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實力/民航專家:港擁自主航權 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無可取替

首页 > 简体站 > 正文

提升實力/民航專家:港擁自主航權 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無可取替

時間:2024-04-18 04:02:48來源:大公报

  《民航局關於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指出,鞏固提升香港國際航空樞紐地位,着力提升廣州國際航空樞紐的規模和功能,提升深圳機場國際航空服務和航空貨運保障能力,完善提升澳門機場服務功能,提升珠海機場保障能力。內地民航專家李瀚明(圓圖)認為,珠三角的機場發展挑戰本質是「土地問題」,但他認為目前大灣區內五大機場已有錯位發展。

  李瀚明接受《大公報》採訪時說,「由於『一國兩制三個司法管轄區四個口岸五座機場』的現實,使得珠三角五座機場不可能像倫敦或者紐約那樣,完完全全去按市場化的原則去運作。使得珠三角機場之間、航空公司之間,有一種各自有他人無法染指的核心市場,又各自嘗試在對方市場上去滲透的競爭格局。」

  「香港和澳門機場的核心優勢毋庸置疑,就是其在『一國兩制』下獨立於中國內地的獨立航權。」李瀚明認為,香港始終是珠三角乃至整個中國重要的國際樞紐,具有無可取替的獨特地位。

  市場有競爭 消費者得益

  但就國際航線而言,他稱廣州的國際航線要特色得多,「廣州素有『第三世界首都』盛名,因此在廣州的國際航班中,中東阿拉伯世界同非洲國家的航班甚多,甚至有如伊朗德黑蘭等香港沒有的目的地。」而深圳則在中國國內航線上具有相當重要的節點,亦有不少港人會經深圳機場前往內地各地。

  李瀚明最後談到,目前五座機場已有一些錯位──廣州是一個國內國際相互補充的機場;在珠三角東西兩岸,香港和澳門專精國際,在珠三角的國際航線上有壓倒性的重要地位,而深圳以國內為主,珠海專精國內(珠海機場並無口岸而無法執行國際航班)。他相信,這種競爭和挑戰有利於包括本港市民在內的所有消費者的,因此認為「無必要去刻意強調融合發展,順其自然即可,順水推舟水到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