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肯錫 2023 年 15 大科技趨勢揭曉!生成式AI、電動車、雲端熱門議題皆上榜,未來將如何發展? | TechOrange 科技報橘

麥肯錫 2023 年 15 大科技趨勢揭曉!生成式AI、電動車、雲端熱門議題皆上榜,未來將如何發展?

麥肯錫公司(McKinsey)於上月發布《McKinsey Technology Trends Outlook 2023》2023 科技趨勢展望報告,點出 15 個最值得關注的科技趨勢。這 15 個趨勢可分成五個更廣泛的類別:人工智慧革命、構建數位未來、計算和連接的前沿、尖端工程技術和可持續發展。

人工智慧革命

這一類別包括:生成式 AI、應用型人工智慧及工業化機器學習等重要趨勢。

其中,生成型人工智慧標誌著人工智慧的一個轉捩點。與以往的人工智慧不同,生成式 AI 可以根據從類似非結構化資料格式中學到的資訊,生成新的非結構化內容,如文本、音訊、視頻、圖像、代碼、類比甚至蛋白質序列或消費者旅程。而且,其核心技術—基礎模型,可以適應各種任務。

在商業環境中,生成型人工智慧不僅可以開啟新的用例,還可以加快、擴展或改進現有的用例。生成型人工智慧有可能通過促進新產品和收入流的開發,提升客戶體驗,從而重新定義企業和價值鏈。然而,其影響最有望體現在提高員工生產力和體驗方面

此外,透過機器學習(ML)、電腦視覺和自然語言處理(NLP)等人工智慧技術,各行各業的企業可以利用資料並得出洞見,實現自動化流程、增強能力,並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麥肯錫的研究估計,應用型人工智慧所蘊含的潛在經濟價值介於 17 兆美元至 26 兆美元之間,並且追求這一價值的企業比例正在增加。

麥肯錫全球 AI 狀況年度調查顯示,組織中採用人工智慧的比例從 2017 年的 20%翻倍至 2022 年的 50%。而且,2022 年的調查還表明,採用人工智慧可能帶來顯著的財務效益:25%的受訪者將其公司 5%或更多的淨利潤歸功於人工智慧。

工業化機器學習,通常稱為機器學習運營 (ML 運營),或者簡稱為 MLOps,指的是在企業中擴展和維持機器學習應用所需的工程實踐。這些實踐得到了快速發展的技術工具生態系統的支援,這些工具在功能和互通性方面都得到了顯著改進。

訂閱《AI TOgether》趨勢週報
每週幫你精選 AI 主題報導

感謝訂閱!隨時注意信箱的最新資訊

構建數位未來

這一類別包括:下一代軟體發展、信任架構和數位身份及 Web 3.0 等趨勢。

下一代技術正在改變軟體發展生命週期(SDLC)的每個階段工程師的能力,從規劃和測試到部署和維護,還能使非技術員工創建應用程式。

這些技術可以幫助簡化複雜的任務,並將其他任務簡化為單一命令。這些技術包括 AI 輔助程式設計工具、低代碼和無代碼平臺、基礎設施即代碼、自動集成、部署和測試,以及新興的生成型 AI 工具。

數位信任技術使組織能夠管理技術和資料風險,加速創新並保護資產。而在資料和技術治理中建立信任可以提高組織績效並改善客戶關係。

Web 3.0 超越了對加密貨幣投資的典型理解,更重要的是它指的是未來互聯網的一種模式,它將權力分散化並重新分配給用戶,潛在地賦予他們更多對個人資料如何獲得經濟價值以及數字資產的更強所有權。

計算和連接的前沿

這一類別包括:先進連接技術、全息現實技術、雲以及邊緣計算、量子技術等趨勢。

先進的連線性改進將提高全球消費者的用戶體驗,並增加移動性、醫療保健和製造業等行業的生產力。

公司們正在迅速採用建立在現有部署和連接標準之上的先進連線性技術,但一些新技術,如低地球軌道(LEO) 連接和 5G 網路,在推廣過程中面臨著些許障礙。

全息現實技術利用空間計算來解釋物理空間,類比將資料、物體和人物添加到真實世界環境中,並通過增強現實(AR)、虛擬實境(VR)和混合現實(MR)實現在虛擬世界中的交互。

雲和邊緣資源的持續集成將使用戶將雲的創新、速度和靈活性延伸到邊緣和即時系統,從而加速創新,提高生產力,並創造商業價值。

量子技術利用量子力學的獨特性質,比經典電腦更高效地執行特定類型的複雜計算,提供安全通信網路,並提供新一代感測器,其靈敏度比傳統感測器有了顯著的提升。

尖端工程技術

這一類別包括:未來出行、未來生物工程、太空技術等趨勢。

在汽車大規模生產開始一個多世紀後,出行正在經歷第二個重要的轉捩點:向自動駕駛、連線性、車輛電氣化和共用出行(ACES,Autonomous, Connected, Electric and Shared vehicles)技術的轉變,甚至先進空中移動技術,如垂直起降電動飛行器(eVTOL) 也在快速推進。

生物學的突破性發展,結合數位技術的創新,有望説明組織應對醫療保健、食品農業、消費品、可持續發展以及能源和材料生產等領域的需求,創造新的產品和服務。

麥肯錫的研究表明,目前 400 種生物工程的應用案例在科學上都是可行的,預計從 2030 年到 2040 年,這些用例將產生 2 兆到 4 兆美元的經濟影響。

過去五到十年,太空產業最重要的發展是技術成本的降低,這使得新的能力和應用更加易於獲取。預計 2023 年和 2024 年將有幾個備受期待的新發射載具亮相,包括 SpaceX 的超重型 Starship,設計用於攜帶更大的負載;United Launch Alliance 的 Vulcan Centaur,設計用於將衛星送入軌道;以及 Blue Origin 的 New Glenn,將攜帶部分 Amazon 的 Project Kuiper 衛星。

可持續發展

這一類別包括:電氣化和可再生能源、其他氣候相關的技術等。

麥肯錫指出,未來,能源結構將迅速向電力、合成燃料和氫轉變,到 2035 年將占全球能源結構的 32%,到 2050 年將占 50%。

受影響的行業有:農業;汽車和裝配;航空、旅遊和物流;化工;建築和建築材料;電力、天然氣和公共事業;金屬和採礦;石油和天然氣;房地產。

其他氣候技術包括碳捕獲利用與封存(CCUS),碳減排,自然氣候解決方案,迴圈技術,替代蛋白和農業,水資源和生物多樣性解決方案與適應措施,以及追蹤淨零排放進展的技術。

 

*本文經合作夥伴 鉅亨網 授權轉載,並同意 TechOrange 編寫導讀與修訂標題,原文標題為〈麥肯錫:15個最值得關注的科技趨勢〉。首圖來源:Unsplash

(責任編輯:廖紹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