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汜妻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郭汜妻

《三国演义》中人物
出自《三国演义》第十三回。
郭汜之妻生性妒嫉,怀疑其夫与李傕妻有染。一日,李傕力邀郭汜赴家饮宴,郭汜大醉而归,偶然腹痛。郭妻曰:必中其毒矣!急令将粪汁灌之,郭汜一吐方定。事后引起一场郭汜、李傕的大混战。但是,这也说明了古人对催吐解毒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说明了古人对催吐解毒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吐法是祖国医学治疗八法之一,早在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已有应用和总结。
陈年粪水古称“金汁”,用人粪炮制药材称人中黄。动物的粪便也可药用。如蚕砂、五灵脂、夜明砂、望目砂、白丁香等,这些中药分别是家蚕幼虫、鼯鼠、蝙蝠、野兔、麻雀的粪便。
中文名
郭汜妻
别    名
郭汜之妻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性    别
丈    夫
郭汜

小说形象

播报
编辑
郭汜妻
三国演义》第十三回,董卓死后,其党羽李傕郭汜专权辅政,其时李傕自为"大司马",郭汜自为"大将军",横行无忌,百官无人敢言,汉献帝十分痛恨。李慰杨彪向献帝奏曰"闻郭汜之妻最妒,可令人于汜妻处用反间计,则二贼自相害矣。"帝乃书密诏付杨彪,以计行事。杨彪暗使夫人以他事入郭府,乘机告诉郭汜妻:"闻郭将军与李司马夫人有染,其情甚密。夫人宜绝其往来为妙。"郭妻妒嫉在心。一次,乘李傕送来酒筵,郭妻暗置毒于食物中,又当着郭汜面给狗试吃,结果狗立即毙命。自此郭汜怀疑李傕真的会谋害他。又一日,李傕力邀郭汜赴家饮宴,至夜席散,郭汜大醉而归,偶然腹痛。郭妻曰:"必中其毒矣!"急令将粪汁灌之,郭汜一吐方定。事后,引起一场郭汜、李傕的大混战,死伤不知其数。
由于郭汜疑心李傕毒害于他,因此"疑心起疑鬼","偶然腹痛"也以为是"中毒"的先兆症状,十分紧张。郭妻救夫心急,用新鲜粪汁灌之。郭汜为了解毒活命,也顾不得香臭,任她灌饮,但是毕竟粪臭难熬,引起呕吐。深信自己已经"中毒"的郭汜,经过一阵呕吐,折腾半天之后,认为自己中的"毒",也随之全部吐出,解除了"心理性中毒"的作用,故能"一吐方定"下来。其实,这只不过是一场人为的虚惊而已。不过,也说明了古人对催吐解毒已有了一定的认识。

历史原型

播报
编辑
郭汜妻
三国志.卷六.魏书六.董二袁刘传第六 [1]裴松之注【典略曰:傕数设酒请汜,或留汜止宿。汜妻惧傕与汜婢妾而夺己爱,思有以离间之。会傕送馈,妻乃以豉为药,汜将食,妻曰:"食从外来,倘或有故!"遂摘药示之,曰:"一栖不二雄,我固疑将军之信李公也。"他日傕复请汜,大醉。汜疑傕药之,绞粪汁饮之乃解。於是遂生嫌隙,而治兵相攻。 [2]

相关资料

播报
编辑
吐法是祖国医学治疗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之一,早在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杂病论》中,已有应用和总结。吐法是使用催吐药物或者其他物理刺激(如羽毛探喉引起吐),使停痰宿食或毒物,随呕吐排出来的方法。如吐法适用于某些急症,如痰涎阻塞咽喉,妨碍呼吸;或食物停滞胃脘;胀满疼痛;或误食毒物时间不久,尚在胃部等。古人常用中药瓜蒂、苦参、明矾和盐水催吐。《三国演义》中郭汜妻用粪汁催吐解毒的故事,至少可以说明古人对中毒引起的腹痛,已经知道能使用催吐的方法来进行急救了。
有的地方把粪汁称为"金汁",用于治疗时行大热,温病发狂诸症。方法是用粪液,滤去粪便,将粪汁装入坛内封好,久贮在地下。年后粪汁澄如清水,性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作用。一般内服用一两至二两。由于久藏在地下,所以气味渐消,甚至没有粪臭,只留性味。因此,服饮"金汁"并不会引起郭汜那样的呕吐。
在中药里,还有用人粪炮制药材称"人中黄"。冬季用甘草末,装入刮去外皮的青竹筒内。竹筒两头留节,一头钻一孔,装入甘草末后捣实,将孔塞好,用松香溶化封固。然后,置于粪筒,一年后,将竹筒洗净,清水内漂三、四星期,剖开竹筒,将甘草末取出,经日晒夜露,至无臭为度,颜色与甘草相似。人中黄性寒,能清热、凉血、解毒,能治伤寒热病,大热烦渴、热毒斑疹、丹毒、疮疡等,效果显著。
在古代不但有粪汁治病,也有尝粪辨病的。你听过《卧薪尝胆》的故事吗?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俘入吴,忍辱服役。一日,吴王夫差生病,勾践要求尝其粪,并说粪味能预示疾病的好坏。因此,博得吴王的欢心,后来就放勾践回国。无独有偶,梁推断其父患"消渴症"(即糖尿病)。可见在古代,人们很早就注意到从病人的排泄物中,能查验疾病。
不但人粪可供药用,就连动物的粪便也可药用。《本草纲目》中记载的就有六十余种,如蚕砂、五灵脂、夜明砂、望目砂、白丁香等。这些中药分别是家蚕幼虫、鼯鼠、蝙蝠、野兔、麻雀的粪便。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尝粪辨病,粪汁解毒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了,但治之有效的粪制良药"人中黄",却至今仍应用于临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