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澎、蝦皮大手筆補貼搶客 台灣電商為何不反擊?不是因為沒錢……|天下雜誌

酷澎、蝦皮大手筆補貼搶客 台灣電商為何不反擊?不是因為沒錢……

【服務一點訣】面對酷澎、蝦皮大規模的補貼戰術,台灣電商沒有招架能力?電商鬼才、美而快總經理王志仁指出,必須讓對手的銀彈燒到燒不下去,否則PChome恐在三年被超越、momo也不會好過。以下是他給台灣零售業的三個建議:

蝦皮-酷澎-電商-補貼戰-momo-PChome 韓國電商龍頭酷澎透過首購7折等優惠,在台灣大幅擴張。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其他

說到蝦皮、酷澎這種補貼戰術,可能消費者都很開心。但是作為他們的競爭對手,每個都恨得牙癢癢的,可能還覺得用這種補貼招數很沒品,破壞市場遊戲規則。

事實上大型電商平台,競爭者間賣的商品高度重複,你賣衛生紙,我也賣衛生紙;你賣iPhone,我也賣iPhone,商品本身沒有區隔,物流速度又以24小時到貨為大宗,消費者能比較的,當然是商品價格(之前蝦皮的免運,也是利用免運,讓商品購買價格下降),所以價格本來就是最核心的競爭力。

實體零售領導者,除了便利商店有賣「方便」的區隔,其他像屈臣氏的「我發誓最便宜」、量販店、超市、好市多、甚至百貨公司週年慶的「滿千送百」、「卡利High」,統統都是同樣邏輯,怎麼會到了電商的補貼策略,就有人認為勝之不武呢?

蝦皮-電商蝦皮、酷澎等跨國電商以大手筆的補貼戰術,迅速攻下台灣市場。(圖片來源:蝦皮提供)

酷澎、蝦皮狂補貼,台灣電商不反擊?

過往實體零售的價格戰,大多競爭對手都會不甘示弱反擊,鞏固自己的會員,怎麼到了線上,好像對蝦皮、酷澎的補貼打法,就沒有招架能力呢?

我認為,有些廠商真的沒有資源(銀彈)對抗,那就沒有辦法。

廣告

有能力對抗的,大多是傳統財團或是傳統實體零售業者,他們對於實體市場的掌握,非常熟悉,補貼下去要花多少?能帶來什麼效?對財報影響多大?都比較能夠預估。但對線上數位的操作,到目前相對還是陌生,簡單說就是對於未知的恐懼。

舉例來說,本土實體零售敢花130億、290億併購一個通路,卻不敢花30億進行電商補貼大戰。

當然除了未知的恐懼外,本土廠商的觀念相對保守,花290億買的是資產,可以看到有形的東西,如果花30億補貼的是費用,看不到有形的資產,只能換來未來的市佔率或是客人,這也是讓本土廠商卻步的原因。

雅虎的前車之鑑

但在國外資本市場,數位新興服務或公司最有價值的就是用戶數、使用者數量,給了資本市場很高的期待,就像過去有幾年雅虎(Yahoo!)在美國資本市場一直被唱衰,實際上那時候不只公司沒賠錢,還有賺錢,甚至手握大把阿里巴巴股票,有錢得很。

廣告

但因為雅虎進入行動市場的速度慢,讓資本市場看不到未來性,就會被唱衰低估,光看用戶數,雖然讓人有本夢比的擔心,但這樣的邏輯還是深植在海外資本市場。

俗話說,穿草鞋的不怕穿西裝的。一個從零開始的競爭對手,補貼戰花的每一筆錢,都代表搶一個新客,進攻的效率極高,但對於原有的大廠商而言,一模一樣補貼下去,因為客戶基礎大,補貼金額高,而且主要是防守,進攻的效益較低,這也是讓本土廠商很難下決心對抗的原因。

面對競爭對手的補貼戰,除了跟進補貼戰,難道沒有別的辦法嗎?

當然不是,只是不要補錯地方就好。補貼戰是最簡單、粗暴且有效的方法,就跟對手直球對決,若是因為資源無力正面對決,只好用其他策略因應,最主要的因應策略就是差異化。

廣告

酷澎-物流中心-大邱韓國電商龍頭酷澎(Coupang)大規模投資物流,大量買斷商品,生產自有品牌,壓低商品售價。圖為大邱物流中心。(圖片來源:酷澎提供)

三招做到差異化

差異化的方式很多,第一種就是孫子兵法的「強而避之」。人家補貼衛生紙、尿布這種大宗商品,你要是無法跟進,那就先避開。對手要賠錢在衛生紙、尿布,就讓他賠,那我們挑選競爭對手沒有補貼的戰場,對方一箱尿布如果補貼600元(促銷再首購七折),搶一個客人,那你就換一個競爭者沒有補貼的戰場,花100元鞏固或吸引一個客人,至少不要一下子被拉開太大的距離。

第二種方法是孫子兵法的「亂而取之」。你補貼700元的衛生紙,我補貼20元的泡麵、25元的飲料,請供應商提供不同規格的商品,讓商品的價格劣勢不容易被一眼看穿,總之以各種方法,來場大混戰。

廣告

因為資源有限,買衛生紙也是一個客人,買礦泉水也是一個客人,攪得愈亂愈好,目的也是一樣,至少不要一下子被拉開太大的距離,但仗不能不打,仗不打會降低士氣,不只是團隊士氣,還包括供應商向心力。

第三個方法是找出差異化。舉例,競爭對手沒有賣國中高中參考書,我來賣參考書;競爭對手沒有賣機車,我的機車除了比價格,比分期付款0利率以外,還有什麼特色可以讓客人買單。相機是夕陽商品,但還是有死忠支持者,我怎麼成為台灣賣單眼相機的最大通路。

要讓對手的銀彈燒不下去

簡單來說,在無力對抗的大戰場註定會輸,但是怎麼輸得少,在競爭對手不重視的多個小戰場要贏,透過大戰場的小輸,加上多個小戰場的贏,來讓競爭對手的銀彈降低成效。競爭對手要是補貼很久,還無法拿下龍頭地位,勢必就得燒掉更多的銀彈,我們就是讓對手的銀彈燒到燒不下去。

廣告

如果酷澎的補貼時間拉得更長,PChome又沒有好的應對策略,我預估酷澎將在3至4年超越PChome。

因為沒有酷澎補貼之前,PChome已沒什麼成長動能,要是受到酷澎影響,每年衰退10%,4年後就剩下一年不到300億。酷澎如果銀彈充足,持續補貼,3至4年要超越300億不困難,一正一負就逆轉了。

更重要的是,PChome現況(年營收)400多億,已經無法獲利,若沒有大改革,300億不就承受巨大虧損,這樣就不是市佔率的問題,而是生存的問題了。當然這樣的現象,身為領導者的momo也不會好過,將先面臨成長動能的問題。

PChome-電商-物流網家2022年財報,營收461億元,稅後虧損5279.4萬元,對比電商龍頭富邦媒有相當大的落差。(黃明堂攝)

找出線上、線下的黃金比例

上述提到,許多傳統實體零售集團,對於電子商務還是相對陌生,其實綜合電商平台除了平台跟渠道是數位網路以外,本質上根本已是100%零售業,客人也跟實體的客人相同,不是火星人。為何在實體的戰場,就處變不驚,而面對虛擬市場就諸多猶豫不決?

十幾年前,電商是相不相信趨勢的問題,經過這十幾年加上疫情,現在沒有相不相信的問題,而是思維的問題。

這幾年可能因為疫情的影響,實體通路更重視數位與線上,就非常流行OMO這個名詞,其實當你心中有兩個O,卻非得區分on-line與off-line,那就著相(佛教術語,意思是執著於外相、虛相或個體意識,而偏離了本質)了。

不管哪個O,線上還是線下都是你,同一個人、同一個品牌,只要客人買單,管你是哪一個O,線上線下只是提供商品或服務的不同工具及渠道。

在這個數位時代,我們的客戶、使用者,一天至少有8小時在網路上,所以你的商品或服務,不能不在網路上出現,否則就會離消費者愈來愈遠,但是消費者最恰當購買商品或使用服務的場域,是在線上還是線下?不同產業,應該有不同的黃金比例。

momo-物流中心2021年疫情期間,momo透過衛星倉等佈局,大幅拉大跟PChome的差距。(圖片來源:天下資料)

這是台灣零售業的生存之戰,一定要打

我再次強調,當線上業者面對像當時的蝦皮或是酷澎這種補貼的強勢競爭對手,一定要打,這是生存之戰。

如果你是實體為主的零售業者,除非你對線上有強烈的企圖心,否則當你沒有信心直球對決時,可以選擇發揮自身的優勢。

相對線上,實體有兩大優勢(當然也有很多劣勢),第一沒有物流宅配費用,第二對於新商品,實體才能讓客人看得到、摸得到、聞得到,如何運用本身的先天優勢,盡量避掉先天劣勢,就能迎戰這些強勢補貼競爭對手。(責任編輯:洪家寧)

相關熱門主題
延伸閱讀
你可能有興趣
#廣告企劃|決戰減碳時代!2050年淨零排放,一起迎接永續新世代|2024 第五屆天下SDGs雙日國際論壇
最新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