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議論文】學好中文論證手法:舉例論證深度解析 - Artlife

【DSE議論文】學好中文論證手法:舉例論證深度解析

如何用好舉例論證?

對於不少的DSE中文考生來說,中文議論文是易學難精的一種文體,但實際上學好議論文寫作,真的有那麼難嗎?Artlife之前就著議論文,分別為大家深度分析了議論文三要素、議論文語言特色及文體結構,還有大家經常關注的寫作手法以及技巧。為了令莘莘學子更好地掌握議論文寫作,Artlife將會向大家逐一深度解析論證手法,今天就先講解大家最為常用且深受歡迎的議論文論證手法——舉例論證。

1. 舉例論證簡介

為什麼說舉例論證手法是最為常用且深受香港DSE考生歡迎?因為簡單和直接,就是舉例子解釋和支撐論點。不過,在這裡筆者想問問你,舉例論證當真只是舉例子就可以?舉例論證真的如此沒有技術含量?究竟用好這種論證手法,需要注意什麼?不知道看到這裡的你,能否回答以上問題呢?

不必著急,接下來筆者會配合議論文範例,逐一分析箇中要訣,確保你滿載而歸。但在之前,先讓我們溫習一下舉例論證的基礎知識!

甚麼是舉例論證?

為了證明和支持論點,列出真實、典型的例子作為論據,這便是舉例論證的定義。簡單來說,這是一種從例子到論點,從個別例子延伸至一般真理的論證手法,通過對列舉的例子進行深入剖析,找出箇中的關聯,歸納出一個共通真理的邏輯推理形式。

舉例論證又稱?

舉例論證又稱例證法。

舉例論證作用、效果和好處是甚麼?

由於列舉的例子具有真實性、可靠性、典型性,因此更加有力、具體地證明了論點的有效性,增加說服力。

例證中使用的例子可以分為哪幾類?

可以簡單分為三大類,分別是事例、史例、設例。

例子分類

2. 認識例子的三大分類

不知道上面重溫是否有喚起你對例證法的記憶呢?既然被稱為舉例論證,那麼例子必定是這種論證手法的重要元素,以下將會逐一詳解例證法中例子的三大分類——事例、史例、設例。

例子分類定義範例
事例使用真實發生過的事情作為例子高錕當年提出使用高純度玻璃作為信息傳導物料,隨即受到無數人的嘲笑,但高錕不理閒言,努力在光纖物理學上的研究,這份堅持最終使其成為光纖之父。
史例使用歷史事件作為例子明代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為了編寫《本草綱目》,跋山涉水,到大自然中尋求答案,足跡遍佈五省之多,行程不下萬里,最終奮鬥三十年才完成這部巨作。
設例使用假設性的事情作為例子在網上認識,而沒有於現實接觸的朋友,你也許都不知道他的背景、性格、品格等,也許他們男扮女,女扮男;也許他們是明星扮作一般人;也許他們是偽裝以騙財騙色的不法份子:我們一一蒙在鼓裡。

3. 例子的事實性質

例子的事實性質共有兩種,分別是總體性事實和個別事實。例子的事實性質會影響你在論證過程中,所使用的的展述手法,稍不留意很容易會墮入陷阱,將例子用不恰當的形式呈現出來。

事實性質特點範例
總體性事實總體性事實具有普遍性,事實本身呈現的是對於整體或者全面性的概括在變幻莫測的虛擬網絡中,任何人都可以發表不同言論,一般市民大眾無法分清真偽。此外,網上行騙、偽裝屢見不鮮,任何人的資料、情感,都可以是虛偽假冒的。
個別事實如果使用個別事實,雖然性質上不具有普遍性,但是通過列舉幾個個別事實,並且找出箇中的共同點,證明其典型性,同樣能夠達到論證效果特蕾莎修女給每一個窮人帶去關愛,愛讓她的生活充滿詩意;皮埃爾神父為無家可歸者送去溫暖,關懷讓他的生活充滿詩意;袁隆平為飢餓中的人們送去希望,愛讓他的生活充滿詩意。當人們內心和諧,帶著對萬物的愛去生活,人們才可以學會如何詩意地生活。
舉例三要訣

4. 如何使用舉例論證——掌握舉例三要訣

舉例子雖然看似簡單,但要做到精準到位、一針見血,並且能夠配合論點增加說服力,就是另一件事了。但不必擔心,其實你只要留意舉例的三大要訣——選例、敘例、析例,就能輕鬆掌握這種論證手法!

4.1 選例

本質上,舉例論證這種論證手法是被歸類於歸納法之下,也就是從個別到一般,分析並且歸納出例子之間的共同特質,獲得一個具有普遍性、一般性的結論。由此可見,如果選用的例子並非與話題緊密相連,或者邏輯關係模糊不清,則會造成結論的片面性,造成謬論。如何在選例時避免踏入邏輯陷阱?大家不妨留意以下要點:

例子多不等於內容豐富

DSE中文考生需要謹記,議論文並非數量取勝的戰場,並不是用大量例子作為論據就代表有說服力,更不是有大量例子就代表文章內容豐富!如果選取的例子和論點風牛馬不相及,又或者關聯性很弱,甚至偏離論點方向,即使你羅列再多的例子也是白費功夫。

例子是否具有普遍性

選用例子的目的在於,通過實際例子證明論點普遍真實有效,因此在選擇例子的時候要細心思考有關例子是否具有普遍性,如果只是特殊例子或者是在特殊條件下才成立的例子,這些片面性的例子無助增加論點的說服力,只能說明你的論點是部分正確,存有邏輯漏洞,不能完全為人所信服。

留意例子的事實性質

在選擇例子的時候記得要分析例子的事實性質,這樣才能確保你在後續論證展述時,採取了妥當的事實呈現形式,避免出現蜻蜓點水的問題。

4.2 敘例

議論文的語言講求精準、鮮明、有概括性、嚴謹,因此在敘例的時候需要做到一發入魂,不必像記敘文、抒情文那邊,可以直接刪除或者省去與邏輯演繹、論點關係不大的內容文句,以精煉的文字直擊核心。在敘例時,一定要記住重點展述例子和例子之間共有的共通點,以及例子和論點之間的關聯。

例子

語言是偉大的,打破人與人之間的隔閡,亦能把了冷漠的心喚醒,喚醒心中最為原始的真善美,讓人們之間的感情更加堅固,更加深厚。錢鍾書教授曾這樣婉約地拒絕一個很想跟他見面的記者:「如果你吃到一個雞蛋味道很好,你會想去見那隻下蛋的母雞嗎?」這是一句多麼巧妙的語言,它既不失幽默又表達出了自己拒絕來訪的意思,更重要的是,這句話沒有使錢教授與那位記者的溝通陷入僵硬與冷漠的氣氛之中,相反它使那位記者更加敬重這位淵博的老人了。德蘭修女萊絲一生中曾挽救過很多處在得與痛苦中的人,當人們驚奇於為何她能通過個人這麼小的力量挽救過些人時,她只說了一句話:「我並沒有做什麼,我只是不斷地用語言向他們表達我的關心,我的祝福。」就這樣,憑著關愛的語言打破了一道又一道溝通的銅牆,在戰火紛飛的歲月,她憑著語言去安慰那些受傷的心靈,讓他們從痛苦中走出;在瘟疫氾濫的年代,她憑著語言去鼓勵那些與病魔鬥爭的人們,讓他們擁有勇氣去戰勝困難。著有《人性的弱點》一書的著名心理學家卡耐基也是這樣,他注重人與人之間語言的溝通,鼓勵人們用語言打破隔閡,同時,他自身也停地給別人以鼓勵以自信。可見,語言的力量偉大的,它就如雨果所說的那樣:「語言是人們溝通的橋樑,它能化解一切誤會,讓人們更親近。」的確,巧妙的語言拉近人的距離,亦讓自己和他人都更有自信!

《語言,溝通的橋樑》
例子解析

錢鐘書、德蘭修女、卡耐基三人的例子實際上只用了一至兩句進行敘述,在敘述例子的時候,均有可以帶出語言是三個例子的共同點,並且在其後的展述摻雜著議論,強調例子和論點的關聯性——語言拉近人何人之間的距離。

議論文論證手法

4.3 析例

雖然事實勝於雄辯,但是舉例論證是由「舉例」和「論證」這兩個部分組成,因此並非只是簡單「舉例」,便大功告成,要完美做好舉例論證,你還需要完成「論證」的部分,即析例。在舉出例子之後,你需要進行嚴密的邏輯理性分析,指出例子本身和論點之間存有必然的邏輯關係,能夠印證觀點的正確性。

在析例當中,最為經典的手法便是「論點-例子-論證」。在起首之際提出論點,即例前導語,並且針對的論點進行基本解釋展述,流暢地引出例子,使兩者更優雅地聯繫在一起,避免直接拋出例子,造成突兀感。其後,便就所舉的例子進行展述,印證論點的正確性。這裡需要提醒一下大家,雖然議論文講求邏輯性和嚴密性,但基本的文筆美感還是需要的,不少DSE考生忽略這一點,把議論文營造成積木一般生硬地堆砌起來,極其傷害讀者雙眼。

在析例的時候,其實不必拘泥於「論點-例子-論證」的形式,你可以在例子當中夾雜議論,敘中帶議,能更好地讓讀者理解到論點和例子之間的強烈關聯性,升華例子的敘述,緊扣論點。

例子

生命中的負重和財富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看似截然不同,實則密切相關。翻開浩瀚的歷史長卷,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君不見戰國一代梟雄孫臏被師兄龐涓刖足之後,潛心研究兵法,終於在馬陵一役報仇雪恨,名揚天下;君不見漢朝開國將軍韓信在受「跨下之辱」後,刻苦鑽研、勤習武功,最終開創了百年基業,千古流芳;君不見蘇武被囚禁於匈奴近二十年,茹毛飲血、堅貞不屈,終於感動上蒼,為溝通西域立下汗馬功勞;君不見魯迅先生在家境貧寒、國破家亡的重負下,棄醫從文,一生致力於喚醒國人意識,被後世尊為文學界的泰山北斗;君不見音樂大師貝多芬忍受失聰的痛苦,寫下了震撼人心的《命運》,並聲稱自己要「扼住命運的咽喉」他們是偉大的。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他們將生命的負重化為前進的動力,將「負重」轉化成了「精神財富」。

《在生命負重中前行》
例子解析

上文第一句「生命中的負重和財富就像一個硬幣的兩面,看似截然不同,實則密切相關」提出論點,然後第二句「翻開浩瀚的歷史長卷,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則是引導,緩和地引出例子。以古今中外的角度,分別各用一句精煉地舉出孫臏、韓信、蘇武、魯迅、貝多芬的例子,並且將「負重」和「財富」這兩個元素融入例子當中,強調箇中的普遍性,敘中帶議,緊扣論點,印證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