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需要先再看一下交戰雙方的實力對比,有利於理解李世民之後驚爲天人的操作。

竇建德這邊大概有13萬人,自己從河北帶了10萬,又俘虜了孟海公的3萬。但是,這13萬人屬於疲憊之師。

因爲,竇建德在620年10月和李藝幹了兩架,結果都被摁地上摩擦了一番。620年11月他便揮師南下,又和孟海公打了4個月,到621年3月,纔到達虎牢關,這羣人已經在外溜達整整6個月了,戰鬥力肯定不會怎麼強。

更重要的是,剛剛歸附他的孟海公的3萬人馬,他根本沒有來得及消化,這羣人就像當年歸附李密的驍果軍一樣,肯定和他心不齊,各打各的算盤。

王世充這邊,被李世民從公元620年7月,打到了621年3月,打得只剩下了一座洛陽城,而且城裏斷糧了。王世充的大臣都餓死了一批雙一批。原來洛陽的3萬戶人家,只剩下了3000戶,人口少了十分之九。

李世民這邊,大概是8萬人。其中李世民帶到虎牢關的有3500人,原來駐守虎牢關的有多少人,史書上沒有記載。這羣人也是疲憊之師,從公元620年7月到621年3月,在外面溜達了整整9個月,家裏的媳婦都該生了,所以,肯定也是疲憊至極。

所以,虎牢關之戰中,雙方都已是最疲憊的時刻,拼的就是勇氣和耐力,誰有絕地反擊的能力,誰就能獲得最後的勝利。

下面是雙方具體的打仗過程:

公元620年10月底,竇建德接到王世充的救援信之後,立刻召開了一個領導班子會議。會議上各路將軍、謀士踊躍發言,把如意算盤打得是啪啪響:

1、唐佔據關中,鄭佔據河南,我們佔據河北,這是三足鼎立、相互對峙的局勢。

2、唐強鄭弱,王世充必敗,脣亡齒寒,應該立刻援救王世充,

3、如果打敗唐軍,還可乘機消滅王世充,然後再向西攻打長安,平定天下。

不過,這裏面有個很大的漏洞——顧頭不顧腚。救援王世充的時候,李藝南下怎麼辦?要知道,過去的幾個月裏,竇建德剛和李藝互砍過兩次,而且還都被反殺了。現在南下救王世充,李藝不趁火打劫纔怪。

所以,商量到最後,竇建德不得不將部隊分爲了兩個部分。一部分由大將高士興率領,駐紮在籠火城(今北京西南二十五里),防止李藝南下。自己則率領10萬大軍,浩浩蕩蕩的開往了洛陽。

但是,竇建德這頭雄獅剛剛溜達到門口,就遇到了本領不大,但是逮着誰都敢咬的平頭哥——孟海公。

今天的山東曹縣、成武縣一帶是土匪孟海公的地盤,此人613年就幹起了造反的事業,雖然公司規模一直都不大,但多多少少也有三四萬人馬。之前,李世績爲竇建德設計的圈套,就是以打他爲藉口。

孟海公這位平頭哥,看見竇建德的10萬之衆,一點也沒慫,呲牙咧嘴的就幹上了。而且,這一干就是將近4個月的時間(公元620年11月到621年3月初),直到被俘,纔算是低頭認輸。

而正是這4個月,讓戰場上的局勢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爲之後唐軍的勝利,打下了最爲堅實的基礎。

李世民利用這4個月,先是打敗了幾次王世充的襲擊,並又一次截斷了王世充的糧草,導致洛陽城內出現了大量人喫人的現象。

原來楊侗遷到洛陽城內的3萬戶人家,只剩下了3000家,十分之九的人要麼被活活餓死,要麼跑出去投降了唐軍。到最後,甚至王世充的很多大臣,都餓死在了城中。

最爲關鍵的是,洛陽東邊的天險虎牢關,也落入了唐軍的手中。我們再看一下下面的這張圖。

虎牢關是洛陽東邊的必經之地,它的兩邊是黃土高坡,只有中間有一條小路可以通過。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爲歷代兵家必爭之地。

劉邦和項羽互砍的那4年,劉邦爲啥能抗住戰神的使勁造,就是因爲他剛開始就佔據了這裏的有利地形。

虎牢關本來掌握在王世充弟弟王行本的手中,如果王行本打開關門,讓竇建德大軍蜂擁而過,洛陽以東將無險可守,唐軍的形勢必將急轉直下。這個“一戰擒雙王”經典之戰,大概率就不會上演。

幸運的是,就在竇建德擒獲孟海公的前一天,2月30日(農曆2月有30天)老天竟然把這份大禮,誇嚓一下送給了李世民。

鎮守虎牢關的王世充大將之一沈悅,突然給唐軍發了一封投降信,表示願意作爲內應,以助唐軍攻取虎牢關。

李世民大喜過望,急忙讓左衛將軍王君廓,趁着夜色對虎牢關發起了猛烈的進攻,內外夾擊之下,虎牢關就這麼幸運的落入了李世民之手。

竇建德喫掉孟海公的幾萬人馬之後,纔開始順暢起來,又連續攻陷了管州(今鄭州)、滎陽、陽翟(今許昌禹州)等縣。

聽說竇建德已率軍前來,在城裏忍飢挨餓了幾個月的王世充,又一次信心大振。

他雖然輸了無數次,但是他始終不肯相信,眼前這位年輕人真的比李密還要厲害。他更不願意相信,自己一次也不能獲勝,哪怕只是一次小勝。

所以,他準備藉着士兵們振奮的時候,再一次尋找機會,最後殊死一搏。也許,他會像上一次打敗李密一樣,打敗李世民。而這個讓他有可能獲勝的機會,很快就來了。

一天,李世民率領主力,準備從北邙移軍到青城宮,王世充看到唐軍的壁壘還沒有建成,便決定抓住戰機,帥2萬士兵傾巢而出,準備打唐軍一個措手不及。他相信,只要攻到唐軍壁壘之前,李世民必敗無疑。

只是很可惜,李世民不是李密,他不但沒有輕視這個被自己打敗了無數次的梟雄,還一眼就看透了王世充的小心思,立刻對左右大喊:“賊子傾巢而出,只是想僥倖一戰,今日如果痛揍賊子,日後他必不敢再戰!”

隨即李世民便命令屈突通率領五千步兵,渡過谷水率先出擊,自己則帶領騎兵,緊隨其後。

一方要做最後的掙扎,一方要把對方徹底打趴下。所以,這一戰又是打得格外慘烈,雙方激戰多時,竟然不分勝負。如此打下去,唐軍即便獲勝也會損失慘重。

關鍵時刻,李世民的第三場戰狼真人秀,又上演了。

只見他率領了幾十名精銳騎兵,直插敵軍營陣之中,準備像一顆子彈一樣穿透鄭軍營陣,一來尋找敵軍的弱點,二來打亂敵方的陣角。王世充急忙派人對李世民一行圍追堵截。

李世民繼續他的戰狼表演,左右開弓,立殺數十人,如入無人之境。

可是,就在李世民最爲得意的時候,前方突然出現了一道綿延數里的河堤。李世民只好緊急勒馬,準備轉身再戰。

哪知道,此刻已有數百名鄭軍圍了上來,將李世民、丘行恭兩人與其它幾十名唐軍騎兵硬生生的截成了兩半。

更糟糕的是,李世民的坐騎突然中箭倒地而亡,鄭軍一擁而上,正要結果了李世民的性命。

正在這危機時刻,丘行恭調轉馬頭,向着追來的鄭軍一通亂射,箭無虛發,連殺數人,追兵一時不敢向前。

藉此機會,丘行恭立刻下馬將自己的坐騎讓給了李世民。自己則在馬前步行,手執長刀,一邊亂喊亂叫,一邊連殺數人。

李世民在馬上,也是殺紅了眼,不斷揮舞戰刀,朝敵人頭上猛砍過去。鄭軍見兩人如此勇猛,再次遲遲不敢向前,眼睜睜的看着兩位衝出了包圍圈。

雖然沒有殺掉李世民,但王世充並沒有氣餒,繼續率領部下殊死搏鬥,鄭軍被唐軍打散了幾次,但王世充都能迅速的再次集結,重新投入戰鬥。雙方就這樣,你來我往,一直從早上七點鐘砍到了中午。

最後,王世充實在抵擋不住李世民的猛烈攻勢,只好率軍撤退。李世民趁機掩殺,殲滅鄭軍七千多人,直逼洛陽城下。

緊接着,李世民便發佈了總攻令。剛剛贏得大勝的唐軍,如同潮水一般,帶着憤怒,帶着熱血,從四面八方對洛陽城發動了猛烈的進攻。

可惜王世充雖然在野外和唐軍互砍不行,但是防禦措施卻做的十分嚴密,城頭上大炮萬石齊發,弓弩萬箭齊射,唐軍晝夜不停的圍攻了十幾天,死傷慘重,卻寸步未行。一時間,唐軍士氣極其低落。

更加雪上加霜的是,3月下旬,竇建德終於率13萬大軍,對外號稱30萬到達了虎牢關下。他立刻給剛剛攻城受挫李世民寫了一封恐嚇信,要求唐軍退回關中,返還鄭地。

前有頑敵,後有強兵,歷史終於到了最爲關鍵的時刻,李世民立刻召集各位將領商議對策。

哪知道,會議一開始,李世民最信任的蕭瑀、劉弘基、屈突通、封德彝等大部分重臣,竟然強烈要求暫時退守新安,等待時機再戰。

他們的理由很充分,唐軍經過幾個月的奮戰,已經疲憊不堪,洛陽城一時難以攻克,竇建德又連克連捷,應該避其鋒芒。

但是李世民顯然很不滿意,退守新安固然安全,但是過去幾個月所奪下的州縣怎麼辦?

他完全有理由相信,那些望風而降的州縣都是一羣牆頭草,只要大唐撤軍,他們必然會再次倒向王世充的懷抱。以後再戰,恐怕就沒有這麼簡單了。

而且,李世民也看出了蕭瑀、劉弘基等人的私心,這些人都屬於關隴貴族,已經位高權重,可以榮華富貴一生,完全不必再冒着性命的危險再立戰功。

可是李世民卻不同,他如果不能打贏此戰,下一個坐上皇位的人,必然是他的哥哥李建成,而自己以往拼死立下的戰功,都將煙消雲散。至於自己的性命,恐怕也只在哥哥的一念之間。

所以,李世民失望至極的將眼神轉移到了另一羣人身上——山東戰將。他明白,這羣人剛剛歸附,必然急於立功,一定會有更好的策略。

而事實上,李世民只猜對了一半,第一站出來要求繼續作戰的人,卻是一個文弱的書生——薛收。

此人是房玄齡推薦給李世民的人才之一,時任秦王府記室,才高八半,運籌帷幄,後來被李世民認爲有宰相之才,只是很可惜,沒等李世民當上皇帝,他便死了,年僅33歲。

第二個站出來的,纔是山東的戰將郭孝恪,就是那位和李世績剛剛投降竇建德,便要陰人家的傢伙。

他們用近乎歇斯底里的聲音喊道:“王世充已窮途末路,竇建德前來送死,正是滅了他們的最好時機。大王只要一面分兵守洛陽,再親率大軍到虎牢關,以逸待勞,不出一月,兩寇必破。”

一個個久經沙場的老將,竟然臨陣退縮,而一個弱不禁風的書生,竟然有如此決心,讓李世民百感交集。

是啊,退,何時才能平定天下?戰,則可以一舉掃平北方,立下不世之功,以命相搏,有何不可?

22歲的李世民終於下定了決心,他站了起來,用異乎威嚴的眼光掃視了在坐的每一位人,厲聲說道:

“一舉兩克,在此行矣。洛陽不破,決不回軍,再有膽敢提班師者一律斬首。”

很多時候,不是看到了希望才堅持,而是堅持了纔會看到希望。一個人如果遇到一點困難,便裹足不前,即便周圍都是希望,他也不敢捨身向前,奮力一搏。

相反,一個人只有在堅持中經歷過痛苦、絕望、無奈等等至暗時刻,看到希望時,他纔會拼盡全力,哪怕是犧牲性命,也在所不惜。

確定好戰略之後,李世民將軍隊分爲了兩個部分,一部由齊王李元吉帶領繼續圍守東都洛陽,自己則率領3500玄甲鐵騎,前往東邊的虎牢關抵禦竇建德。

3月25日,李世民一行進駐虎牢關。第二天一大早,李世民便親率500驍騎,出虎牢關東二十餘里視察敵情。

溜達到半路,李世民看見道路兩側正好有兩座丘陵,於是,他突然萌生一計。讓李世績、程知節、秦叔寶分別帶領100多名騎兵,埋伏在丘陵之上。自己則帶着尉遲敬德等四個人,向竇建德的營寨直奔過去。

縱馬狂奔一段路之後,李世民突然看到了不遠處的滾滾黃河,頓時豪情萬丈,對着尉遲敬德喊出了那一句壯志凌雲的名言:吾執弓矢,公執槊相隨,雖百萬衆若我何!

在距離竇建德營寨1000多米的地方,這4個人終於碰上了竇建德的遊騎兵。

於是,李世民的第四場戰狼真人秀,又要上演了。

李世民看到這些遊騎兵之後,不僅沒有跑,還給他們打起了招呼:“老子乃秦王也。”

這些人看到有人罵自己,而且還只是4個人,頓時大怒,拍馬就朝李世民衝了過去。

李世民也沒有動,就站在原地極其從容的彎弓、搭箭、射擊,一箭下去,就射死了對方一將,其他人看懵了,再也不敢上前,趕忙讓人回去叫來了五六千騎兵,準備羣毆。

看到如此多的敵軍洶湧而來,跟着李世民的其他幾位騎兵,頓時大驚失色。李世民卻極爲輕蔑的大笑:“你們先走,我自與敬德殿後。”

說罷,戰場上便出現了很震驚的一幕。前面李世民和尉遲敬德兩個人往回跑,後面五六千騎兵瘋狂往前追。

如果這五六千人,一起拉弓射箭,對着前方一通亂射,李世民一行肯定就變成了刺蝟。但事實卻是,李世民與尉遲敬德一邊往回跑,一邊轉過身來彎弓、搭箭、射擊,連續射殺了十幾個竇軍。

更慘的是,這些追軍很快又鑽進了李世民早已佈置好的圈套,被李世績、秦叔寶、程知節等人一通爆錘,留下了三百多顆腦袋和兩員大將的屍體之後,才落荒而逃。

竇建德聽說五六千人被幾百人給錘了,覺得很沒面子。第二天,便親率了數萬人馬,殺到了虎牢關之下,準備和李世民決一雌雄。

當竇建德親率數萬人馬,氣勢洶洶殺到虎牢關之下,準備報昨日之仇的時候。李世民卻緊閉了關門,又玩起了躲貓貓的遊戲,無論夏軍怎麼叫罵,人家就三個字——沒聽見。

竇建德在下面又是溜達、又是喊,等了半天連個送水的人也沒有,更加生氣了。但是,他又看到關口險峻、攻城無望,晚上連個可以休息的賓館也沒有。最後,只好無奈的帶着人又回去了。數萬大軍就這麼來了個公款喫喝一日遊。

在接下來的一個多月裏,李世民繼續發揮他的特長——堅守不出,消耗對方的鬥志。

當然,在此過程中,他也不會大眼瞪小眼的閒着,而是不斷派出小股騎兵試探對手虛實,摸清楚對手的數量,以及各個部隊的戰鬥力,並尋找機會切斷對手的糧道。

在這一系列的操作之下,很快他就又逮住了一次機會。

4月底,據探子來報,竇建德押送糧草的隊伍戒備非常鬆散。李世民大喜過望,便讓王君廓率領了一千多輕騎兵,劫了竇建德的大批糧草,還俘虜了其大將軍張青特。

在關下憋屈了一個多月,還連輸了兩陣,搞得竇建德十分的鬱悶。於是,他又召開了一次領導班子會議。第一謀士凌敬,發揮了他野獸般的想像力,提出了一個腦回路特別大的四步走戰略:

第一步,渡過黃河、攻取黃河以北的懷州(今焦作)、河陽(今洛陽孟津)。

第二步,翻越太行山,拿下上黨。

第三步,通過豫北通道,進入河東,拿下蒲津。

第四步,進入關中,拿下長安,圍魏救趙。

凌敬爲啥爲提出這個策略呢?因爲自古以來,從山東往關中打,相對好走一點點的路只有三條:

第一條,就是凌敬所說的這個豫北通道,從河陽(今洛陽孟津)通過太行八陘之一的軹關陘,進入山西侯馬。但是,這條路上的軹關非常險峻。軹者,車軸之端也。軹關,就是隻能過一輛車的關口。

第二條就是豫西通道,也叫作崤函道。這條路還分爲南北兩路。北路是洛陽—新安—澠池—三門峽—潼關—長安。項羽當年往西打,就是走的這條路。

南路是洛陽—宜陽—永昌河谷—雁翎關河—三門峽—潼關—長安。

這條路上最難過的就是函谷關和潼關,這倆關和軹關一樣,最多也是隻能過一輛車。不過,隨着黃河攜帶泥沙的不斷堆積,唐朝之後潼關就變得越來越寬了,以後也就沒那麼險峻了。

第三條是武關道,從襄陽出發,經淅川—武關—商洛—藍田,最後到達長安。

這條路中最難過的是武關,該關高峻陡峭,比其它關還要難過,兩匹馬都不能並行。當年劉邦入關中,就是走的這條路。

當然,依劉邦的武力值他是肯定硬攻不下來的。最後,他是聽從了張良的計策,讓酈食(yì)其(jī)、陸賈遊說武關秦將投降,搞了個襲擊纔給拿下了。

後來劉邦出關中和項羽互砍時,走的就是這三條路。

爲啥說凌敬的這個戰略,得有野獸般的想像力才能想出來呢?

因爲虎牢關我去過,古代的戰車,我估計能並排過10輛。虎牢關你都過不去,只能通過一輛車的軹關,你咋過?靠梁靜茹給的勇氣?還是張韶涵給的隱形的翅膀?

另外,我們上文中也講過,李世民在圍攻洛陽的時候,就已經命令劉德威從太行拿下了河內(河陽、懷州都在其中),既然唐軍已經事先拿下了這兩個地方,肯定早有準備,不會那麼輕而易舉被竇建德攻下。

所以,說白了,凌敬的意思就是,反正也打不過去,就別特麼管王世充了。趁着王世充還有最後一口氣,能牽制住唐軍的主力,咱爺們趕緊去搶地盤,爲以後與唐的戰爭做準備吧,至於能不能圍魏救趙,已經無所謂了。

竇建德打了這麼久,也有退軍的意思。所以,看到有人遞了個臺階下,非常的高興,便立刻決定按照此計劃進行。如果歷史按此進行,大唐統一進程估計要晚好幾年了。

但是,老竇的命令剛剛傳達下去,王世充前來求救的使者王琬、長孫安世兩個人卻不幹了。

他們立刻找到了竇建德,抱着老竇的大腿,一天到晚嚎啕痛哭(朝夕涕泣),再不救洛陽,王世充估計就要被餓死了。不僅如此,這倆人還特有腦子,又花巨資收買了竇建德身邊的若干個將領。

所以,幾天之後,竇建德手下大將們的意見就變成了一邊倒:“凌敬是個書生,根本不懂打仗,你咋會聽他的?”

衆將這樣一說,慢慢的讓竇建德產生了一種幻覺,他還以爲這羣人勇氣可嘉,急着打仗呢。所以,很快他又轉變了思路,下定了決心要和李世民在虎牢關死磕。成則會所嫩模,敗則下海乾活。

公元621年5月1日,李世民和竇建德虎牢關下對罵了30多天之後,大戰終於打響了。

當天上午,一封密報傳到竇建德的手中:唐軍牧草已盡,即將到黃河以北牧馬。

竇建德大喜過望,立刻召集諸將開了場戰前會議。會議上他慷慨激昂,向大家描繪了一幅美好的未來藍圖。最後他終於下達了決戰的命令,明天即是決戰之日,奪取虎牢關,西進入關中。

但是,竇建德不知道的是,幾個小時之後,李世民這邊也收到了一條密報:竇建德明天要決戰。

由此可見,這一個多月內,這倆人還真沒有閒着,都玩起了無間道,併成功策反了對方的高級將領。

李世民得知消息之後同樣大喜過望,一舉兩克,只在明天。當即他便做出了一個正常人想都不敢想的決定,3500人硬剛13萬。

5月1日下午,李世民將計就計,裝作到黃河北岸視察敵情,並將一千多匹戰馬放到了黃河的一個沙洲之上。但是,等到夜晚降臨,他又悄悄的返回了虎牢關,而竇建德對此卻一無所知。

當晚,雙方軍營裏都充滿了殺氣,一個個如狼似虎的士兵,擦拭他們寒光逼人的鎧甲,殺人無數的戰刀。明天,他們或站於敵人頭顱之上,或死於敵人刀劍之下。決定無數人命運的大決戰,終究還是來了。

第二天一大早,天剛微微亮,竇建德率先出擊,全軍開拔、敲鼓進軍。一時間,虎牢關下錦旗招展、戰馬嘶鳴,南北綿延20多里。

史書上只要寫某人兵力強盛,然後又將部隊一字擺開玩造型,最後基本都要完蛋,下一集唐軍也是這樣,結果被打了個幾乎全軍覆沒。因爲這個造型看起來很酷,但也意味着你的力量太分散。

20多里就是10000多米,橫着站13萬人,平均一米才13個,當然,他們不會傻到一個挨一個連着站,但總歸是縱深不夠,敵人一旦發起猛烈的衝擊,就很容易突破防線。另外這20多里也長,首尾根本無法呼應,這邊估計都打完了,那邊救援力量還在路上呢。

難怪看到竇建德擺出這個造型後,李世民大笑不止,用極其輕蔑的口吻對左右諸將說:“賊起山東,未嘗見過大敵,在險關之下,還敢如此囂張;我軍只需按兵不動,不過片刻,賊軍勇氣自衰,到時再追而擊之,必破賊軍!”

竇建德見唐軍龜縮不出,大怒不已,便派出手下大將王琬手拿長槍,身跨隋煬帝的青驄馬,帶了300騎兵,渡過汜水到虎牢關下挑戰。

看到竇建德如此囂張,李世民準備再殺一殺他的威風,便讓王君廓帶領200騎兵,前去應戰。

二將相見,分外眼紅,二話不說,便拍馬大戰。但是互砍數十回合之後,卻始終不分勝負,無奈之下,王君廓只好引兵而還。

王琬看到王君廓退軍,以爲唐軍怕了自己,便哈哈大笑,騎着青驄馬,在陣前來回炫耀。站在城牆上的李世民不由感嘆:“他所乘之馬,真良馬也!”

看到王君廓沒有獲勝的尉遲敬德,本就在憤憤不平,聽到這話之後,立刻怒目圓睜,大喊道:“我願爲大王取之。”說罷,他也顧不得李世民的勸阻,跨上戰馬,帶了兩個隨從便出了城門,直接殺入了王琬的陣營。

王琬正在得意,根本沒想到三個唐軍,竟然敢過來衝殺,所以,沒有做絲毫準備。一不小心,竟然連馬帶人被尉遲敬德給生擒了。其他夏軍,看到尉遲敬德如此生猛,竟然也不敢上前,急忙引兵而逃。

又勝一陣,李世民大喜不已。便令人偷偷的牽回了放牧在河北的戰馬,準備伺機反擊。

中午時分,機會終於來了。李世民的第五次戰狼真人秀,即將上演。

當時是農曆五月初二,也就是陽曆6月,天氣炎熱。已經列陣半天的夏軍,看到唐軍一直沒有動靜,便逐漸放鬆了警戒,紛紛席地而坐,並爭相飲水,軍紀極其懶散。

李世民見狀大喜,便令宇文士及率領三百騎兵,對夏軍進行了試探性進攻。攻擊之前,李世民又再三叮囑:一定要自北向南從敵軍陣前略過,如果敵軍穩如狗,就率軍回來。如果敵軍發生騷亂,就往東衝進敵軍,讓小騷亂變成大動亂。

宇文士及領命而行,結果席地而坐的夏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出現了部分騷亂。

李世民敏銳的抓住了這個戰機,急忙打開城門,親帥剩下的3000多玄甲軍,就向夏軍衝了過去。

剛剛衝進敵軍之中,李世民就突然發現,中了大將。竇建德的中軍竟然守備空虛,於是,他一馬當先,直接衝了過去。

更加幸運的是,竇建德也不知道哪根神經抽搐了,大敵當前的正中午,竟然還在和羣臣開着朝會。不過,竇建德也不愧爲一名百戰之主,聽到營前戰馬嘶鳴之後,他立刻意識到了大事不妙,急忙令左右騎兵快速出擊,迎戰唐軍。

但是,就在這危機時刻,這些開朝會的大臣們卻慌了陣腳,開始四散逃亡,剛好擋住了竇建德騎兵前進的道路。

竇建德大怒,立刻高聲命令大臣們趕緊滾蛋。可惜,命令剛一發出,唐軍騎兵已經殺至眼前。

竇建德急忙帶着左右向後撤去,一直撤到了一個山坡之上。但是,李世民卻緊追不捨,讓舅舅竇抗對着山坡發起了一輪又一輪的進攻。

另外,李世民的堂弟淮陽王李道玄也極其勇猛,戰甲之上被射滿了飛箭,猶如一隻刺蝟。但他仍然不顧個人安危,左衝右突、猶入無人之境。於是,唐軍士氣大振,諸軍大戰,塵埃漲天。

李世民見正面不易攻破,便又帥程知節、秦叔寶、史大奈、宇文歆等一羣猛將,繞到了竇建德的後面,出其不意,發動了突然襲擊。經過一番惡戰,秦瓊帶着數十名精銳騎兵,率先衝破了竇軍的陣營。

竇建德見狀大驚,帶着左右數千人開始向東倉慌而逃。李世民再一次緊追不捨,狂追三十多里,一路斬首三千餘級。

更加幸運的是,在追逐的過程中,竇建德竟然被長矛給刺中了。等逃到牛口渚(今滎陽西北)的時候,由於疼痛難忍,他竟然又一不小心,從馬下跌落了下來。唐車騎將軍白士讓、楊武威立刻拍馬上前,舉刀便砍。

眼看竇建德就要報銷於此,在最危機關頭,突然傳來一聲壯士的大喊:“別殺我,我是夏王。”

倆人頓時像中了5000萬彩票大獎,驚喜萬分,立刻跳下馬上,將竇建德死死捆住送到李世民的面前。

剛剛血戰一番的李世民,看到竇建德竟然被擒了,也是驚訝不已。不過,他立刻又擺出王者之風,用極其輕蔑的口吻大聲責備道:“我討伐王世充,與你何干,竟然敢來犯我軍威?”

竇建德身居屋檐下,不得不低頭的回了句:“今日不來,恐怕勞你遠征啊。”哎,沒想到,一代梟雄臨死關頭,卻說了句這麼窩囊的話,實在是讓人扼腕嘆惜。

在生擒竇建德之後,洛陽就變成了一座毫無希望的城市。一週之後的5月9日,王世充召集諸將想要突圍而逃,但是早已人心離散,無人願從。無奈之下,王世充只好身穿素服,率領太子、羣臣2000多人出城投降了唐軍。

兩個月後,兩個人被裝進了囚車,押到了長安。李淵當即下令將竇建德當街斬首。準備殺王世充時,王世充卻說,李世民曾經答應過不會殺他。

於是,李淵只好免了王世充的死罪,把其兄弟子侄都貶到了四川。但是,還沒等王世充上路,大唐定州刺使獨孤修德爲報殺父之仇,便以假傳聖旨的方式,把王世充一族全部殺死。

什麼,假傳聖旨是死罪?李淵表示沒有聽過。他只是假裝很生氣的罷免了獨孤修德的官爵,然後過了幾天就又給恢復了。

兩個隋末梟雄,就這樣結束了他們短暫而壯烈的一生。現在我們終於可以給這兩位梟雄一個客觀的評價了。

王世充絕對屬於有能力的卑鄙無恥梟雄。

侍奉楊廣時,他陽奉陰違,演假戲、捉美女,無所不用其極。救援東都時,領幾十萬雄兵,竟然數敗於李密,僅落得幾千人倉皇逃至河陽。但越王楊侗對他仍然禮遇有加,不僅多次豁免其罪,還將手中兵力不斷的交付於他。

可是,最後他卻背信棄義,不僅奪了楊侗的皇位,還將其鴆殺。此等小人,天地所不容,人神所同憤,絕對死不足惜。

但是他身上也有優點——鍥而不捨。從公元617年援助東都,到621年被殺。3年多的時間裏,他雖然屢次敗北,但是每次作戰,他都親臨一線,打得異常頑強,竟然幾次三番東山再起。

經歷過那麼多至暗時刻,面對強大的李世民時,他竟然還能強撐將近一年,是隋末撐的時候最長的軍閥,而且沒有之一。不能不說,他配得上梟雄的稱號。

他這種不到最後一刻,絕不放棄的精神,屢敗屢戰,永不氣餒的精神,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學習。

而竇建德則和李密一樣,是一個讓無數人扼腕嘆息的英雄。

如果說得人心者便能得天下,那麼毫無疑問,竇建德是隋末亂世中,唯一一位能夠與李淵正面較量的對手。

他文武雙全、嚴於律已、禮賢下士、任人唯賢,在他的治下,河北、山東竟然能在亂世之中,達到了盛世的水平。在他死後的200年後,公元830年,大唐魏州書佐殷侔,路過其廟,還能看見河北的父老鄉親成羣結隊對其祭祀。可見,他有多麼深得人心。

這樣的人物,放在何時,都不應該是遭此失敗的開國之君。只是可惜,忽然之間竟然一戰被擒,落得了個身首異處,留下了無數嘆息。

於是,無數後來人不禁要問,如果虎牢關之戰,竇建德僥倖逃脫一命,回到了河北。那麼,他最終會不會被唐所滅?

我想,即便如此,恐怕他也很難改變最後的結局。因爲那個時代,只能屬於那位千年不遇的戰神。人家起點比他高,年齡比他輕,文武之才又全部在他之上,即便復生,他又能如之奈何?

每一個動亂的年代都不缺英雄,但是能走到最後的註定只有一個。有大才,無大運之人,千百年來,比比皆是,竇建德不過是其中之一罷了。

天命在唐不在夏,這種“既生瑜,何生亮”的悲劇又豈是人力所能左右?

最後,我們必須慶祝這位22歲的少年,在過去一年的時間裏,他把玄幻爽文都不敢書寫的片段,硬生生的變爲了現實。

他以極其高超的御人用人之術,將內亂扼殺於搖籃之中。他以極其勇猛的衝鋒陷陣手段,連續五次戰狼上身血脈壓制對方。他以極其高超的全局掌控能力,率五路大軍所向披靡。

他創造了一個奇蹟,中國歷史上下五千年,“一戰擒雙王”只此一例。他創造了一個時代,一個幾千年後炎黃子孫都爲之驕傲的精彩絕倫的時代。他無愧於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的稱號。

自此,整個北方全部納入了大唐的懷抱,大唐統一的進程中,再無強敵可言。

現在我們可以總結一下,竇建德爲什麼失敗了。

1、戰鬥力真的和李世民差了幾個檔次,10萬人搞隋末最不知名的土匪孟海公,竟然用了4個月。而且,在620年10月,兩次打李藝都喫了敗仗。從616年,竇單幹,到620年,整整4年,他還沒平定一個河北,戰鬥力水平可見一斑。

2、運氣太差,虎牢關這麼重要的關口,在緊要關頭竟然落入了唐軍之手。而且,中午開個什麼鳥會,導致騎兵出動太慢。

3、逃跑過程中還受傷了。差運氣全趕到一塊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