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daa6320f1f51771741724284e8d386

文/沈政男

千呼萬喚喬來改去之後,2016總統選舉電視辯論終於即將登場。還沒上場,蔡英文就先示弱說「電視辯論、政治表演不是我的強項」,由此可見外界先前懷疑她逃避辯論並非無的放矢。對於辯論,蔡英文過去並不怯戰,還曾與陳文茜為了ECFA在電視上廝殺,想不到如今變得對自己的口才這麼沒有信心。

口語表達是政治人物傳達政策理念的工具,等於是吃飯的傢伙,口才好未必就是優秀的政治人物,但口才不好絕對會影響施政與問政表現。口才雖有天賦成分,但苦練更是重要,從古羅馬西塞羅以降,以偉大演說聞名於世的政治家,比如近代的林肯與邱吉爾,都曾苦練口才。

決定政治人物口才好壞的第一個面向是口條,也就是咬字清晰度、講話流暢度與語氣轉折變化等三項語音品質。咬字最清晰的是洪秀柱,但她會停頓,思考跟不上嘴巴;咬字最模糊的是柯文哲,但他速度快內容多,語氣變化也大,可以彌補咬字的不足。三項都好的是趙少康、陳水扁,難怪1994年的台北市長選舉電視辯論至今仍是經典。馬英九、吳敦義也是箇中好手。女性政治人物的口條普遍比較好,比如呂秀蓮與陳文茜都是辯論高手。講話語氣過度誇張的則是張俊雄,成了模仿秀題材。

其次是表情、姿態與手勢等非語言表達工具。電視特寫照出大頭,宛如在觀眾面前說話,眼神、眉宇與嘴型纖毫畢露,都會影響演說效果。蘇貞昌在造勢場合雄霸天下的演說氣勢無人能及,但面對鏡頭就占不到便宜。陳菊也是一樣。連戰即使上了演講台還是永遠的一號表情。柯文哲的表情與眼神有些僵直,與演說內容反差極大。吳敦義想要表現殷切誠懇姿態,但練過頭顯得有些做作。謝長廷在批評別人前習慣先揚起嘴角,平添幾分厚道。

政治事務越來越複雜,許多政策民眾聽得霧煞煞,這時政治人物就必須展現解釋、整理與改寫能耐,把政見講得連小學生都聽得懂。趙少康在這方面做得很好,能將複雜時事用生活語言講清楚,讓聽者很快進入狀況。沈富雄的分析與重述能力好到連自己都得意。李登輝口條不好,但可以用簡單幾句台語生動點出眉角。王金平也偶有神來之筆。

政治人物除了闡述己見,還要比下對手,這方面往往需要靠口才的攻擊力道。陳水扁的辛辣銳利無人能及,容易喚起支持者同仇敵愾的士氣。呂秀蓮身手乾淨俐落,啪啪啪甩了三個耳光,對手還搞不清楚怎麼回事。洪秀柱外號小辣椒,罵人像喝水那麼輕鬆。

當然政治人物講話要持續吸引聽眾,尤其是懂得看門道的民眾,最終還是要靠內容。李登輝的政治視野與人文格局,應該是國內最好,拉抬了台灣政治人物的高度。謝長廷經常拋出格言式警句,讓人驚豔。

最後是幽默感,這也是國內政治人物在口才上普遍欠缺的面向。在眾聲喧嘩的年代,要讓自己的聲音被聽見,即使是政治人物,都要想辦法為自己的說話增添趣味。幽默更可以讓自己看起來充滿自信與寬容。柯文哲能廣受歡迎,講話好玩是重要因素。台灣比較幽默的政治人物就屬謝長廷與胡志強。

從以上幾點來看即將上台辯論的總統候選人,口條最好是宋楚瑜,朱立倫其實會吃小螺絲,蔡英文則穩紮穩打;表情姿態還是宋楚瑜最穩健,朱立倫看起也自然放鬆,至於蔡英文,手勢有時多了一些;宋楚瑜與朱立倫都能侃侃而談,把政策講明,但蔡英文容易陷入術語與推論的漩渦,與聽眾漸行漸遠;在攻擊力道方面,三人都算斯文有禮;演講內容深度也在伯仲之間;至於幽默感,只有宋楚瑜好一些。總之,宋楚瑜的辯論技巧應該是最好,而朱立倫與蔡英文相差不會太多,兩人可以不必患得患失,把平常實力發揮出來應該就不會失分太多。

(本文、標題由沈政男授權轉載,未經允許、不得轉載。首圖來源:新頭殼


延伸閱讀:

國民黨總統被國民黨員下架──這是這場選戰中,我唯一會支持的「負面文宣」

「頭殼壞掉才會想跟小英進總統府!」幕僚娓娓道出這些年在小英身邊的日子⋯⋯

台灣第一個女總統》她做好執政準備了嗎?蔡英文點評:馬、朱及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