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李健熙逝世長子李在鎔接班!面對官司醜聞與轉型困境,他如何穩住科技帝國?|數位時代 BusinessNext
李健熙逝世後,「三星太子」李在鎔如何穩住科技帝國?官司醜聞與轉型困境能解嗎?
李健熙逝世後,「三星太子」李在鎔如何穩住科技帝國?官司醜聞與轉型困境能解嗎?

鮮少有公司能像李健熙所領導的三星集團那般,在硬體繁榮的科技行業中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功。90年代,三星推出平板電視搶攻家電市場;在過去10年裡,三星在智慧手機領域始終與蘋果抗衡。與此同時,三星也成為世界各地家喻戶曉的品牌。

限編輯使用_三星samsung_JPstock : Shutterstock.com_4163652
圖/ Shutterstock

李健熙以敢於押下大賭注而聞名,甚至懇求高層主管「改變一切」。1974年,他確信三星應當冒險進軍半導體領域,為此他不惜以個人投資購買陷入財務困境的韓國半導體公司的50%股份。而他的父親、三星創辦人李炳哲最終也被說服了。事實證明,這改變了遊戲規則:三星在90年代超越日本的競爭對手,而記憶體晶圓則成為該公司最大的「搖錢樹」。

然而,隨著李健熙的去世,標誌著韓國科技巨頭的「舊時代」儼然結束。實際上,在先前的幾年裡,這位已故的三星董事長自2014年中風後就已經無法履行職責。現在,隨著兒子李在鎔準備正式掌權,科技行業的版圖似乎已截然不同,其重心已從產品轉向控制軟體,從人工智慧(AI)、應用程式再到消費者數據等等。

三星董事長李健熙
圖/ 截圖自Twitter

延伸閱讀:AI的路上走得跌跌撞撞,三星終於破釜沉舟做了這件事

不過,由李在鎔領導的三星還有很大的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它看起來仍像其父親領導的老三星。與蘋果不同的是,三星在過去六年裡未能開發出能夠提高產品忠誠度的自主開發軟體或服務。不過,該公司仍然是一家成功的硬體製造商,生產著幾乎每一種地球上主要的電子產品,以及組裝這些產品所需的核心物件,從智慧手機螢幕到電腦儲存晶圓。

在李在鎔的領導下,三星非但沒有完成轉型,反而陷入舉步維艱的困境。中國競爭對手在硬體功能的部分隨後居上,並在價格上擊敗他們。而亞馬遜、Google在服務方面比三星擁有更多專業知識,並推出廣受歡迎的家用智慧音箱或智慧手機。

現年52歲的李在鎔會說三種語言,畢業於哈佛大學,但他尚未形成屬於自己、明確的管理風格。首爾大學商學教授Mike Cho說,李在鎔的父親和祖父在日本殖民時期與北韓戰爭結束後掌管三星,這讓兩人對成功懷有強烈的渴望。Mike Cho長期以來始終以韓國公司治理專家的身份關注三星。他補充說,目前還不清楚是什麼因素在驅動三星的第三代領導人。

李在鎔
圖/ YouTube

論語中稱,「年無改於父之道,可謂孝矣」。而業界專家表示,三星預計不會立即發生變化。自2014年以來,李在鎔已經是三星集團的領導者。和他的父親一樣,李在鎔把日常營運交給了三位執行長,但任何重大決定都必須得到他的批准。李健熙的股份最終如何轉移給他的兒子或兩個女兒仍不得而知。預計韓國官員將在未來幾個月評估遺產稅,三星股票的遺產稅可能高達60%。

李在鎔先前曾說,他把大約95%的時間都花在了三星集團「皇冠上的明珠」—三星電子身上。首爾大學教授朴相寅表示,李在鎔的姐妹們不太可能與哥哥爭奪三星董事長的控制權,儘管她們可以尋求剝離集團的其他部門,為自己服務。根據Interbrand的數據顯示,三星是世界上第五大最有價值品牌,僅次於蘋果、亞馬遜、微軟和Google。但該公司長久以來的品牌宣傳皆是強調產品,而不是實際發號施令的人。

在接替生病的父親後,李在鎔與蘋果執行長提姆.庫克(Tim Cook)以及其他的矽谷精英建立起了關係,甚至還參加著名的愛達荷州太陽谷會議。而李在鎔也是唯一一位被邀請與2016年當時的候任總統川普共同參加白宮行業領袖聚會的非美國高階主管,彰顯出他和三星的重要地位。

三星內部人士提到,李健熙去世前一直擔任著三星電子董事長的職務,他的兒子被任命為副董事長,因李健熙的健康情況長期不佳,始終阻礙了李在鎔的公開露面,而這也與韓國崇尚傳統和等級制度的文化息息相關。此外,李在鎔還持續面臨著法律的問題。他在2017年因賄賂韓國前總統而被判有罪,並在監獄裡服刑近一年時間,此案仍在上訴法院審理中。上個月,儘管他先前否認有不當行為,檢察官仍再次指控李在鎔犯有金融欺詐罪。

延伸閱讀:三星太子李在鎔與 4 名高層涉行賄正式起訴;3 位高層辭職

近年來,李在鎔在商業往來中始終保持著低調,部分原因便是他父親的健康情況和自身面臨的法律問題。儘管三星持有近800億美元的現金,但它並沒有進行任何可能擴大商業帝國的重大收購。三星去年也確實宣佈直到本世紀末投資將超過1,100億美元,儘管這些資金主要用於現有的業務線。

李在鎔在公開場合所說的話經常傳達出拋開家族陰影的渴望。在賄賂醜聞爆發的期間,他在2016年的聽證會上曾承諾「摒棄舊方式」。今年稍早,李在鎔罕見地針對賄賂醜聞和與繼任相關的問題道歉,承諾他不會把自己的職位傳給自己的孩子,但他並沒有對如何做到這一點做出具體承諾。當時,李在鎔說:「現在圍繞三星的環境與以前已經完全不同。」

責任編輯:文潔琳、錢玉紘
本文授權轉載自:網易科技

關鍵字: #三星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往下滑看下一篇文章
豪宅品質親民價格!搶進新北國門之都,「築。滿滿」為何成為塭仔圳重劃區熱點?
豪宅品質親民價格!搶進新北國門之都,「築。滿滿」為何成為塭仔圳重劃區熱點?

去年(2023 年)平均地權條例修正案正式上路,投機客退場,市場交易回歸相對健全的環境,正是自住客大舉進入的好時機;同時,為支持首購族安心成家,去年財政部也祭出「青安貸款」,帶動房市買氣上揚。隨著房市愈來愈熱絡,更睽違 16 年亮黃紅燈,首購族、首換族該如何尋覓「買得起的好房子」。

觀察北北基桃都會帶,聚焦討論熱度高、前景看好的塭仔圳重劃區,由堃達土地開發、璞園–璞元建設和新東陽營造強強聯手打造的「築。滿滿」一推案就成為市場話題,不只憑藉優越交通條件,豪宅規格卻只要每坪 5 字頭的親民價格,更吸引大批首購族、首換族等自住客群熱烈關注。

築滿滿_空拍s-1536x864.jpeg
瞄準前景看好的塭仔圳重劃區,築。滿滿 2,339 坪搶進最大基地。
圖/ 築。滿滿

塭仔圳重劃區,華麗變身「新北國門之都」指日可待

塭仔圳重劃區經新北市政府公辦重劃整地後,一舉成為雙北最大規模的重劃區之一,
總面積近 400 公頃,相當於 2.6 個台北信義計畫區或 7.4 個新北新板特區,潛力可期。

新北市長侯友宜更曾表示,這一大塊土地可謂是「新北國門之都」,因為從桃園進入台北,須行經「大台北之門」的新莊、泰山,假以時日必有嶄新門面與發展。

搶佔塭仔圳重劃區中的優質地段,「築。滿滿」在此坐擁 2,339 坪超大基地,比鄰完善

交通網絡,包括台 1 線、台 64 線、台 65 線等暢達雙北各地;大眾交通則鄰近機場捷運線的 A5 泰山站、A6 泰山貴和站等,未來還可期待五泰輕軌、泰板輕軌、交三轉運站等新建設。此外,「築。滿滿」與新莊舊市區繁華商圈僅有一街之隔,新莊副都心亦咫尺可達,無論是前往宏匯廣場、幸福路商圈、中平路家樂福商圈皆只要約3~5 分鐘車程。

交通_國道一號及五股交流道_008.jpeg
築。滿滿交通享地利之便,三大省道串連北桃都會區,步行可達機捷。
圖/ 築。滿滿

豪宅級職人陣容,以「自住」初心打造

覓好地,也要蓋好房。「築。滿滿」的幕後團隊由前身是三群聯合建築師事務所的堃達土地開發打造,掌握絕佳建築規畫理念與設計品味,延攬「璞園-璞元建設」協助建案管理,除了聘請國內知名豪宅建造的老牌營造廠新東陽營造,還找來日本建築顧問田中純夫,以日系職人的專注精神擔任此案的第三方監造,堅持嚴謹的施工品質。

此外,「築。滿滿」也請到了六國景觀、近境制作、大彥工程等頂尖圖隊,導入絕佳抗震二元系統,地下室打造 80 公分厚的連續壁,深度直達 28 米,並採用台泥與力泰的混凝土,根據設計的需求,磅數從 4000 磅到 6,000 磅,以及東和鋼鐵 SD420 鋼筋、SA 級鋼筋續接器等。難能可貴的是,從建築規劃、營建工法到格局分佈、公設景觀, 無不媲美北市高檔住宅規格。這是豪宅等級的建築職人共同從住戶角度出發,以自住的心情打造理想住宅,獻給現代人一間買得起的好房子。

築滿滿_個案照片4網路_B7樣品屋5.jpeg
築。滿滿開出難得親民價,訴求高 CP 值享受豪宅規格建築與品味。
圖/ 築。滿滿

一間買得起的好房子——「築。滿滿」

建築誠意滿滿,只為住好住滿。滿足現代家庭多元樣貌,「築。滿滿」規劃兩房 26 坪、2+1 房 26~28 坪、三房 32~42 坪格局,無論是單身貴族、情侶夫妻、有小孩的小家庭、三代同堂等,都能把握時機進場。

除了全齡化的公共設施,如接待大廳、交誼廳、會議室、健身房、桌球室、親子遊戲區、兒童遊戲區、瑜珈教室、廚藝教室、信箱區和曬被區等,全區更規劃 600 坪的中庭花園,為住戶營造寧靜和諧的綠意空間,並透過水池、水幕和水瀑的設計,利用複層綠化手法降低噪音,讓住戶回到家中就能轉換心境、沈澱心情。

立足前景看好的塭仔圳重劃區,「築。滿滿」以豪宅等級的五字頭價格,為首購族和換屋族提供高品質住宅。這一難得的高 CP 值選擇,不只為安心成家,更為住戶帶來未來生活的美好願景和區域升值潛力。

築滿滿_個案照片4網路_C2樣品屋3.jpeg
築。滿滿格局別出心裁,針對現代人多元需求彈性設計,可設計為主臥+兩間單人小孩房,或隔成獨立的大客房等。
圖/ 築。滿滿
sec10-box2-pic6.jpeg
滿足現代工作者遠距辦公、居家上班的型態,大空間客廳可再區隔出辦公空間或沏茶區,或於陽台設計簡易高腳座,欣賞戶外景色轉換心情。
圖/ 築。滿滿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專屬自己的主題內容,

每日推播重點文章

閱讀會員專屬文章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收藏文章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開啟訂閱文章分類功能,

請先登入數位時代會員

我還不是會員, 註冊去!
追蹤我們
Be Young and Beyond  引領台灣破浪的創業家們
© 2024 Business Next Media Corp. All Rights Reserved. 本網站內容未經允許,不得轉載。
106 台北市大安區光復南路102號9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