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墊鞋比較優?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穿! - 康健雜誌
瀏覽數 95,310

氣墊鞋比較優?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穿!

中國大陸去年(2016)4月推出配有「zoom air」氣墊的Kobe限量復刻籃球鞋,但有消費者購買後感覺穿起來不對勁,剪開鞋底一看才發現根本沒氣墊,引發消費者糾紛。不過,有「氣墊」的鞋款,真的會能減壓、比較舒適嗎?到底哪種運動鞋的功能最好呢?

不是每個人都需要穿氣墊鞋

其實「氣墊」的用意主要在吸震(避震),讓鞋子穿起來感覺舒適輕鬆,所以演變出只要鞋子設計或使用的材質可以達到吸震作用,都叫作「氣墊鞋」,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鞋類輔具組副組長黃賜源解釋說。

氣墊設計的重點在腳後跟,次要的部份是大、小姆趾處,這三點有氣墊來避震,基本功能就可達成。也有些鞋子做成全鞋底氣墊,價錢比較高,其實不見得一定要買,台灣大學物理治療學系講師、同時也是台大醫院復健科兼任物理治療師柴惠敏建議。

此外,並非每個人都需要穿氣墊鞋,但是對於年紀大而足跟墊(腳跟的脂肪墊)漸漸萎縮的人,穿上氣墊鞋可以加強保護雙腳,並增加舒適性。

哪種運動鞋功能最好?

基本上,一雙運動鞋會具備幾項保護功能,包括:

●避震(cushioning),如我們健走或跑步時,腳底會承受來自於地面的反作用力,而鞋子的避震功能就是要幫腳吸收這種壓力。

●穩定性(stability),在走路和跑步這一類持續直線進行的運動中,可以穩定足部。

●扭轉控制(torsion)功能則對籃球、網球等側向移動的運動很重要,目的在保護腳踝避免在移動、轉動之間扭傷。

●輕量化(lightweight),運動鞋穿起來輕盈,有利於長時間從事運動時,身體負擔比較小,不容易疲累。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良好的抓地力(tracking)則要防止彈跳動作落下時滑倒摔傷。

不過,不同運動的特點和需要保護的部位、程度也不大相同,所以市場上會區分出針對不同運動而設計的運動鞋。比如低衝擊的運動健走,適合大多數人,鞋子要求的功能和保護性也比跑步、籃球等運動少一些。

別用一雙鞋打遍天下

柴惠敏解釋說,穿一雙氣墊休閒鞋或直接選擇慢跑鞋去健走,在避震和穩定的功能上就足以提供不錯的保護作用,因為人在走路時,腳底受到的壓力大約是體重的1.5倍,跑步時就大約是2-3倍,而跳躍時增加到4-4.5倍。

不過,如果穿慢跑鞋去打籃球,就有潛在的受傷危險。因為打籃球時最容易造成腳踝扭傷,慢跑鞋比較不強調扭轉控制的功能,而高統的籃球鞋特別著重保護腳踝,及跳起落下時的穩定性、抓地力,以防跌倒。

相反地,如果穿著籃球鞋去跑步,因為鞋子本身比較重,身體的負擔相對較大,跑不了多久就覺得累,反而會因疲勞而扭傷腳,鞋類暨運動休閒科技研發中心鞋類輔具組副組長黃賜源說。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因此專家大致同意,針對特定一種運動應該穿專門的運動鞋,而不適合一雙鞋「打遍天下」,否則不慎受傷的話,得不償失。

從事運動項目多元,並沒有長期頻繁從事某一種運動,像是上健身房,建議可以穿「多功能運動鞋」(cross training shoes),顧名思義這種鞋含括各種功能,可應付多種運動,但是比較「不專業」,各種功能都不強。

至於需要準備兩雙以上的運動鞋嗎?這要視每個人的運動習慣而定。如果一個人固定打籃球,也經常跑步,這兩種運動的特性和需要保護的重點各有不同,那就同時需要籃球鞋和慢跑鞋;但如果一個人會上健身房及健走,這樣一雙多功能運動鞋就可滿足他的需求了。

選鞋小秘訣

※站立、走路會讓腳微微腫大,傍晚時腳會比早上大5%左右,這時去買鞋比較好,稍大一點方便腳活動。

※一定要試穿。鞋子前端要留一指的寬度,綁好鞋帶並來回走動,確定腳趾都有空間活動;也可舒展、捲起腳趾,看看寬度、深度夠不夠。

※試鞋時要穿運動時會穿的襪子。

※兩隻腳都要試穿,若兩隻腳不一樣大,應以大的腳為準。

※拿起鞋稍微彎一彎,試試柔軟度。

※確定自己的需要(如打籃球、慢跑等),個別運動的專業鞋會依該運動的需求來設計,如籃球鞋會較注重保護腳踝。一雙鞋很難滿足不同運動的需求,穿著不當甚至可能造成運動傷害。

你的運動鞋何時該退休?

廣告 - 內文未完請往下捲動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活動看板

其他人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