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臺灣社會,加劇醫療、安養、長照的嚴峻考驗

0
818

★一九九二年加入保德信國際人壽,目前為保德信首席壽險顧問
★自一九九二年起至今每週談成3張新保單(3W)持續1,147週
★為美國百萬圓桌MDRT終身會員
★二○○八∼二○一七年連續十一年榮獲國際龍獎IDA傑出業務金龍獎、銀龍獎等殊榮


臺灣受到人口急速高齡化、少子化,以及人口外移狀況嚴重的多重效應影響,造成M型化社會愈加顯著。

據創市際市場研究顧問調查,在1,100位受訪者中,有82.3%的人擔心自己未來老後將面臨長照需求;其中,有50.3%的人,家中正有長輩需要長期照顧,因此對這個問題特別在意。另外,67.5%的受訪者認為,老後需要長期照顧的時間,平均會在七年以上,其中有4成民眾認為平均時間將超過十年。在我看來,實際的數字,絕對比我們所看到的官方數字更為嚴峻。

不只長照,醫療與安養也是一大挑戰

回到源頭來看,高齡化與少子化,不僅帶來了嚴峻的長照考驗,安養與醫療也是一大挑戰。

一個實例就可明白箇中道理:日前,一位老同事罹患癌症末期,使用標靶藥物維持醫療品質與生活,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標靶藥物就花了他200多萬元,且這個龐大的醫療支出還會持續,標靶藥物必須打到其離開世上為止,試問,有多少家庭可以承受得住這龐大的醫療支出?況且,這只是一個醫療支出問題而已,還不牽涉到安養或長照。

從醫療、安養到長照,這是一段進程。或許我們該慶幸還有健保可依靠,但有些昂貴有效的標靶藥物並不在健保的給付範圍內,儘管健保可支應化療費用,但治療到最後也失去了自體免疫力,不得不進入到安養或長照,進入另一龐大安養或長照開支。這個問題其實是一體的好幾面,面面都相關、相互牽連與影響,需要一體考慮。

長照是只要活得夠久,就一定會遭遇的情況

首先,醫療保障必須先完備,儘管有健保,不足的部分仍需商業醫療險補齊。接著是安養問題,臺灣安養中心品質良莠不齊,有些機構一間病房就是8床或10床並排著照顧,集體感染的狀況層出不窮;再加上社福機構或安養團體持續不足,臺灣未來的十年或二十年,安養問題會愈來愈嚴峻。

最後是長照問題,如失智、失能、中風、癱瘓,這是循序漸進的。但高齡、少子化的數字若持續,或媒體所稱之「當坐輪椅的長輩比嬰兒車還多」,到了二○二五年,臺灣就變成每5人就有1個老人的超高齡社會。至此,長照的需求只會愈來愈大、愈來愈嚴峻,長照問題該如何解決?

再者,長照是家屬勞力又勞心的一個課題,如果被照顧者的狀況是失能,照顧的變數可能還沒有這麼多,但如果是失智,因為其還未喪失行為能力,往往遭逢的照顧變數更容易令人措手不及。

在我看來,財務上的支持是必要元素。家中有長照需求者,人力與錢力都要兼備。有錢才能買到應有的人力照顧,也就是聘請看護,或是有權選擇辭職在家照顧家人。但是,如果你是選擇辭職在家照顧家人,多年過去,當家人離開時,自己也老了,未來的人生該怎麼辦?

以現階段來看,享有壽終正寢者畢竟是少數。所以長照問題,是不得不,也是一定要準備的規劃,也是「只要活得夠久,就一定會遭遇到的情況」。

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34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