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收费试行2/步行10分钟倒厨余 市民嫌烦 _大公网

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新闻 > 港闻 > 正文

垃圾收费试行2/步行10分钟倒厨余 市民嫌烦

2024-04-08 04:02:2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环保署现时透过覆盖全港的“厨余收集先导计划”,为厨余量较多的公私营处所,提供免费的点对点厨余收集服务。

  厨余占都市固体废物的约三成,政府正在全港增加厨余回收桶,目前全港约有900个厨余收集点,涵盖不同场所。回收厨余,是减少堆填区负荷的重要一环。

  《大公报》进行意见调查,成功收回的100份问卷结果显示,近9成受访者不愿意步行10分钟将厨余拿到回收桶,主要是嫌太麻烦、太远和太花时间。超过5成受访者认为,厨余回收桶若设在居所同层垃圾房,或设于居住大厦的楼下,才愿意将厨余拿去回收。立法会议员表示,现时厨余回收的覆盖面仍未足够,政府要加大力度做好配套。\大公报记者 易晓彤 郭温

  《大公报》观察设于市面的厨余回收桶发现,市民使用反应参差。设于公屋的智能厨余回收桶,可使用“绿绿赏”实体卡或扫描该应用程式QR code,以打开桶盖,居民可将厨余直接倒进桶内,并收集电子积分。居民可用胶袋盛载厨余到来,倒厨余后,将胶袋丢弃到旁边的垃圾桶;也有居民使用印有“绿在区区”标志的厨余桶装载厨余;而设于街上的流动厨余回收点,一般是普通厨余回收桶,市民打开就可倒入厨余。

  41%人不知附近有无回收桶

  记者观察发现,公屋的智能厨余回收桶有较多人使用,但也有公屋的智能厨余回收桶反应冷清,而放置街上的流动厨余回收桶则接近无人使用。政府早前表示,局方将再调整厨余系统,让市民将厨余连同胶袋放入厨余机,到厨余厂才分开处理。

  《大公报》昨日透过问卷调查,了解市民对用厨余回收桶的意慾,收回100份有效回复,约五成受访者居住私楼,住在居屋、公屋的各占两成,居住地区遍布全港,包括湾仔、北角、鲗鱼涌、小西湾、钻石山、红磡、沙田、元朗、天水围、屯门、离岛等。调查结果显示,只有27%受访者的住所附近设有厨余回收桶,32%人表示没有,41%人不知道是否有厨余回收桶。

  环境及生态局局长谢展寰昨日在电视节目说,收到有意见指不愿意步行10多分钟去做回收厨余。大公报调查结果显示,若拿厨余到回收桶要步行10分钟,9成受访者表示不愿意做,当中嫌距离太远的有37%,嫌太麻烦的有33%,认为太花时间的有约7%。其他原因包括不习惯、担心胶袋在途中便破损、太忙碌没有时间做分类、家中没有位置存放等,约占23%。

  被问到厨余回收桶摆放在什么位置,才愿意拿厨余去回收,43%受访者认为是就在住所楼下,认为要放在垃圾桶/垃圾房附近的占18%,其他位置例如住所的同一楼层、大厦内,约占30%。值得注意的是,9%市受访者表明,无论放在什么地方,都不会做厨余回收。

  李小姐:距离远怕胶袋穿

  家住元朗居屋的刘小姐,一向积极做废物回收,留意环保资讯,但因为住所附近没厨余回收设施,没有做厨余回收。记者按她的地址在网上进行查阅,发现她居所附近原来已设有5个厨余收集点,最近的是在垃圾站,只需步行4分钟,但途中要经过两条马路,觉得麻烦;两个在附近大型商场,需步行9分钟,“我经常在这两个商场出入,但从不知道厨余桶的具体位置”;另两个是街上的流动收集点,但网上没提供开放时间。

  居住深水埗公屋的李小姐说,屋邨内没有厨余回收桶,最近的回收点在距离居所15分钟路程的商场和其他屋邨。她认为距离太远,不但费时,还担心途中装厨余的胶袋会穿,“就算我想做厨余回收,都有心无力”。

  立法会环境事务委员会主席刘国勳表示,现时厨余回收的覆盖面仍未足够,政府要多花工夫做好有关配套,“最理想是每幢大厦都有厨余回收桶”。他说,政府需做好宣传和教育,建议可透过App上载所有厨余回收点,方便市民查找最近的回收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