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誰濫權? 游淑慧翻出蘇貞昌嗆吵死了 點卡管等綠6大擴權

挑戰少子化 長榮大學發佈「超前部署...無懼風暴」宣言

長榮大學舉辦「零碳轉型聯盟啟動暨第一屆數位碳盤查啟航儀式」。圖/校方提供
長榮大學舉辦「零碳轉型聯盟啟動暨第一屆數位碳盤查啟航儀式」。圖/校方提供

許多大學面臨少子化困境、少數甚至關門;長榮大學今天發表「超前部署淨零永續、前瞻佈局精緻辦學,無懼少子化風暴」宣言,引來各方矚目。

校方強調因「預見少子化趨勢,提前規畫轉型策略變革,敏捷組織應變挑戰、培育永續未來人才、瞄準大南方新科技,正朝國際創新大學發展」。

校長李泳龍說,高等教育核心目標是為下個世代培育人才,「淨零碳排」與「南方戰略」才是真正要思考與克服挑戰。調整規模且精進品質、強化產學合作,培育學生成為「問題解決者」,是當今全球大學轉型潮流。

李泳龍舉例,奧地利姊妹校,約翰·克卜勒大學1966年創校,僅約130位教授,雖是歐洲德語區年輕大學,卻是知名汽車品牌奥迪自動駕駛深度學習中心所在,奧地利國家科學院數個研究中心在周邊。台灣近年因應國家能源轉型,在台南創建國家級綠能科技示範場域「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長榮大學與約翰·克卜勒大學相似,與核心營運單位工研院擁有密切產學合作,也在科學城周邊,是大台南會展中心、三井購物中心、產業研發「唯一綜合型人才庫」。

李泳龍指出,因應氣候變遷各國提出2050年淨零排放承諾,對相關人才高度渴求。長榮設置「淨零永續推動辦公室」,統合校內教學與研究單位,讓學生取得跨學院「環境、社會和治理」(ESG)課程與「零碳排」學分基礎知識;也積極規畫興建綠能電廠作為附屬事業,讓同學可實際參與創造清淨能源過程,體驗發電設備鋪設與維護管理。

他說,基於碳中和世界趨勢,早將合作佈局延伸東南亞,已有馬來西亞、印尼、泰國、越南、印度等21國、近300名國際學生,也與馬來西亞重要學校砂勞越科技大學(UTS)簽署合作意向書,選派學生交換、農業科技、無人機應用、AI系統、安全衛生教育等多方合作,也會與東南亞設有據點的鋼鐵與石化等台商深入合作,讓學生擁有更多海外就業機會。

李泳龍說,校門外觀富有南方熱帶風情的圓頂建築,是即將啟用的竹構多功能展演教室,使用在地生質材料支撐結構,是少見新穎負碳理念與科技設計的永續建築,代表長榮大學「無懼挑戰、擁抱永續、迎向南方的精神,堅持這樣的精神與努力,少子化趨勢其實是大有可為的轉機」。

長榮大學位處台南重點發展新興區,緊鄰台南高鐵站,校內設有台鐵長榮大學站。記者周宗禎/翻攝
長榮大學位處台南重點發展新興區,緊鄰台南高鐵站,校內設有台鐵長榮大學站。記者周宗禎/翻攝
長榮大學舉辦培力計畫「ISO 14064-1:2018 溫室氣體盤查標準」主導查證員訓練課程。圖/校方提供
長榮大學舉辦培力計畫「ISO 14064-1:2018 溫室氣體盤查標準」主導查證員訓練課程。圖/校方提供

少子化 長榮大學 馬來西亞

延伸閱讀

調查:南部半導體工作機會占比超車中部

51所大學招不滿害學區房東瑟瑟發抖?鄉民淡定笑了:早就賺飽

少子化發威! 淡江大學「缺額1037人」僅次文化 網點3大致命傷

少子化私校盼殺出重圍 佛光大學推產媒系獨招

相關新聞

英特爾、成大簽署專利訂閱合作協議 為期5年

國立成功大學今天宣布,美商英特爾公司和成大簽署為期5年專利訂閱合作協議,英特爾將支付費用訂閱成大提供獲證的專利清單,一旦...

畢業典禮中籤才能入場!百人連署抗議 清大緊急重新規畫

清華大學6月15日將舉辦畢業典禮,今年校方決議將碩士班與學士班合辦,卻因參與人數超過新體育館容量,校方決議亂數抽籤決定,...

蔡東霖苦讀畢業 獲頒屏大之光

屏東大學國際經營與貿易學系畢業生蔡東霖克服腦性麻痺病痛與障礙,每學期保持班上前5名,曾獲總統教育獎,昨在畢業典禮獲頒屏大...

陽明交大合校首張學生證出爐!右下角成焦點 在校生:像業務名片

針對新版學生證,不少學生反映:「和舊的差在哪?藍藍白白」、「我只想換回以前交大的」、「C款甚至比現在醜」,還有許多學生認為:「右下角那個藍色圓弧,還以為是紙屑」,也有人表示:「長得很像什麼出版社的業務名片」。

台大政經學院 爭議中揭牌

台灣大學新設「國際政經學院」昨天揭牌,蔡英文總統出席。該學院在規畫期間就遭外界與台大師生質疑會排擠校內資源、有政治力介入...

國環院中原大學首簽MOU 創淨零永續學術新聯盟

私立中原大學與環境部國家環境研究院(國環院)為加強科學研究與環境保護合作,今天簽署合作備忘錄,雙方將集結專業知識、技術能...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