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構築成功,績優從落實約訪開始

文◎倪偉晟 照片◎受訪者提供

0
250

新光人壽湖欣通訊處業務副理鄭婷婷從業24年來,多次榮獲國際型大獎。她認為,要能夠突破環境考驗,「最重要的其實就是業務員要能聽話照做」。老老實實地跟著公司、單位的腳步走,聽起來很基本,卻是業務員養成良好獲客能力最務實的方法。

  「對於保險業務員來說,近幾年的市場環境,要能夠生存確實相當不易。」新光人壽湖欣通訊處業務副理鄭婷婷指出,業務員面臨的挑戰主要可以分為4個層面:

  首先,由於受疫情影響,大多數民眾都已經相當習慣透過社交平臺保持聯繫,業務員必須強化線上經營,將來在面對網路投保平臺的競爭,甚至AI發展更為進步的環境裡,才能夠立於不敗之地。

  她認為,業務員除了要加強與客戶線上及線下定聯、提供專業諮詢外,更要展現出機器人難以取代的溫度,以客戶的專屬諮詢師自詡,提供全方位的服務。

  第二,美國聯準會在啟動升息循環後,許多保險商品,如利變型及投資型保單,已無法滿足客戶的理財需求,保險業務員需轉型為財務顧問師,提供財務及稅務等規劃服務。

  她提到,先前有一位客戶的父親生前留下了非常多的不動產,在沒有事先規劃稅源的情況下,必須繳給政府相當大筆的稅金,然而客戶當時身上並沒有足以支應的現金流,得想方設法借錢來繳稅。這樣的例子其實屢見不鮮,因此保險業務員若能從「資產配置」的角度來突破銷售保單不易的困境,為客戶進行財務規劃的同時,兼具預留稅源,達到守富、創富、傳富三方結合的綜效,客戶往往都會相當認同並接納建言。

  第三,在人口老化及少子化的環境下,業務員需具備為客戶規劃退休保障的能力,才能在市場上勝出。除了一般的醫療保障外,長照險、年金險等險種,都會是未來客戶的顯性需求。

  不過,有不少民眾仍認為退休、老後生活離自己還很遙遠,甚至覺得現在身強體壯,不需要這麼早做好保險配置。當業務員遇到這樣的情形,該如何是好?

  鄭婷婷表示,從現今醫療技術愈來愈發達的角度切入,有不小的機會引起客戶共鳴。每一個人一定多少都有聽聞過周遭的親友罹病後,需要支付龐大醫療費用的案例,業務員也可以與客戶分享自身遇到的理賠案例,讓客戶知道及早規劃風險保障,才能在未來的疾病風險發生時,有更多的選擇權,享有較佳的醫護品質。

  第四,在現今金融商品愈來愈多元的環境下,業務員平時得汲取財務金融的相關資訊和知識,對於各種主流商品必須有更深入的研究,非主流商品則要有一定的認知。如此一來,在與客戶溝通時,才能以同理心理解客戶對於財務配置上的想法,當客戶經由自己耐心的說明,瞭解到保險配置的重要性和無可取代性後,自然會願意購買、再購或為自己轉介紹。

  勇於面對挑戰,才能夠發掘出新機遇。從上述4大挑戰層面中,不難發現,在現今的時局裡,業務員如果沒有具備匹配市場需求的專業度,就會容易遭受挫折,逐漸喪失從業信心。因而,不斷藉由學習,與時俱進地吸收新知,提升展業全方位的能力,才有機會在行業中長久留存。

多內容請見《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第41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