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素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研究中心副主任)_百度百科
收藏
0有用+1
0

于素梅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研究中心副主任
展开3个同名词条
于素梅,女,教育学博士,研究员,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研究所博士后。 [5]
2010年博士后出站,应聘到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工作。
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20余篇,出版论著30余部,主持课题25项,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首批专家 [2],《体育与健康教学改革指导纲要(试行)》研制团队负责人 [4],我国大中小(幼)体育课程一体化项目负责人 [3]
主要学术成果中,曾从体育精神、运动实践、健康促进三个维度建构了中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研究提出了体育教师教学能力四种递进的类型,即学教型、能教型、会教型、精教型。
研究领域:学校体育、体育教学、体育教育质量监测、体育教师专业发展、青少年体质健康促进等。 [1]
中文名
于素梅
性    别
职    称
研究员
职    务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体卫艺教育研究所副所长
学位/学历
博士

主要科研成果

播报
编辑
第一部分:提交研究报告(9项) [1]
(1)2009年全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2010.10
(2)2010年全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2011.7
(3)2008-2010年全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比较分析报告,2011.8
(4)2011年全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2012.7
(5)中国大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2012年),2013.7
(6)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2013年),2014.10
(7)2008-2012年全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比较分析报告,2013.7
(8)全国学校体育改革发展经验选编(2014年),2014.7
(9)中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2014年),2015.10
第二部分:发表论文(220余篇)(其中,2006年以来发表200篇) [2]
1.中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建构,体育学刊,2017年第4期.
2.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基本思路与多元途径,体育学刊,2017年第5期.
3.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应把握的关键与有效策略,体育学刊,2017年第6期.
4.单元计划制订之道,中国学校体育,2017年第6期,卷首语
5.从展、观、评谈体育优质课展示活动的新变化,中国学校体育,2017年第8期.
6.提升参与水平 培育核心素养,中国学校体育,2017年第8期.
7.聆听提升研究能力 反思探索体育真义,中国学校体育,2017年第10期.
8.精准把握学习方式有效培养学习能力,中国学校体育,2017年第12期,卷首语
9.体育教师教学能力类型与诊断方法,体育教学,2017年第12期.
10.谈“说课比赛评优方法”,体育教学,2017年第3期.
11.谈“说课能力提升策略”,体育教学,2017年第1期.
12.论体育课程实施中教育内容的缺失及根源,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9.
13.谈“如何评安全防范”,体育教学2016.1
14.谈“说课中的不良现象”,体育教学,2016.2
15.谈“说课者的若干困惑”,体育教学,2016.3
16.谈“说课应遵循的原则” ,体育教学,2016.4
17.谈“说课应把握的技巧” ,体育教学,2016.5
18.谈“说课前的充分准备” ,体育教学,2016.6
19.谈“说课中内容的取舍” ,体育教学,2016.7
20.谈“说课中时间的分配” ,体育教学,2016.8
21.谈“说课中示范的处理” ,体育教学,2016.9
22.谈“说课与模拟课区分”,2016.10
23.谈“说课成功的关键点”,体育教学,2016.11
24.反思困惑:实效性体育课后反思应如何撰写,中国学校体育,2016.1
25.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抓好课堂学习保障,中国学校体育,2016.2
26.如何看评体育课,中国学校体育,2016.3
27.现象归纳:体育科研常见问题,中国学校体育,2016.4
28.根源分析:教师研究难在何处,中国学校体育,2016.5
29.关键把握:科研成败重在选题,中国学校体育,2016.6
30.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中国学校体育,,2016.7
31.基础奠定:观察分析能力必备,中国学校体育,2016.8
32.如何把握“专题式”看评课技巧,中国学校体育,2016.9
33.方法选配:量化质性按需选用,中国学校体育,2016.9
34.素材积累:教学经验总结提炼,中国学校体育,2016.11
35.谈“评课的常见现象”,体育教学,2015(1)
36.谈“评课的若干视角”,体育教学,2015(2)
37.谈“评课的基本原则”,体育教学,2015(3)
38.谈“评课的基本标准”,体育教学,2015(4)
39.谈“如何评教学问题”,体育教学,2015(5)
40.谈“如何评教学内容”,体育教学,2015(6)
41.谈“如何评教师示范”,体育教学,2015(7)
42.谈“如何评学习方式”,体育教学,2015(8)
43.谈“如何评课堂评价”,体育教学,2015(9)
44.谈“如何评场地器材”,体育教学,2015(11)
45.谈“如何评突发事件”,体育教学,2015(12)
46.观摩中学习 展示中提高,体育教学,2015(6)
47.学生体育学习行为表现及有效指导策略,体育教学,2015(10)
48.体育学法指导从理论走向实践,中国学校体育,2015(1)
49.德育困惑:体育课上的品德教育应如何渗透,中国学校体育,2015(1)
50.结构困惑:体育教案结构中各要素如何取舍,中国学校体育,2015(2)
51.方法困惑:学法指导在体育教学中如何体现,中国学校体育,2015(3)
52.手段困惑:体育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何突破,中国学校体育,2015(4)
53.差异困惑:体育课教学中学生差异如何关注,中国学校体育,2015(5)
54.评价困惑:体育课堂学习有效评价如何设计,中国学校体育,2015(6)
55.创新困惑:体育观摩课中虚假创新如何避免,中国学校体育,2015(7)
56.时间困惑:体育教案中的毛净时间如何确定,中国学校体育,2015(8)
57.密度困惑:教案中准确的练习密度如何预计,中国学校体育,2015(9)
58.负荷困惑:教案中合理的负荷曲线如何绘制,中国学校体育,2015(10)
59.场地困惑:大班额小场地的体育课如何规划,中国学校体育,2015(11)
60.安全困惑:备课时对各种安全隐患如何规避,中国学校体育,2015(12)
61.把握五性 提高质量,中国学校体育,2015(4)
62.返璞归真 注重实效,中国学校体育,2015(6)
63.第六届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观摩展示活动综述,中国学校体育,2015(7)
64.学生体育学习行为的特征及层次架构,体育学刊,2015(6)
65.对体育教学质量内涵及影响因素相关问题的研究 《体育学刊》,2014(2)
66.体育教学质量评价标准体系建立的难题及初步构想 《体育学刊》,2014(3)
67.从三位一体的目标体系谈体育教学质量促进的策略 《体育学刊》,2014(4)
68.中小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调查 《中国德育》,2014(9)
69.对“教学目标”难度“适宜性”的思考 《体育教学》,2014(1)
70.对“教学内容”确定“衔接性”的思考 《体育教学》,2014(2)
71.对“学习方式”运用“选择性”的思考 《体育教学》,2014(3)
72.对“动作示范”形式“多样性”的思考 《体育教学》,2014(4)
73.对“学法指导”内容“准确性”的思考 《体育教学》,2014(5)
74.对“教学手段”创新“有效性”的思考 《体育教学》,2014(6)
75.对“自主学习”主体“能动性”的思考 《体育教学》,2014(7)
76.对“体育游戏”选择“针对性”的思考 《体育教学》,2014(8)
77.对“德育内容”渗透“随机性”的思考 《体育教学》,2014(9)
78.对“体能素质”锻炼“常规性”的思考 《体育教学》,2014(10)
79.对“学生评价”引入“必要性”的思考 《体育教学》,2014(11)
80.对“教师评价”方式“灵活性”的思考 《体育教学》,2014(12)
81.提高教科研能力 不拘一格写反思 《中国学校体育》,2014(5)
82.概念困惑:体育教学备课相关概念如何区分 《中国学校体育》,2014(7)
83.形式困惑:体育教学流程内容形式如何表述 《中国学校体育》,2014(8)
84.内容困惑:体育课各项内容关联性如何把握 《中国学校体育》,2014(9)
85.目标困惑:教学目标与学习目标应如何表述 《中国学校体育》,2014(10)
86.知识困惑:体育课上健康教育知识如何传授 《中国学校体育》,2014(11)
87.常规:体育课堂基本要求“少不得”,体育教学,2013.1
88.音乐:体育课堂教学元素“多不得”,体育教学,2013.2
89.口令:体育教师教学技能“错不得”,体育教学,2013.3
90.掌声:体育课堂教学效果“要不得”,体育教学,2013.4
91.表情:体育教师课堂观察“粗不得”,体育教学,2013.5
92.提问:体育课堂师生回应“定不得”,体育教学,2013.6
93.观察:体育课堂教学行为“弱不得”,体育教学,2013.7
94.学法:体育课堂教学方法“偏不得”,体育教学,2013.8
95.创编:体育课堂教学诚信“低不得”,体育教学,2013.9
96.探究:体育课堂教学问题“假不得”,体育教学,2013.10
97.走进新课标,落实新理念:体育课程基本理念及落实方略,中国学校体育,2013.1
98.走进新课标,落实新理念:“帮助学生学会体育与健康学习”理念的落实方略,中国学校体育,2013.2
99.走进新课标,落实新理念:如何依据课标中的“课程性质”有效确定教学内容,中国学校体育,2013.3
100.走进新课标,确定新内容:如何合理把握新课标对不同水平段提出的教学内容建议(一),中国学校体育,2013.4
101.走进新课标,确定新内容:如何合理把握新课标对不同水平段提出的教学内容建议(二),中国学校体育,2013.5
102.走进新课标,了解新规定:如何从“四个学习方面”把握好课程目标的规定性,中国学校体育,2013.6
103.走进新课标,目标准确化:课标中“达成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该如何理解与落实(一),中国学校体育,2013.7
104.走进新课标,目标准确化:课标中“达成该目标时学生将能够”该如何理解与落实(二),中国学校体育,2013.8
105.走进新课标,落实教学建议(一):从“设置学习目标的建议”谈学习目标设置的维度与准确性,中国学校体育,2013.9
106.走进新课标 落实教学建议(二):从“选择和设计教学内容的建议”谈内容选择的“适宜性”,中国学校体育,2013.10
107.如何进行有效的体育教研,体育教学,2012.1
108.“游览江山”:走进误区的体育课放松活动,体育教学,2012.2
109.漫谈体育教研的困惑,体育教学,2012.3
110.“人为因素”对体育教研的影响,体育教学,2012.4
111.“物的因素”对体育教研的影响,体育教学,2012.5
112.“事的因素”对体育教研的影响,体育教学,2012.7
113.准备活动从“全”“新”谈起,体育教学,2012.8
114.体育教学正确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关键,体育教学,2012.9
115.从“三不”“三变”谈放松活动的新老问题,体育教学,2012.10
116.从“安全性”、“合理性”谈体育器材的自制与使用,体育教学,2012.11
117.突发事件从“因”“果”谈起,体育教学,2012.12
118.体育教师应具备的教学技能,中国学校体育,2012.1
119.体育教学设计范式及要素分析,中国学校体育,2012.4
120.体育教学设计的“教材分析”过程与方法,中国学校体育,2012.5
121.体育教学设计的“学情分析”过程与方法,中国学校体育,2012.6
122.体育教学设计的“教学流程”设计与撰写,中国学校体育,2012.7
123.体育教学场地器材的“选”“检”“摆”及设计呈现形式,中国学校体育,2012.8
124.体育教学“安全隐患的防范”及设计方略,中国学校体育,2012.9
125.体育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的设置与落实,中国学校体育,2012.10
126.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强化“学法指导”,中国学校体育,2012.11
127.体育教学设计:教案中“师生活动”的定位与表述,中国学校体育,2012.12
128.实施新课标要把握好关键点,中国德育,2012.8
129.创新人才培养重在“三实”,中国德育,2012.21
130.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调查结果与分析,中国教师,2012.10
131.改革开放30年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历程,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1
132.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的区域特色与新时期面临的新问题,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11.2
133.促进与维护学生健康刻不容缓,中国德育,2011.9
134.从“跪跳起”课例谈体育教学设计的要素与方法,体育教学,2011.1
135.从名称归类谈体育教案命名的规范性问题,体育教学,2011.2
136.论体育教学目标的“具体化”和“可操作性”问题,体育教学,2011.3
137.论体育教学过程的“合理分段”问题,体育教学,2011.4
138.论体育教案核心结构要素的“取舍”问题,体育教学,2011.5
139.“集合整队”:体育课上不可忽视的课堂常规,体育教学,2011.6
140.“成体操队形散开”:体育课上不规范的口令,体育教学,2011.7
141.“头肩写字操”:提高积极性的徒手操创编与实施,体育教学,2011.8
142.真聪明:体育课上不可滥用的表扬语,体育教学,2011.9
143.“扎堆”——规避体育课堂形式上的探究学习,体育教学,2011.10
144.“老师您真棒”——体育教师示范的真本事,体育教学,2011.11
145.“注意安全”——体育课上不够具体的安全提示,体育教学,2011.12
146.看体育课的目的与价值取向,中国学校体育,2011.1
147.看体育课的若干视角于切入方法,中国学校体育,2011.2
148.看体育课不可忽视的几项原则,中国学校体育,2011.3
149.会看的看门道(一):看课与分析体育教学设计,中国学校体育,2011.4
150.会看的看门道(二):看课与分析准备活动, 中国学校体育,2011.5
151.会看的看门道(三):看课与分析讲解示范, 中国学校体育,2011.6
152.会看的看门道(四):看课与分析教法学法, 中国学校体育,2011.7
153.会看的看门道(五):看课与分析教学语言, 中国学校体育,2011.8
154.会看的看门道(六):看课与分析放松活动, 中国学校体育,2011.9
155.会看的看门道(七):看课与分析场地器材, 中国学校体育,2011.10
156.会看的看门道(八):看课与分析体育教学中的“问题”, 中国学校体育,2011.11
157.会看的看门道(九):看课与分析特点与亮点, 中国学校体育,2011.12
158.新课改后中小学体育课教案存在的问题, 体育学刊,2010.1
159.体育课程资源开发不可忽视的五性原则,体育教学,2010.9
160.体育常态课与观摩课的连点,体育教学,2010.11
161.2010年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年度工作会议在湖南省岳阳市举行,中国学校体育,2010.12
162.体育旅游如何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日报,2012.12.27
163.探索体育旅游可持续发展之路,经济日报,2010.7.19
164.试论体育新课改过程中出现的偏见与极端化现象,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9.12
165.从三维观建立体育学法的分类体系,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9.2
166.“前自动化阶段”存在的必然性分析——从体育教学看运动技能的形成过程,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9.1
167.体育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阶段性结构体系建构,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5
168.体育学法指导及其相对性问题,体育教学,2009.11
169.从不同学习环节体育学法表现看学法指导的针对性,体育教学,2009.9
170.常态课和观摩课体育学法表现及差异性比较,体育教学,2009.8
171.基于人口学特征看体育学法的个体差异性,体育教学,2009.7
172.体育学法的形成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体育教学,2009.6
173.从不同视角看体育学法的动态结构,体育教学,2009.5
174.体育学法分类体系的建立,体育教学,2009.4
175.体育学法概念的界定及其特征分析,体育教学,2009.3
176.国内外体育学法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体育教学,2009.2
177.体育学法基本定位及理论建构的必要性,体育教学,2009.1
178.内外层四要素体育学法动态结构体系的建立,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11
179.影响体育学法的多因素分析,体育学刊,2008.6
180.有效学法指导源于学法,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8.5
181.中国体育旅游资源分类和开发支持系统影响因素研究,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8
182.体育教学中教与学主动与被动的逻辑定位,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5
183.刍议教学法与教学方法的非等同性,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2
184.体育课不可忽视的特殊群体——见习生,体育教学,2008.6
185.体育教法与学法关系认识的误区,体育教学,2008.4
186.小康社会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体育科学,2007.5
187.影响不同群体参与体育旅游的因素分析,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
188.不同群体体育旅游经历调查与分析,体育学刊,2007.3
189.关于中国体育旅游发展的若干建议,体育文化导刊,2007.9
190.体育学法研究的必要性分析,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7.7
191.刮痧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机理,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6
192.对我国不同群体参与体育旅游的动机调查与分析,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7.4
193.对我国不同群体体育旅游认知情况的调查与分析,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5
194.小康社会与体育旅游关系问题研究,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7.2
195.从不同视域看体育学法的分类,中国学校体育,2007.11
196.不同学历群体的体育旅游现状调查与分析,山西体育科技,2007.9
197.教法、教学法、教学方法的逻辑关系释义,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12
198.雅典奥运会对2008年北京奥运旅游开发的启示,体育学刊,2006.2
199.不同群体体育旅游需求调查与分析,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2
200.我国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的支持系统和影响因素,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2
第三部分:出版论著(31部) [1]
1.《上课的门道》,教育科学出版社,2017.3
2.《看课的门道》,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11
3.《体育与健康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2012.3
5.《体育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3
6.《中小学体育教师专业引领与提升》,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
8.《体育教学实用案例》,北京师范大学,2010年
9.《体育学法论》,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9年
11.《体育教学内容选编技与案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3.《体育教学计划编制技巧与案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4.《体育教学评价技巧与案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5.《体育教学安全防护技巧与案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6.《体育与健康课中职教材》(北方版),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17.《新教材疑难问题研究与解决》(初中),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8.《新教材疑难问题研究与解决》(小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
19.《如何上好体育课》,人民体育出版社,2008年
21.《中国体育旅游研究》,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6年
22.《小学体育课游戏创编与教学设计》,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
23.《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游戏创编与教学设计》,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
24.《新课标小学体育课教学指导》,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
25.《新课标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指导》,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4年
26.《大学生奥林匹克知识读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
27.《体育与健康课常见运动伤病防治》,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年
28.《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设计》,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1年
29.《体育与健康课常见问题探索》,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年
30.《中学体育教材教法》,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9年
31.《健康指南》,西安地图出版社,1998年

主要科研项目

播报
编辑
主要科研项目 [1]
1.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国家一般),“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精准扶持’研究”,2016-2019
2.主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6年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院级统筹)一般项目,中国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策略研究,2016-2017
3.主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6年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所级部门)项目,中国学校卫生发展报告,2016-2018
4.主持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6年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所级个人)项目,体育教师教学能力诊断标准研究,2016-2017
5.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重点课题,《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实施与修订调研,2016-2018
6.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委托的项目,“2018年义务教育阶段体育与健康监测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监测工具研发”,2017-2018
7.教育部体卫艺司委托项目,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健康教育实施方案研制,2016-2018年
8.主持全国哲学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基础教育体育教育质量内涵及有效促进策略研究”,2011-2013
9.主持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横向课题“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学力与体质健康’监测(体育学力部分)工具研制”,2011.1-2011.12
10.主持2012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国研系列”小型调研课题:青少年学生参与《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认知度调研,2012-2013
11.2013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基金“国研系列”小型调研系列课题:北京市中小学“肥胖”与“超重”学生体质健康相关行为调查,2013-2014
12.主持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2010年度基本科研业务转向基金课题“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教学工作量分层认定研究”,2010-2011
13.主持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农村学校体育发展研究”,2009-2010
14.主持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小康社会的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2004-2007
15.主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河南省特色体育旅游资源开发研究”,2004-2005
16.主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普通高校奥林匹克文化传播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2003-2004
17.主持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体育旅游客源市场调查、分析与预测”,2007-2009
18.主持河南省教育厅“十五”规划重点项目“河南省农村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研究”,2004-2005
19.主持河南省教育厅“十五”规划重点项目“学校体育开展拓展训练的可行性研究”,2003-2004
20.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08年奥运会知识产权法律保护策略研究”,2004-2005
21.主持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河南省中学生奥运人文知识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2003-2004
22.主持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河南省青少年奥运人文知识现状调查及教育对策研究”,2003-2004
23.主持河南省社科联调研项目“基于小康社会对河南省体育旅游资源开发问题研究”,2004-2005
24.主持河南省教育厅“十五”规划课题“微格教学在高师体育专业“教法”课中的应用研究”,2001-2002
25.主持课题河南省教育厅“十五”规划课题“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学中“发现教学法”的研究与实践”,2000-2001

出版图书

播报
编辑
  • 作者名称 于素梅
    作品时间2009-2-1
    《体育教学评价技巧与案例》是2009年2月1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毛振明、于素梅。
  • 作者名称 于素梅
    作品时间2006-12
    《中国体育旅游研究》是2006年水利水电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于素梅等。
  • 作者名称 于素梅
    作品时间2004-1
    《中学体育与健康课教学指导》是2004年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于素梅。
  • 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设计
    作者名称 于素梅
    作品时间2002-9-1
    《中小学教育与健康课教案设计》一书, 从三个部分进行了设计。第一部分为基本理论。首先对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了分析,针对当前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建设中的几个热点问题进行剖析;其次向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和师范院校体育专业的学生阐述了国内外体育教学改革的现状和我国体育教学改革的前景。第二部分...
  • 中学体育教材教法
    作者名称 于素梅
    作品时间2002-9-1
    本书根据中学体育教育,教学改革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从体育教学的实际出发,分别就中学体育教学理论,教材教法,室内体育教学和体育专业考试内容及训练方法等予以了系统的论述和介绍。

获得奖励及荣誉

播报
编辑
获得奖励及荣誉 [1]
(1)全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报告,2011年荣获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奖。
(2)201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研究报告,荣获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2011年度决策服务三等奖
(3)《中国体育旅游研究》,2007年荣获河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4)《体育与健康课常见运动伤病防治》,2004年荣获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5)《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教案设计》,2003年河南省教育厅教育科学研究成果(著作类)一等奖。

其他信息

播报
编辑
2020年2月19日,入选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名单。 [2]