症和潰瘍。

除此之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還會引起胃酸分泌異常,增加胃酸的分泌量,使得胃酸與胃壁的接觸時間更長,從而導致胃黏膜的損傷和胃癌的發生。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胃癌發生率之間的關聯已經得到了多項研究的確認。

具體來說,研究表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胃癌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之一,約有70%的胃癌患者同時感染了幽門螺旋桿菌。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時間越長,胃癌發生的風險也越高,原因可能是為了應對長期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胃黏膜會不斷地進行修復和再生,這樣的過程可能引起癌前病變,進而增加胃癌的風險。另外,幽門螺旋桿菌感染還會誘導免疫反應,使得發炎細胞和免疫細胞釋放出大量的自由基和氧化態物質,這些物質可能會對DNA進行氧化損傷,進而增加胃癌的發生風險。

總的來說,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是胃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但並不是所有感染幽門螺旋桿菌的人都會發生胃癌。除了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之外,其他因素(如胃酸過多、吸煙、飲酒、飲食習慣等)也可能對胃癌的發生起到作用。因此,及早發現並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及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對於減少胃癌的風險非常重要。

甚麼時候需要照胃鏡呢?

大腸鏡和胃鏡

照胃鏡,也就是胃內視鏡檢查,是一種非常常見且有效的檢查方式。在進行胃鏡檢查時,醫生通過將一根柔軟的光纖軟放置到人體的上消化道內,以便觀察並診斷病情。胃鏡檢查可以檢查人體消化系統的許多部位,包括食道、胃和十二指腸。這種檢查通常由腸胃內科醫生或外科醫生執行。

以下是一些需要接受照胃鏡檢查的情況:

  • 消化不良:如果你經常感到腹部不適、腹痛、腹脹、噁心、嘔吐或胃灼熱等症狀,那麼胃鏡檢查可以幫助醫生確定症狀的原因。
  • 消化道出血:如果你發現糞便中有血液,或是你嘔吐時出現血液,那麼你可能正在出現消化道出血。這種情況可能需要進行胃鏡檢查,以確定出血的原因。
  • 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如果你經常感到胃部疼痛、噁心、嘔吐等症狀,這可能是由於胃潰瘍或十二指腸潰瘍引起的。胃鏡檢查可以觀察到消化道部位的狀況,進而確定是否存在潰瘍或其他疾病的問題。
  • 檢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幽門螺旋桿菌是一種常見的胃部細菌,可以導致胃炎或胃潰瘍等消化系統疾病。胃鏡檢查可以通過採集胃黏膜檢查樣本,進行幽門螺旋桿菌的檢測。
  • 確定消化道異常狀況:如果你的體重急劇下降,或者你的糞便顏色、形狀或數量發生異常,你的醫生可能會建議你進行照胃鏡檢查。

胃鏡檢查是一種非常安全和有效的檢查方式,可以幫助醫生確定消化系統的問題和病因,並及時進行治療。如果你有上述任何症狀,或者你的醫生建議進行胃鏡檢查,那麼你應該遵循醫生的建議,及時進行檢查。在接受胃鏡檢查之前,你需要遵循醫生的建議,如禁食、禁水等特別要求。在檢查過程中,你可能會感到一些不適和不舒服,但這些症狀通常是暫時的,可以通過醫生的處理和治療緩解。總體而言,胃鏡檢查是一種非常有效的檢查方式,可以幫助醫生及時發現消化系統的問題,以便及早進行治療。

照胃鏡前的準備

大腸鏡和胃鏡

在進行胃鏡檢查之前,有一些需要注意的事項和準備工作:

  • 空腹狀態:在胃鏡檢查前的六小時,患者需要禁食。這是為了避免胃內的消化物阻礙鏡頭的視野,從而影響檢查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 藥物使用:在接受胃鏡檢查前,請告知醫生你正在使用的藥物和病史,包括過敏和手術歷史等,尤其是抗凝血藥物和血糖調節藥物,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調整和管理。
  • 衛生習慣:在進行胃鏡檢查前,需要保持良好的衛生習慣,包括洗手、洗臉等,以減少感染的風險。
  • 鏡檢前準備:在進行胃鏡檢查前,需要移除牙套的和隱形眼鏡等物品。

照胃鏡的流程是怎樣的呢?

大腸鏡和胃鏡
第一步:麻醉

在進行照胃鏡檢查時,可能需要進行鎮靜和麻醉。這是為了讓患者感到舒適,減少不適和疼痛感,同時也有助於檢查的進行。護士會使用局部麻醉藥物塗抹口腔和喉部,或是從靜脈注射鎮靜藥物,以達到鎮靜和鎮痛的效果。
進行胃鏡檢查之前,護士會將麻醉藥物噴入病人的喉嚨以麻醉喉嚨和食道,讓病人不會感覺到不適或疼痛。

第二步:插入胃鏡

麻醉後,醫生會將一根柔軟、細長的胃鏡通過病人的口腔、喉嚨、食道,到達胃部。病人需要配合醫生的指示,咽口水時,醫生便會推進胃鏡,進入食道和胃部。

第三步:檢查

當胃鏡進入胃部後,醫生會檢查胃部的狀況。醫生會透過胃鏡觀察胃黏膜的顏色、形狀、紋理等,以檢查是否有異常情況,如潰瘍、腫瘤、炎症等等。同時,醫生也可以透過胃鏡取得胃黏膜的組織樣本(活檢),進一步檢查組織是否正常,以確定是否發生了癌變或其他疾病。

第四步:結束

當檢查結束後,醫生會撤出胃鏡。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病人可以回到家中休息,但需要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情況,如有不適應及時告知醫生。

在完成胃鏡後我有没有甚麼需要注意?

大腸鏡和胃鏡

在完成胃鏡檢查之後,患者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 麻醉後休息:在麻醉下進行胃鏡檢查後,患者通常需要等待一到兩個小時至完全甦醒。在此期間,患者需要保持平躺位,不要急著離開醫院,以免出現暈眩、頭暈等不適症狀。
  • 飲食:檢查過後,患者需要緩慢地進食。最初的幾小時內,患者只能進食易消化的食物,如流質食物、米湯等。一天內,患者可以逐漸恢復正常飲食,但需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和油膩食品,以免引起胃腸道不適。
  • 牙齒護理:在胃鏡檢查中,醫生會在患者口腔中插入一根胃鏡,因此檢查後患者需要特別注意口腔衛生,刷牙漱口,以避免炎症和感染。
  • 注意觀察:患者在完成胃鏡檢查後需要注意觀察自己的身體狀況。如果出現發熱、嘔吐、腹瀉、胃痛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 休息:患者在檢查後需要適當休息,避免過於勞累和劇烈運動,以免影響身體恢復和健康。
  • 遵循醫生的指示:患者在完成胃鏡檢查後,醫生會給予相應的指示,如藥物使用、飲食注意事項等。患者需要遵循醫生的指示,如服用抗生素等藥物,以避免感染和炎症的發生。

此外,患者在完成胃鏡檢查後,應該定期進行覆診,以確認身體狀況和檢查結果,及時發現和處理問題。如果患者在檢查過程中有不適症狀,應及時告知醫生,避免延誤治療。

Open chat
請問您需要幫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