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5/14 

副刊

【浮生拾趣】茉莉花香伴讀

◎林疋愔

 春末雨季已經落了幾日,今早出門時看了看天色,遊走的烏雲還在執勤,看來還是得帶傘。假日的校園裡有一場數理資優鑑定考試,應考的學生、陪考的家長陸續湧入。確認考場座位,鈴聲敲響,我摸摸應考的少年頭說:「祝你一切順利!我們約在校門口碰面。」

 校園裡所有休息區的座位都被佔領了,還有專業的家長自備摺疊桌、椅,滑手機、追劇、聊天、吃早餐、打盹,看起來都不像會輕易「棄守」陣地。空氣裡有潮濕舊報紙混雜著隔夜燒餅的味道,那幾朵浮雲巡邏至此,開始飄起雨來,站久不動會長霉。毛毛細雨,在飄與落之間,呼應教室裡每個認真解題的臉孔,或皺眉、或抿唇、或撐額、或撫案。我撐起傘,決定找一處沒人沒雨的地方窩著。

 沿著校園裡的步道走,忽然被一縷熟悉但微弱的香氣吸引,是茉莉花香。我像尋覓老友般循著氣味探索,在側門轉角處的花圃,一排旺盛的茉莉依序站著,成繖房花序排列,白色芳香。夏之初,正是茉莉花盛開期,我藏不住笑意,靠近它一看,深深地嗅聞夏季香氛。那氣息裡有純淨與撫慰的力量,讓心靈沉歛,歡喜自在。我決定就在這裡待著,讓茉莉花香陪伴。所幸旁邊木藤架攀滿的紫藤恰好遮出一處乾的石臺,像是特地為我留的位子。難道茉莉花感應到我正苦惱尋找僻靜處閱讀手上的文章,特定引導我過來?果真如此,還有什麼比這更巧妙的緣分!

 於是,在茉莉花的芬芳漣漪裡,在松柏樹落下滴滴雨珠的自然懷抱裡,我慢慢讀著一篇篇期刊論文,彷彿看到每一位學者辛勤耕耘的模樣。有的陷入沉思不語、有的振筆疾書、有的興學開講,看到他們的熱情與專注,聽到他們的論述、感悟與建言。所有前人提出的觀點、書寫下的文字,像一塊塊磚瓦,莘莘學子、學術同行們閱讀之後,在這些磚塊基礎上砌出一面新牆,傳遞新的思想,令人不禁為這樣的回應方式感到驚奇,體驗知識傳承的延續力。讀者變成作者,而原先的作者此刻變成讀者,沉浸在那真誠的交流對話中。

 彷彿乘著文字翅膀進入夢中的學術殿堂,在智慧之神駐守的靈秀之地,孕育了我,也孕育無數豐富且壯美的學者,在各個領域嶄露頭角。我翻開自己的文章,渴望成為與每一位作者相互切磋辯論,繼續書寫,讓雨水成為我的養分,把雨水化做墨水吧!

 雨停了,該讀的文章也剛好讀完,看了看手錶,該回去當個敬業的陪考家長。忽然,如有龐然大物出現,大喊:「原來你在這裡啊!真讓我好找!」少年郎接著說,找人的時間花的比測驗時間還長。我立刻恢復媽媽的直覺反應問:「怎麼寫那麼快,是大部分人都考完了,還是只有你先繳卷了?」

:::

PDF電子報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