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棒”AI,週期股持續“霸榜”,週期股大牛市來了? - SL886 日誌

“接棒”AI,週期股持續“霸榜”,週期股大牛市來了?

By admin
2024-04-03

節前,放眼A股市場,週期股無疑已是“最靚的仔”!

4月3日,週期股持續活躍,黃金方向領升,截至發稿,曉程科技20cm升停,中潤資源升停,四川黃金、湖南黃金大幅跟升;油氣股升幅居前,準油股份升停,中海油服、新潮能源等大幅跟升。

表現更為亮眼是,中國石油盤中一度升超3.8%,再創八年來新高。

除上述板塊外,豬肉、雞肉、鎳金屬、稀土永磁、鈷金屬、航運等週期板塊均大幅上升。

對應消息面上,受地緣政治衝突等因素影響,國際金價一度突破2300美元/盎司,再創歷史新高。此外,舊金山聯儲主席戴利表示,今年降息3次是預測並非承諾,若有需要可以增減。克利夫蘭聯儲主席梅斯特也預計今年降息3次,不排除在6月降息。

美國WTI原油週二突破85美元並創10月以來新高。此外,根據發改委發佈的消息,自4月1日24時起,國內汽油價格上調200元/噸,柴油價格上調190元/噸。國際油價上升已經傳導至國內市場,價格變動將對整個石油石化產業鏈帶來較大的影響,石油開採、油服、石油貿易等行業會降受益。


4月新主線?


最近盤面盤面有一個典型特徵,週期行情”持續發酵,隨着不斷有AI熱股迎來調整,市場熱度也由此前的科技主線逐漸轉移至週期類板塊,兩者蹺蹺板效應越來越明顯。

之所以出現這個現象,一個直接的原因或與北向資金的增持方向有關,近期數據看,北向資金最近5個交易日增持市值前十個的板塊中幾乎都是週期板塊,比如説銀行、有色金屬、貴金屬等板塊,這當中銀行和有色金屬的增持金額最大。

陸股通-行業統計

那麼,外資增持方向為何突變,週期股為啥成了“新寵”?這類股票其實有兩個中長線的確定性邏輯。

第一,近日公佈3月份pmi指數強勢翻紅,説明宏觀經濟企穩回升,首先邊際改變最靈敏的是上游資源、材料等週期行業,長期基本面見底,價格見底。

第二,美聯儲降息預期,最關鍵的一點,那就是市場似乎對紙幣有了信任危機,特別是美聯儲的鴿派觀點持續讓全球資金失去了信心,大家普遍轉向了黃金投資,主要還是對未來存在風險的一種預期。全球都在等這波美元流向全世界的紅利週期,全球大宗商品都在升價,黃金、石油長期看升。

分析認為,整體而言,週期股近期持續活躍並且賺錢效應進一步擴散,整體更偏向於延伸性補升炒作。但這種局面預計接下來還會維持,但是目前距離趨勢的臨界轉折點已經非常近了,追高或者説繼續看好還是需要勇氣的,這個時候應該謹慎為主。


機構怎麼看?


今年以來,多位業內人士表示看好我國的宏觀經濟復甦。

萬家基金認為,整體來看,預計2024年中國經濟繼續復甦,原因來自兩方面,一是中央加槓桿,GDP目標高於當前實際動能,意味着經濟方向是向上的。二是出口、庫存週期有一定的修復力量。

銀華基金ETF業務總監王帥也認為我國宏觀經濟有望企穩。他指出:

“2024年1月製造業PMI49.2%(前值49.0%);非製造業PMI50.7%(前值50.4%)。環比來看小幅回升,結束了此前三個月的持續下滑,是經濟開始企穩的信號。”

王帥還表示,“2023年以來,財政、貨幣政策持續發力,經濟温和復甦已初顯,儘管總需求仍較弱,但製造業PMI數據顯示國內需求有所改善,1月的信貸數據也超預期改善,出口也有望因海外庫存回升而增長。地產市場在一系列政策推動下有望實現軟着陸,為經濟復甦和民生改善貢獻力量。總體而言,2024年國內經濟預計復甦。”

通常來講,有色金屬、石油石化等週期主題板塊,將受益於宏觀復甦。

此外,還有業內人士建議更多關注存在海外收入的週期股。

宏利基金莊騰飛表示關注週期資產未來3至5年的投資機會,他還指出,海外市場會是國內週期行業龍頭企業未來的“星辰大海”。

“隨着美國長債利率正在向上突破過去40年的長期下行通道,人口結構年輕的東南亞、印度、拉美、中東區域正快速發展,再過5年-10年,國內出口產業結構可能會從當前的下游為主,部分向中上游週期行業轉換。海外更高的增速和更高毛利率會推動這些週期類企業的增長與盈利中樞伴隨海外收入佔比提高而提升。長期看,這意味着國內權益市場投資範式的改變,過去的週期行業可能不再是週期,將重新獲得成長性,市場估值體系也將隨之改變。”莊騰飛如是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