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暈怎麼辦?當心慢性病引起的頭暈! | 早安健康 | LINE TODAY

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健康

頭暈怎麼辦?當心慢性病引起的頭暈!

早安健康

更新於 2018年06月07日10:33 • 發布於 2018年06月08日02:00 • 新聞中心張承宇

【早安健康/張承宇報導】頭暈是生活中常見的症狀,而不管是頭昏、頭重腳輕還是天旋地轉的眩暈,到了診間都剩下一句「醫師,我頭暈!」,這往往讓醫師比我們頭更暈,不知從何幫起。其實頭暈的原因非常多,除了常見的感冒頭暈,有許多疾病也可能讓我們頭暈暈。本文列出頭暈的各種可能疾病、症狀、特徵,幫助我們更具體地向醫師說明症狀。

本文重點:

頭暈原因為何?

頭暈症狀有哪些?如頭暈天旋地轉、一直頭暈等

頭暈看哪科?

造成頭暈疾病的簡介

姿態性低血壓導致頭暈的解決方法

台北榮總耳科蕭安穗醫師曾在文章中指出,頭暈是一種症狀而不是疾病,多數頭暈都和疾病有關。而頭暈除了一般的頭暈、頭沉沉的頭昏,還有一種暈起來會天旋地轉的「眩暈」。

頭暈原因

日本順天堂大學醫院綜合診療科小林曉子醫師根據看診經驗,整理了頭暈的症狀、特徵,希望能幫助患者更加容易向醫師說明症狀,也讓醫師更容易根據患者的症狀分辨病因:

症狀

可能疾病

頭暈類型、特徵

單純頭暈

或者頭暈伴隨噁心

良性陣發性眩暈(耳石症)

  • 眩暈或頭暈。會因為頭或脖子的移動而引發,但在數分鐘內就恢復正常。
  • 重複同樣的動作會重複誘發頭暈。

頭暈伴隨強烈噁心感

前庭神經炎

  • 突然間非常劇烈的天旋地轉,並且持續2~3周。
  • 通常是在感冒、病毒感染後引發的。

頭暈伴隨耳朵塞住的感覺、

耳鳴、聽力降低、

顏面神經麻痺

梅尼爾氏症

  • 以頭暈重複發作為主,也不排除可能有眩暈症狀
  • 可能會受到精神壓力影響,重複發作後會讓聽力降低

突發性耳聾

  • 頭暈、眩暈大約各佔半數
  • 單耳突然耳聾

內耳炎

  • 頭暈、眩暈都會發生
  • 大多是由慢性中耳炎引發的

聽神經瘤

  • 輕微的頭暈較多
  • 病程緩慢

頭暈伴隨手部麻痺

頸性眩暈

  • 頸部運動時會引發頭暈,但數分鐘內就能恢復。
  • 做同樣的動作還會再次誘發頭暈。

頭暈伴隨頭痛、倦怠、

肩膀僵硬等症狀

姿態性低血壓

  • 大多為頭暈。
  • 可能會受到壓力、荷爾蒙紊亂的影響。

自律神經失調

只有頭暈

或者頭暈伴隨手腳麻痺、

言語、視力障礙、

強烈頭痛、噁心

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

  • 頸部運動時會引發頭暈,但數分鐘內就能恢復
  • 做同樣的動作還會再次誘發頭暈

暫時性腦缺血發作

  • 頭暈、眩暈都會發生
  • 數分鐘到24小時內會恢復

中風(腦梗塞、腦出血)

  • 頭暈、眩暈都會發生
  • 症狀會持續或者惡化

頭暈伴隨心悸、呼吸急促

貧血

  • 大多為頭暈

頭暈看哪科?

疾病

看診科別

良性陣發性眩暈(耳石症)、前庭神經炎、梅尼爾氏症、突發性耳聾、內耳炎

耳鼻喉科

聽神經瘤

耳鼻喉科、腦神經外科

頸性眩暈

整形外科

姿態性低血壓、自律神經失調

內科、精神科

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暫時性腦缺血、腦中風

神經內科、腦神經外科

貧血

內科

下一頁有頭暈相關疾病詳解!

頭暈可能的疾病

本文也針對這些疾病做簡單的介紹,幫助您進一步確認:

  • 良性陣發性眩暈(耳石症)

良性陣發性眩暈又稱為耳石症,是最常見的頭暈原因。

高醫大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簡禎佑曾在文章中指出,良性陣發性眩暈,是內耳中負責協助人體平衡的碳酸鈣結晶「耳石」,因為外傷、發炎等原因脫落。而若是我們移動頭部,就會讓脫落的耳石在半規管管腔內移動,使內耳神經電位因而變化,引發眩暈。

原因:退化、外傷、發炎或其他不明原因。

症狀:單純頭暈,或者頭暈伴隨嘔吐。

  • 前庭神經炎

內耳的前庭系統,掌管了人體的平衡,前庭神經如果被病毒感染而發炎,就會引起劇烈的暈眩、嘔吐等症狀,患者會感到天旋地轉,成大醫院耳鼻喉科黃啟原醫師甚至將之形容為「置身大地震」。

原因:前庭神經受病菌感染。

症狀:噁心、嘔吐、走路不穩、劇烈暈眩等。

  • 梅尼爾氏症

梅尼爾氏症又稱內淋巴水腫,為內耳中形成了淋巴水腫所導致,常發生於30~50歲族群,典型症狀為耳鳴、眩暈,以及陣發的聽力喪失。

原因:精神壓力、作息不正常、情緒、咖啡因、紅酒、乳酪等因素引發。

症狀:頭暈、噁心、嘔吐、心悸、冷汗、腳步不穩等。

  • 突發性耳聾

突發性耳聾俗稱耳中風,好發於40~60歲族群,發生原因不明,症狀以「突然聽不到」為主,並且多發生在單邊耳朵,很少雙耳同時。高醫耳鼻喉科主治醫師簡禎佑認為,突發性耳聾的治療黃金期為1周內,越快就醫治療效果越好。

原因:原因不明,一般認為和病毒感染、血管因子、氣候、精神壓力、噪音、藥物等因素有關,也有約1%機率是腫瘤造成的。

症狀:耳鳴、暈眩、聽力降低等。

  • 內耳炎

中耳炎症狀加劇會使內耳也發炎,若不及早治療,可能永久傷及聽力,應迅速就醫治療。

原因:病毒感染、免疫系統疾病、糖尿病等。

症狀:重聽、頭暈、噁心、嘔吐、發燒、失去平衡等。

  • 聽神經瘤

依據中國醫藥大學醫學影像學習園地資訊,聽神經瘤是由一種許旺氏細胞瘤沿著第8對腦神經生長造成的,約佔顱內腫瘤8%,常見於50歲以上族群。可能會因為腫瘤壓迫到腦神經而產生暈眩、耳鳴等症狀。

原因:暴露在放射線環境、副甲狀腺瘤、長期處在吵雜環境等。

症狀:無症狀或耳鳴、暈眩、走路不穩、聽力減低、口眼歪斜等。

  • 頸性眩暈

頸性眩暈常見於年長者,是由於頸椎動脈受到壓迫、刺激,導致供血不足,造成噁心、嘔吐、頭暈等症狀。

原因:頸椎錯位、骨刺壓迫、血管病變等因素使椎動脈供血量不足。

症狀:噁心、嘔吐、耳鳴、耳聾、頭暈、頭痛、跌倒等。

  • 姿態性低血壓

姿態性低血壓是指我們從平躺姿勢變成直立的時候,會造成血壓明顯下降,產生頭暈、頭痛、視線模糊、虛弱等症狀。除了原發性姿勢性低血壓以外,還有許多原因都可能造成姿態性低血壓,如藥物副作用、心臟疾病、血液輸出量不足等。

原因:原發性,或藥物副作用、心臟疾病、血液輸出量不足、病毒感染、自主神經系統問題等。

症狀:頭暈、頭痛、視線模糊、虛弱、嗜睡、視覺暫時消失等。

  • 椎基底動脈循環不全

椎基底動脈負責供應血液給小腦、腦幹、腦丘、枕葉等部位。若是供血不足,就會造成頭暈、失去平衡、臉部或手腳麻木等症狀,是人體年長者常見的眩暈原因。

原因:抽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年紀增長、遺傳、椎基底動脈狹窄、腦中風、冠心病等。

症狀:頭暈、頭痛、耳鳴、噁心、嘔吐、四肢無力、吞嚥困難、失去平衡、臉部或手腳麻木等。

  • 暫時性腦缺血發作

台中榮總腦中風中心資訊指出,供應腦部血流的血管暫時阻塞,導致腦部缺血,就稱作暫時性腦缺血。暫時性腦缺血又稱小中風,血管堵塞會造成頭暈、單眼失明、偏癱、走路不穩等症狀,一般在2~15分鐘內就會恢復,不會造成腦部永久性傷害。但暫時性腦缺血被視為中風前兆,約3成病患會真的中風。

原因: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吸菸、高血脂等。

症狀:頭暈、單眼失明、偏癱、走路不穩、吞嚥困難、複視、語言障礙、手腳麻木、虛弱等。

  • 中風(腦梗塞、腦出血)

中風指腦部因為腦梗塞或腦出血而缺血,使腦細胞死亡,導致肢體麻木、喪失行動能力等。

原因: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血管炎、敗血症、血癌、紅斑性狼瘡等。

症狀:頭暈、半邊身體麻痺、半側偏盲(看不到某半邊的事物)、語言障礙、眼球偏移、癲癇等。

提醒您,這些疾病造成的頭暈,都必須請醫師針對病症治療,才能改善。如有類似症狀,務必於第一時間就醫治療,避免延誤病情。

頭暈的解決方法

而如果可以確認是姿態性低血壓造成的頭暈,可以透過生活習慣的改變來預防。日本國立心血管疾病研究中心名譽會長北村惣一郎,針對其中的「姿態性低血壓」,提出了8個預防方法:

  • 睡覺時墊高上半身

多墊一個枕頭或是墊子,讓上半身更高,緩解睡醒時的腦部低血壓。

  • 加穿彈性鞋墊

彈性氣墊能幫助腳底血液回流,不囤積在下半身。

  • 生活規律

固定時間的睡眠和進食,能使自律神經保持穩定。

  • 攝取足夠的水和鹽份

鹽比一日應攝取的建議量6g多一些,每日8~10g。

  • 補充鐵份

多攝取血液組成的主要來源,從根本開始補血。

  • 攝取適量的升血壓食物

適量的食用紅酒、起司、咖啡等等,尤其咖啡因能讓飯後的血壓不那麼低。

  • 從事輕量的運動

運動活化全身的血液,也能防止姿態性低血壓。

>>立即加入早安健康LINE好友,週週抽​【健康好禮一份​!】
延伸閱讀: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