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的很多高楼中间会开个大洞?

关注者
31
被浏览
150,210

9 个回答

其他答主提到的風水因素廣為流傳,但難以證實真偽,不過從實用角度考量,「屏風樓」的出現應是大樓挖洞的原因之一。以下內容節選自CNN的文章《香港高樓大廈中央開大洞的背後真相》:

「屏風樓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首度出現,當時政府將其作為經濟發展的支柱優先發展,因此房地產開發規模開始增加,」香港大學建築保護系副教授李先生說。

李先生指出,於1986年完工的北角城市花園私人住宅,是最早的屏風樓之一。這些建築物旨在盡可能在一塊土地起最多單位,以獲得更多利潤。

「隨著更多屏風樓建成,住周圍的人們開始抱怨大樓阻擋了他們的視野和通風,」建築師蔣先生說道,他是香港Michael Chiang and Associates Architects的負責人。他解釋,地產商因此面臨尋求解決方案的壓力。

2005年,城市規劃部門發布了一份報告「建立空氣流通評估系統的可行性研究」,即「AVA研究」。因此,政府資助的房地產項目制定了一套空氣通風準則。「但是,這些指導方針對私人建築物不具法律效力,」李先生說。

但是,這些規定確實具有文化影響。

「很多時候,當政府允許地產商起樓時,會要求在建築物之間留下空隙,」 蔣先生說。「但也許沒有足夠的空間來做到這一點。最後,達成妥協並在中間創造一個空隙。」

CNN:香港高樓大廈中央開大洞的背後真相。

相关行业的,答案是通风,香港建楼都要经政府审批,大型屋苑更要有空气流动噪音交通影响等审查,这种一排过的在香港叫屏风楼,不挖个洞声称空气能流过,不可能过审。虽然实际效果我高度怀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