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櫃三雄成控盤工具 攻擊訊號先看「它」 - 證券 - 工商時報
前往主要內容
工商時報LOGO

貨櫃三雄成控盤工具 攻擊訊號先看「它」

長榮海運。圖/本報資料照片
長榮海運。圖/本報資料照片

已將目前網頁的網址複製到您的剪貼簿!

貨櫃航運股控盤工具化!守住季線後怎麼看?

先前提到台股若要上攻,權值電子及人氣航運都要表態才行,果然本週的台股在電子及航運表態下,週一(8/2日)就大漲。以週K線來看,目前收盤位置已來到17503點,而前一週高點17637點,後續只要再攻高,週K線即可望形成日出線,有助於8月行情上攻萬八。

若進一步觀察盤面,很明顯地看到這一波的航運股與台股走勢相仿,近日貨櫃航運三雄(長榮、陽明、萬海)與指數皆是回測季線,相較於台積電於季線附近橫盤2個月迥然不同,當前大盤的波動與航運股的關係較為密切。

這種與大盤波動同步的股票,往往容易被市場視為控盤工具,這時不僅產業景氣與企業現況會影響股價,市場氣氛也會影響,如法人對台股保守時,藉由降低航運股的持股比例,進而提高現金部位;這時即便航運股產業面仍佳,但受制於資金轉移,股價也會受影響。

根據最新Drewry世界貨櫃指數(WCI)顯示,美東、美西及歐洲線運價均突破1萬美元;而上海航交所近日所公布的最新SCFI綜合指數也來到 4196.24點續創新高。

若由目前取得的2022年新船下水量及三大海運研調機構的預估數字來看,明年度貨櫃航運市場仍將供不應求,現階段已有法人預估貨櫃三雄的明年獲利可望優於今年,航運股的評價模式有機會從景氣循環股轉為業績成長股。

這代表著貨櫃航運業的景氣不會只有今年好,明年有機會較今年更好,如此就不用擔心今年景氣到頂,當然對於股價中長期有加分效果,容易吸引更多資金進駐。

之前提到觀察航運股是用空間或時間模式來築底?以近日股價來看,長榮與陽明跌破季線後有低接買盤,而萬海則是初步守住季線,顯示季線附近已有場外資金進場。

短線上,由於航運股7月回檔修正花了近1個月的時間,若是不做任何洗盤,季線止穩後,直接V型或是W型上攻,容易在上漲一段時間後引動更大潛在賣壓,其實對於後續挑戰前高不利;反而在此,若能花點時間於季線附近震盪築底,讓籌碼進一步換手,反而有助於8月下半月的上攻。

目前觀察航運股要看是走「先彈升再整理」,還是「先整理再彈升」的模式,當中重點在於航運股本波彈升能否站上月均線,若能站穩月均線,後續才有進一步攻高的可能性。

(摩爾證券投顧分析師蔡正華)

※本資料由摩爾證券投顧提供,其內容僅供參考,本公司恕不負任何法律責任,亦不作任何保證。

您可能感興趣的話題

返回頁首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