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下属二级学院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CUHK Business School)成立于1963年,是亚太地区商科教育的翘楚。学院开办的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和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国际知名,一向在区内和世界位列前茅。 [1-2]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是亚洲首家获得AACSB认证的商学院,也是亚洲首家开办工商管理学士、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和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课程的商学院,并获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MBA)认证。EMBA课程连续九年获选为全球前20强,亚太区第一。在2018-2022年UTD全球商学院科研排名百强榜中位列全球第29位、亚洲第1位。 [2-4] [20]
商学院提供本科课程、MBA课程、EMBA课程、硕士课程和哲学硕士博士衔接课程,以及高级行政人员课程。商学院由两个学院及四个学系组成,当中包括会计学院,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决策、营运及科技学系,金融学系,管理学系及市场学系。毗邻的沙田凯悦酒店是商学院的教学酒店。截至2023年,商学院共有来自超过20个国家的逾3,000名本科生和逾1,500名研究生,商界校友网络逾40,000人,居全港之冠。 [2] [4]
现任院长为香港中文大学卓敏经济学教授、世界计量经济学会院士周林 [5] [19]
中文名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
外文名
CUHK Business School
创办时间
1963年
办学性质
二级学院
学校类别
商学院
学校特色
AACSB/AMBA认证
主管部门
香港中文大学
现任领导
周林
地    址
中国香港

学院简介

播报
编辑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是香港地区首家创办工商管理硕士课程的院校,也是亚洲首批获得美国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International)资格认证的商学院。作为香港工商管理教育的先驱,港中大的MBAEMBA项目享有很高的声誉。 [6]
根据《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的排名,港中大商学院在2016全球商学院排名第二十六名,其中MBA项目多次被评为亚太地区第一名, EMBA项目排名一直位居全球前二十五名(2001-2015)。除了拥有高质素的教学水平外,港中大商学院的研究水平也位居世界的前列,研究成果受到学界及商界的高度重视及广泛好评。根据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对管理论文的排名,港中大商学院在1995-2015年期间,刊登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国际商业研究期刊》(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Studies)的论文数量,位居世界第一。 [6]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教学楼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由六个教学单位组成,包括会计学院,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决策、营运及科技学系,金融学系,管理学系及市场学系,是香港第一间提供工商管理硕士课程(MBA)和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课程的商学院。现时港中大商学院合共提供10个本科课程、22个研究生学位课程,以及高级管理人员培训课程。 [2] [4] [7]
在亚洲顶级商学院之中,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拥有具备一流专业知识的教授及讲师,亦与在区内拥有卓著声誉的国内大学进行合作项目,其中在学术上的主要合作包括香港中文大学与清华大学合办金融财务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合办专业会计硕士课程、与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合办工商管理博士(DBA)课程。 [7] [21]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毕业生善于分析,理论和实务知识兼备,都是在全球化商业环境里成功的要素。学院更有雄厚的顾问导师和校友网络,其中不乏著名商业领袖和企业家,以及政府、金融以至不同行业的高级行政人员。 [1]

历史沿革

播报
编辑
1963年,香港中文大学成立。当时,新亚书院联合书院各自设有一个商学院,而崇基学院亦在文学院下设一个经济及工商管理学系。
岭南工商研究所成立
1966年,港中大获纽约岭南大学信托基金资助设立“岭南工商管理研究所”,并开设香港首个为期两年的MBA课程。
1974年,全新的工商管理学院成立,替代原有的商学学院及经济及工商管理学系。这个全新学院包括三个学系:会计及财务学、企业管理及人事管理学及市场及国际企业学。
1977年,全赖冯景禧先生及郑裕彤博士等知名企业家及富豪慷慨捐输,让港中大于香港开办首个为期三年的兼读制MBA课程。
1981-1982年,研究院内的工商管理学科成立,并于1982年并入工商管理学院,名为工商管理硕士学科。
1983年,在尖沙咀东部设立工商管理硕士课程(MBA)市区中心,后于1996完成扩建工程。2002年,该中心迁至中环美国银行大厦。
1985年,开设博士课程,并在1986年开设香港首个工商管理学士(综合)(IBBA)课程。
亚太工商研究所及港铁(MTR)赞助的讲座
1990年,亚太工商研究所(APIB)成立,为商界提供培训课程、研究及咨询服务。
1991年,梁銶琚楼落成。在2010年前,这里一直是港中大商学院的办公大楼。
1993-1994年,会计学系改名为会计学院。
1993年,推出香港首个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课程。
1998年,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成立,第一批学生(合共50人)于1999年入学。计量金融学学士课程亦于同年开办。
2000年,商学院与清华大学合办金融财务工商管理硕士课程。
2002年,开办保险、财务与精算学学士课程、环球工商管理硕士课程(OneMBA),其后改称为Global EMBA及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医疗);同年,商学院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合办高级财会人员专业会计硕士课程(EMPAcc)。
2004年首批OneMBA毕业生于墨西哥合影
2004年,商学院与西安交通大学合办EMBA(中文班)课程。
2005年,开办环球商业学(GBS)课程。
2005-2006年,与法国巴黎HEC商学院合办MBA双学位课程。
2006-2007年,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合办MBA双学位课程,并与港中大法律学院合办联合工商管理硕士法学博士课程。
2007年,港中大工商管理硕士学生举办区内首个由学生主导的企业社会责任会议(CSR Conference)。
2007-2008年,开办首个工商管理硕士/金融学理学硕士合办课程。
2008-2009年,工商管理课程开举区内首个“创业专修课程”(Entrepreneurship Concentration)。
2008年,香港首间教学酒店和全新教学大楼落成。
2009年,推出全新计量金融学及风险管理科学学士课程。
2009-2010年,与美国麻省理工史隆管理学院合办为期两年的MBA课程,向毕业生颁发港中大MBA学位及麻省理工管理学理学硕士学位。
金融交易实验室于2010年开幕
2010年,商学院迁往新落成的郑裕彤楼,并设有金融交易实验室。
2010-2011年,与RSM Erasmus合办的双MBA课程开课,并推出全新的国际贸易与中国企业(IBCE)学士学位课程。
2011年,于深圳及香港同时开办EMBA(中国)课程,Shenzhen Executive Center开幕;同年,香港中文大学Faculty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改名为港中大商学院,并推出崭新品牌平台及标志。
2012年,设于港中大深圳研究院的商务创新及全球化研究中心(Center BiG)开幕;同年,推出全新环球经济及金融理学士课程。
2013年,商学院推出全新的中国营商网站,名为中国经商智慧(CBK@CUHK);同年,港中大商学院与IBM共同合办之市场工程实验室成立。由IBM捐赠市场软件授权、云端设备,携手进行大数据分析及研究。
2014年,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获中国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筹建后,旗下的经济及管理学院于2014年正式招生。
2017年,开办工商管理学士(工商管理学士综合课程)及法律博士双学位课程。 [8]
2022年,联合复旦大学泛海国际金融学院推出工商管理博士(DBA)项目。 [21-22]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郑裕彤楼

学院标识

播报
编辑
2011年开始,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采用“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为其称号,以便和世界同类顶尖学府看齐。伴随新称谓而来的,是焕然一新的标志,营造现代、国际、悦目的视觉形象。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标志
新标志灵感来自港中大的凤凰校徽,并注入现代味道与翩然动感。凤凰鸟首与双翼朝向前方,示意商学院立志培育引领未来的商业领袖。凤尾羽毛形同一团舞动的火焰,划出一道优美的C型弧线,而“C”则是港中大英文简写的首字母,象徵商学院建基于大学的实力与传统。尾巴右上方闪着一朵星型火花,传达启蒙与知识创造的意念。
珍珠灰色的凤凰与橙黄色的火花,在皇家紫的底色烘托下分外灵动。学院推广及传讯办公室行政主任邵俊伦先生说:“紫色代表忠耿与热诚,黄色代表坚毅与果断,珍珠灰代表专业与自信。后者也寓意商学院在珠江三角洲名声日隆。”
标志的所有元素藏身于一个四边形,左下角为圆角,构成线条利落分明的徽章,透出庄严、有力兼灵巧的意味。 [9]

教学设施

播报
编辑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以郑裕彤楼作为基地,郑裕彤楼楼高15层,拥有世界顶级的建筑设计和教学设备,包括:
全球最先进的金融交易实验室。这个被业界誉之为全球最佳的金融交易实验室,设备先进完善。实验室配备53台电脑,装有彭博及路透社的终端机,提供全球各个主要证券交易所的即时数据,包括纽约、多个欧洲及香港证券及期货交易所。
商学院亦设有与IBM共同合办之市场工程实验室 。由IBM捐赠市场软件授权、云计算设备予市场工程实验室,携手进行大数据分析及研究,帮助营销企业体验数据分析带来的业务优势。
凯悦培训中心备有6间凯悦品牌标准培训房间,以教授凯悦品牌的标准。该设施并设有一流的食物及餐酒实验室,以及一间设于校园内的餐厅。
高级管理人员教育会议中心:拥有先进设备,适合各种行政人员培训课程、会议及活动。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在香港岛中环的优越地段亦设有一个一流的教学设施。商学院市区教学中心坐落于香港最繁盛的商业及金融中心区。 [10]

专业设置

播报
编辑

本科课程

学士课程
CUHK-Citibank University Banking Course
亚洲商业学
环球商业学
环球经济与金融
酒店旅游及房地产
保险、金融与精算学
工商管理学士综合课程
国际贸易与中国企业
专业会计学
计量金融学
计量金融学及风险管理科学 [11]
双学位课程
工商管理学士(工商管理学士综合课程)及法律博士 [11]

学科介绍

工商管理学士综合课程
港中大商学院国际会议
工商管理学士综合课程,是一个高质素及全面的商科课程,特点是教授工商管理的基础教育课程,使学生对工商管理有广泛的认识,同时也能按照个人兴趣选择专修范围,学习相关知识。
专修范围共有十个,包括商务分析、商务经济学、综合金融学、金融工程学、保险及风险管理、国际企业管理学、人力资源管理学、市场学、计量营销学及综合商务。 [12]
环球商业学
“环球商业学”由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丹麦哥本哈根商学院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合作开办,乃全球商学教育的先驱。来自三地的同学会一起在丹麦、香港和美国上课,参加小组活动及参观欧洲、亚洲和美国的商业机构。“环球商业学”旨在为经济日益全球化的社会培训高学识及富国际视野的工商管理专业人才。
国际贸易与中国企业
“国际贸易与中国企业”由香港中文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及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代勒摩尔商学院合作开办,为来自两所大学的同学提供学习中美商业关系及中国企业增长策略的难得机会,提供丰富的跨文化体验,让学生实践全球化的思维及行动方式。学生将于两所大学就读,并参加本地和海外的考察交流团,并于美国和香港/内地进行暑期实习。完成学士课程后,同学可选择到南卡罗来纳大学升读国际贸易硕士课程。 [12]
工商管理学士(工商管理学士综合课程)及法律博士双学位课程
工商管理学院及法律学院合办一个五年的全日制工商管理学士(工商管理学士综合课程)及法律博士双学位课程,并于2017-18年度开始推行。课程结合了工商管理和法律这两个专业的优势,揉合扎实的商业和法律知识,将有助学生进入不同领域,包括法律界、商界及政府机关等,担任领导的角色。
课程配搭一气呵成,让学生于五年内获得工商管理学士与法律博士的双学位资格,有别于一般情况下需要六年完成上述两个学位。严谨的课程同时提供灵活的安排,学生可因应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在完成四年课程后毕业,获取工商管理学士或工商管理学士及法律学副修资格。
修读此双学位课程同学将于首四年缴交大学本科课程学费,而四年学制以外之课程会以自资形式完成。 [12]
环球经济与金融
作为世界主要的金融中心,香港对有环球经济金融活动知识的专业人员需求日渐上升。环球经济与金融学旨在为修读的学生在环球经济的背景下提供经济学和金融学的跨学科专业训练,务使毕业生具备坚固的分析能力、实践经验和全球性思维去应付银行业和金融业在未来发展中的各项挑战。
环球经济与金融学会覆盖一些在传统经济学金融学中不曾涉猎的题目,包括:稳定机制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欧洲中央银行;中国的崛起和其对国际经济和金融秩序的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的金融机构的企业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策略。
环球经济与金融学重视实习和研究经验,这些经验可让学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力,以及进一步巩固他们所学习的知识。 [12]
酒店旅游及房地产
课程涵盖两个行业导向专修领域(酒店旅游与房地产)。广义的酒店旅游行业(包括酒店、旅游、餐饮、主题公园、邮轮、航空公司、俱乐部、娱乐设施、会议展览等等行业)与房地产业密切关联 - 两者均重视资产,也强调服务。与此行业特质相符,课程的房地产领域着重 “资产”部份(如建筑物业)之规划、开发与投资,而酒店旅游领域则着重“服务”,即如何改善服务质量,确保顾客满意,并提升公司业绩。课程旨在培养兼具经理人与所有者/投资人视野,对酒店旅游与房地产业经营有全面理解的行业领袖人才。课程的教育理念是理论结合实践。学生通过实习及各种体验学习活动,运用课堂所学知识技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大学教学酒店 -沙田凯悦酒店、示范厨房、品酒实验室及学生管理的餐厅提供了理论实践结合的理想学习环境。为加强学生的全球化认知,课程为学生安排广泛的海外交换学习机会。过往学生曾参与全球知名商学院(如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密歇根大学商学院等)的交换生计划,也有学生在顶尖酒店学院(如康奈尔大学酒店管理学院、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酒店管理学院)学习。 [12]
保险、金融与精算学
保险、金融与精算学课程培养学生对保险、金融及精算学之概念的了解,以及分析问题的技能,尤其着重保险业的功能、架构和实务方面。为切合市场需要,课程设计以香港保险业为起点,同时亦旁及国际实务的相关课题。大学程度的保险、金融及精算知识有利保险业发展,并提升业界专业水平。毕业生能够有效地掌握保险及相关行业的管理技巧,胜任管理阶层,于香港的出路十分广泛。学生亦需要修读计量保险,将来可从事有关精算的工作。 [12]
专业会计学
随着商业社会对具环球视野的领导人才殷切的需求,会计学院从2013至14年度开始,在四年制专业会计课程内增设环球会计专修班。此专修班将培养优异的专业会计同学成为具广博知识及环球视野的未来领导人才;学院将提供奖学金、海外培训及实习机会予专修班同学。
会计学院为国际AACSB认证,其会计课程亦为香港会计师公会(HKICPA)、英国特许会计师公会(ACCA)、英国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及澳洲会计师公会(CPA(Australia))认可。毕业生可申请注册成为香港会计师公会的专业课程(Qualification Programme)学员或报考其他专业试;他们在专业考试及个案分析比赛的成绩是非常优异的。专业会计课程毕业生多获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聘用;亦有毕业生加入银行、金融行业或顾问公司工作。 [12]
计量金融学
计量金融学课程专门教授计量知识并培养分析能力,以满足环球市场对该类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课程主要范畴包括金融、数学、统计学和资讯科技等,授课内容亦涵盖业内的新发展,帮助学员作好准备在金融行业服务。毕业生对金融衍生工具和投资市场有广泛深入的了解,并能胜任在各类投资银行商业银行、顾问、会计、金融和非金融企业的有关工作。
为鼓励全方位学习,课程亦设定了一套活动体验学习方案让学生能够超越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实务性学科如“基金管理与资产分配”和“银行与金融实习”,为学生提供了课堂知识与金融市场实务结合的机会。课程更设有嘉宾讲者系列,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和行内专家讨论金融时事。
鼓励学生参与不同的海外交换生及实习等计划。一方面让学生增广见闻,开阔视野;另一方面可实践所学,吸收实际工作经验。多年来,课程与业界保持良好关系,学生的质素深得认同。毕业生亦成为雇主渴求的招聘对象。 [12]
计量金融学及风险管理科学
计量金融学及风险管理科学跨学科课程由工商管理学院及理学院携手合办。课程糅合了金融及风险管理的精萃,旨在提供有关金融、风险管理、统计及商业的专业知识。香港为重要的国际金融服务中心,市场对具备金融及风险管理知识的专业人士趋之若鹜。课程能装备学生有关方面的知识,让他们了解当前发展,为日后就业打好稳健的基础。为培育学生的全面技能,课程亦设定了一套活动体验学习方案,当中包括如实习科目为学生提供了课堂知识与金融市场实务结合的机会。课程更设有嘉宾讲者系列,让学生有更多机会和行内专家讨论金融时事。
课程亦透过专门培训项目令学生能实践参与不同的海外交换生及实习等计划。一方面让学生增广见闻,开阔视野;另一方面可实践所学,吸收实际工作经验。多年来,课程与业界保持良好关系,学生的质素深得认同。毕业生亦成为雇主渴求的招聘对象。此外,毕业生亦可在经济、金融、精算及保险、数学、统计和风险管理科学得到扎实的知识根基以攻读硕士或博士研究生课程。 [12]

聚焦中国

播报
编辑
香港中文大学在国内拥有深厚的历史根基。自1963年创校以来,先后与内地多所重点大学及教研人员、研究机构和其他知名组织建立稳健的互助互惠关系。这也为该校师生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得以时刻掌握中国商业界的最新发展,进行研究工作,并建立人脉网络,对其日后事业发展有莫大帮助。 [13]
香港中文大学在深圳成立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研究院,足以证明该校对珠三角地区的教育研究工作不遗余力的承诺。此外,在深圳市政府的支持及国家教育部的许可下,香港中文大学于2014年在深圳龙岗区建立了一个新的商学院,名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济管理学院。 [13]

中国课程

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金融财务MBA项目
香港中文大学与中国内地多间知名学术机构合办多个课程,覆盖内地全部三个主要城市(北京、上海及深圳)。
金融财务工商管理硕士课程(与清华大学合办)
高级财会人员专业会计硕士课程(与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合办)
EMBA(中文班) [14]

中国研究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的教研人员热衷于从事多项不同类型研究,尤其是研究亚洲的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香港中文大学在国内拥有深厚的历史根基。自1963年创校以来,先后与内地多所重点大学及教研人员、研究机构和其他知名组织建立稳健的互助互惠关系。 [15]
这些不可多得的合作关系为本校教生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学习机会,让他们得以时刻掌握中国商业界的最新发展,进行研究工作,并建立人脉网络,对其日后事业发展有莫大帮助。 [15]
中国经商智慧
中国经商智慧(CBK@CUHK)是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设立的网站,通过深入浅出的专题文章、写实的公司案例、讨论及知识库中的研究论文等,作为国内外的商业世界的知识桥梁,并提供有关在中国经济及商贸时事的独到见解。你可以在网站获得关于在中国经商的学术和实务见解、品牌策略、家族生意继承及其他内容。 [15]

学术交流

香港中文大学与中国内地多间知名学术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培训年青内地研究人员及通过不同的学者交流计划促进学术交流。多年来,通过在中国举行的博士/年青学者培训计划,为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交通大学中山大学等内地十间顶尖大学商学院的青年学者及博士生提供研究方面的培训。 [16]

放眼国际

播报
编辑

国际合作

EMBA课程海外交流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经常感受到全球化的力量,这股力量吸引世界各国汇聚到市场上,产生所有人共享的经济效益,也令日后的领袖日益需要具备环球经商智慧及国际思维。香港中文大学通过多项举措,在其商业教育内满足这个重大需求,包括一直致力与知名的海外学府合作举办具备全球视野的课程。现时该院提供两个分别为环球商业及中美商业营运而设的学士学位课程。 [17]
香港中文大学早于1999年成为全亚洲首两家国际管理教育协会(AACSB International – The Association of Advance Collegiate Schools of Business)认可的商学院之一,印证学院的工商管理教育已达国际尖端水平。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于2000年在香港成立了Beta Gamma Sigma首家分会。 [17]
高度国际化
除了国际课程及认可,该院亦通过香港课堂的学生编排,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国际经验。该院的全日制MBA课程包括来自全球多达18个不同国家/城市的学生,亦构成了云集不同地区年青行政人员的出色交流平台。 [17]
该院亦举办学士及研究生课程的交流计划,合作的知名海外学府包括美国芝加哥大学、加拿大麦吉尔大学、中国北京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法国巴黎高等商学院英国伦敦商学院等。 [17]
在研究方面,该院教研人员的论文经常刊登于一流的国际同业评审期刊内;部份教研人员甚至担任国际期刊的编辑委员会成员,深入接触最新的国际经商思维,包括范博宏教授(Journal of Corporate Finance副编辑);贾建民教授(Operations Research副编辑);牧野成史教授(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编委会成员)及罗胜强教授(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顾问编辑)。 [17]
环球课程
Beta Gamma Sigma CUHK Chapter
环球商业学:本课程由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与哥本哈根商学院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凯南 - 弗拉格勒商学院合办,是工商管理学士综合课程下的专门分支,于丹麦、香港及美国校园提供全面的国际化课程内容,拓展学生的全球思维。
国际贸易与中国企业:南卡罗来纳大学合办的全新课程,教学重点包括美国、中国及亚洲的先进商业实践。完成学士课程后,学生将赴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升读为期一年的国际贸易硕士课程。 [17]

国际认可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为亚洲区首两间获得AACSB认证的商学院之一。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的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课程及金融财务工商管理硕士(FMBA)课程获工商管理硕士协会(AMBA)认证。 [3]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在香港成立首家Beta Gamma Sigma分会。 [3]

国际排名

香港中文大学商学院在2018-2022年UTD全球商学院科研排名百强榜中位列全球第29位、亚洲第1位 [20]
香港中文大学EMBA项目在《金融时报》全球EMBA课程评选中,一直位居前20名,2010年该项目在全球排名中跃升第10位,且在所有亚太区独办EMBA课程中,更连续8年(2003至2010年)获选为亚太区第一。 [18]
行政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课程于2017年《金融时报》全球EMBA排名第32位 [3]
CUHK MBA
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MBA)课程于2017年《金融时报》全球MBA排名第36位
2017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社会科学及管理学,第26位
2017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会计金融,第23位
2017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商业及管理学,第39位
2017年QS世界大学学科排名—酒店及休闲管理学,第38位
2017年QS亚太区首20间商学院之就业能力及研究排名,分别为第13及第7位 [3]

学院领导

播报
编辑
院长
卓敏经济学教授周林
副院长
赵善铭副院长(国际交流)
张惠民副院长(硕士课程)
温带达副院长(工商管理硕士课程)
马旭飞副院长(研究与影响)
张萌副院长(教与学)
古纪达副院长(本科课程)
助理院长
欧阳秋乾助理院长(本科课程)
伍卓贤助理院长(本科课程)
赖汉荣助理院长(本科课程)
系主任及学院院长
杨勇 会计学院院长
周翔 决策、营运与科技学系系主任
舒涛 金融学系系主任
曾德铭/尹振英 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署理院长
罗胜强 管理学系系主任
邝玉仪 市场学系系主任
(截至2024年5月)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