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央在中央山脈」終究發生了!登山名醫急發聲:今年別爬高山 | 生活 | NOWnews今日新聞

「震央在中央山脈」終究發生了!登山名醫急發聲:今年別爬高山

▲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4月初在臉書分享「玉山主峰西側煙塵」畫面,提醒民眾玉山主峰西側地震後有小規模崩塌,王士豪醫師也呼籲山友盡量不要去爬高山。(圖/取自鄭明典臉書)
▲前中央氣象局局長鄭明典4月初在臉書分享「玉山主峰西側煙塵」畫面,提醒民眾玉山主峰西側地震後有小規模崩塌,王士豪醫師也呼籲山友盡量不要去爬高山。(圖/取自鄭明典臉書)

記者賴禹妡/綜合報導

花蓮規模7.2強震發生後,至今仍餘震不斷。花蓮縣萬榮鄉4月30日就出現規模4.4地震,且震央位置接近中央山脈,讓身為登山好手的醫師王士豪發文感嘆「終於還是發生了」,為了生命安全著想,他建議登山同好盡量不要去爬高山,「是我的話今年就不會去登玉山在內的台灣高山。」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台灣高山變危邦!王士豪示警山友

王士豪醫師近日在臉書發文,「最不想看見的情況,就是震央在中央山脈的地震,終於還是發生了。」他表示台灣的地殼環境近期非常不穩定,高山地區因此變成了台灣境內的「危邦」,台灣三大高山型國家公園「玉山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及「太魯閣國家公園」,擔心登山客的安全,更同時發文呼籲「因應地震與豪雨來襲,請大家提高警覺、暫緩登山活動。」

▲(圖/取自臉書)
▲王士豪表示台灣的地殼環境近期因地震變得非常不穩定,高山地區變成了台灣境內的「危邦」。(圖/取自臉書)
王士豪解釋2原因,第一是台灣許多高山存在落石崩塌地形,經歷多次密集、規模不一的地震,以及大量降雨之後,碎石坡面已經變得非常不穩定,「即便是下完雨放晴後,搞不好隨時下一秒就有巨大的崩塌,這實在是難以預測。」

王士豪指出第二個原因,台灣幾乎所有高山的聯外道路,在多次地震後已產生程度不一、次數不一的崩塌情形,「可以說是柔腸寸斷,即便是搶通,也是非常的不穩定,實在不適合進入。」因此他也直言「我自己本人今年,或是至少在10月雨季結束之前,會盡量不要去爬高山」,強調安全才是第一優先,登高山與否並沒有那麼重要。

▲(圖/取自臉書)
▲玉山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及太魯閣國家公園,因擔心登山客的安全,同時發文呼籲「因應地震與豪雨來襲,請大家提高警覺、暫緩登山活動。」(圖/取自臉書)
中央氣象署也示警「7月前別去山區」

對此,中央氣象署地震測報中心主任吳健富回應,0403花蓮大地震時,震央附近包含東部及中央山脈都有5弱震度,且近1個月東部出現大量餘震,因此即使餘震震央不是出現在中央山脈,山區道路及土石仍有擾動,再加上鋒面降雨影響,山區易出現落石坍方。

吳健富表示,不只是特定高山,全台灣只要是較高的山區,都要注意土石不穩定的情形。他研判餘震至少還會持續3到6個月,建議7月之前不要前往山區;即使10月後餘震較少,進入山區仍要評估當時穩定度及天候狀況。

我是廣告 請繼續往下閱讀
鞋槓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